APP下载

“内外兼修”擘画美好蓝图荆门市客店镇乡村振兴观察

2019-01-15刘俊虎

中华建设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客店全域垃圾

刘俊虎

蓝天白云掩映下的荆门市客店镇,白墙黛瓦,宁静安详。有1800年树龄的对节白蜡,静静地矗立在村里;小溪顺着山势而流,潺潺的水声,辅以堆砌岸边的火山石,凸显了村庄的静谧;民居与农田相望,中央空地上散放着石碾、木椅,充满了野趣……

近年来,客店镇秉持“生态为本、产业为基、文化为魂、党群为源”的理念,从美丽乡村建设切入,向全域发展旅游着力,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顶层设计 紧跟新时代洪流

客店镇地处大洪山南麓腹地,钟祥、京山、随州三县市交界处,辖16个村、场、社区,15000人。全镇版图面积273平方公里,山林面积33万亩,耕地面积1.6万亩,境内平均海拔350米,最高海拔1051米,素有“荆楚屋脊”之称。

近年来,客店镇先后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卫生乡镇、全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客店镇南庄村跻身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行列,全镇4个村荣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省宜居村。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客店模式”已走向良性轨道。2011至2013年,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客店镇先后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的“三万”活动,实行民居环境生态化发展,在村容村貌整治上下足力气,推进示范村、示范片、示范线建设,建设了一批“最美乡村”。

从“默默无闻”到蜚声全省,客店镇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并提出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那时起,客店镇便确定了“全域美丽乡村、全域旅游景点、全域旅游服务”的目标,不断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渐渐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客店路径”。

2018年初,省政府提出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的安排部署以来,客店镇在3.0版“客店模式”的基础上将粪污水和厨余水、洗浴(涤)水分开收集,厨余水、洗浴(涤)水直接排放到人工湿地,粪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化粪池和人工湿地,形成更科学化和无害化的4.0版处理模式,全面推开厕所革命、农村家庭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今年8月2日,客店镇南庄村、邵台村作为全省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现场会的观摩点,得到了省长王晓东同志的高度评价。

补短板 绘就人居环境新蓝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在推进人居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客店镇在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不断实践和完善,走出了推进生态保护工程的客店路径。

·细微处传递民生温度 小厕所彰显大情怀

小厕所彰显大民生,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社会文明迎来全面提升。客店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卫生死角”变靓、变净,给原本绿色生态的乡村美景“加分”,一拨拨城里人到这里寻找乡愁。润物无声,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辐射,广大农民也悄然改变着传统陋习,从礼仪谈吐到行为举止,处处见文明。在客店镇邵台村村民郭明山的后院,刚改建的厕所崭新整洁,郭明山说,自从建了水冲式厕所后,城里媳妇愿意多住上几天了。

在推进厕所革命上,客店镇建立资源利用机制,收集污水净化处理,用于菜园灌溉,同时实现粪渣的无害化利用。另一方面,建立管理服务机制。村村成立厕所管理服务站,清渣维护无忧愁。全镇任务总户数3286户,截至目前,改厕并进行污水处理1985户,新建农村公厕20个,其中旅游公厕3个,厕改达标率达90%。

·打通乡镇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

为加速补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短板,湖北省政府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列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村镇建设短板的“头号工程”来实施,对乡镇而言,居民点多且分散,污水处理设备资金压力较大,如何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地居民生活的处理设备?

“过去污水四处流,现在处理不用愁。”2014年起,客店镇便创新设计出“厌氧发酵+沙石过滤+植物吸收”的家庭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同时成立技术专班指导,在全镇推广,出政策、奖补激励快推进。根据山区不同地形特征,对散户实行单建,对居住集中的多户实行联建,在景区或污水量较大的地区建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污水处理无死角,多种方式全覆盖。

·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

农村垃圾点多且分散,如何处理?客店镇采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最大程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在推行垃圾分类上,用积分制管理促分类。将农户的垃圾分类情况纳入积分内容,组保洁员每月提供农户垃圾分类情况,村每周组织一次抽查,每月一积分;用最美农户评比促分类;用一员两促方式促分类,保洁员兼资源回收员,将回收的垃圾集中到资源分类中心,按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等材质进行分类;用“4+1”考评机制促分类。由市镇两级组织专班,每季度开展一次检查考评,年终市组织四大家观摩评比,促进常态化管理。

