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德育探索与实践
2019-01-15周承倜
周承倜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8)
一、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实施背景
(一)国内外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
1.国外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
188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最先开设新生导航课,随后美国各个大学纷纷效仿;1959年哈佛大学开设研讨课,并将其命名为新生研讨课。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教师及管理者积极投身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新生研讨课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加速发展。美国高校新生研讨课涉及研究生新生学习与生活两大方面,既包括学术性研讨课,还包括拓展性、适应性的德育研讨课。美国新生研讨课不仅要培养学术人,