记者在镇上几个村里兜了一圈,不禁感叹村民们的自制力,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用以区分不同的垃圾,钢筋、塑料板、厨余垃圾被摆放在不同的“档口”,整个村庄随处见不到一点污染物,留下的唯有脚印。

过去,这个“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到处烂泥巴”的贫困小山村,通过近几年探索推行家庭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减量、因地制宜布景等模式,迅速转变为碧水长流、鸟语花香、乡愁浓郁的“四美”新村,走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客店路径”。如今的客店摇身一变已是商贾聚集,游人如织。

文化引领 产业兴旺

·抓牢产业“牛鼻子”

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村美了,人和了,怎么让民富?客店是山区,耕地面积小,发展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客店镇人利用自然风光、民俗特色,大力招商引资,打造旅游景点,先后建成了对节文化特色村、农耕文化特色村,田园文化特色村等,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客店镇120余家经营小茶园、小果园、小菜园、小采摘园等与旅游餐饮结合的农家乐,其中葡萄、猕猴桃、冬枣、白芨等观光采摘园共计104亩,户均旅游收入8~10万元。各村通过成立合作社、能人投资等方式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户增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的特色农业遍布全镇,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马湾村成立钟祥市弈瑞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瓜蒌中药材产业,2018年出售瓜皮、瓜籽收入达60万元;南庄村钟祥市崇理铁皮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600万元,种植铁皮石斛50亩,瓜蒌种植127亩,发展特色农家乐,2018年收入达200余万元;朝阳店村成立钟祥市香龙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2018年产“洋西早”高品质水稻20余万斤,收入60余万元。2018年客店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9828元,比2017年增加1973元,增幅为11.1%。

·因地制宜 打通全域旅游

客店是山区、库区、革命老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更是湖北省旅游名镇、湖北省森林城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如何打通全域旅游?客店镇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招大商、招强商,支持对节人家景区、陈湾养生温泉、葛文化风情园、长寿河谷、马湾幸福谷、绿醉美生态休闲农业等长寿养生旅游项目有序推进,促进了农旅融合发展,让当地居民站得住脚、享受到家门口的就业便利。

2017年,清平乐露营地“帐篷节”成功举办,湖北旗鼓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自驾车露营地正式营业, 袁台森林溪谷项目正式启动,户部巷g客店小镇即将落户客店。至此,全域旅游已初见雏形。2018年游客接待量达到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4亿元,比2017年分别增长17.1%、17.4%。

“以文会友”,走进客店镇,一个古朴靓丽、充满活力的山水古镇展现在面前。宽阔的人行道、漂亮的绿化带、古朴典雅的民居宛如一幅清新宜人的山水画;一幢幢各具特色、装饰别致的农家乐点缀在山水间,笑迎八方宾客……无一不蕴含着客店镇将文化植入其中的匠心之笔。

要让乡村旅游“玩”得更有味道,就要做足“乡味”、体现“乡土”,让游客在乡村找到“乡音”“乡俗”“乡情”景”,找到别具一格的“味道”。

漫步明灯村,“路路满乡愁,处处识乡味”,一溜形态各异的石头刻着二十四节气农事,石磨、石磙摆在打谷场边,牛栏、猪圈、鸡舍原貌留存,早已闲置的犁、耙、耖挂在墙上。坐在村民建在自家屋中的茶坊,可以听着“犁耙水响”,就着田园风光,边喝茶,边体味乡愁,唤起农耕记忆。游人来此处,便能感受到生活在这里“变慢”。

南庄村拥有植物活化石“对节白蜡”数百棵,千年以上7棵,环绕36户人家,呈“北斗七星状”分布,整个村庄打造成集祈福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观光园区。

该镇负责人介绍,这些村就地取材、就势造景,“各美其美”,各显自然状貌、人文习俗,与生产生活相融,传导浓浓乡情村味,还可以降低美丽乡村建设成本。

今日客店,风景甚好。在这里,自然风光与民俗特色相互碰撞,一座座小村庄因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从村民那张张涵盖着饱满希望脸上的笑容可以得知,惟愿好景常在。

猜你喜欢

客店全域垃圾
垃圾去哪了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给汽车加啤酒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拿点鱼去喂马
给汽车加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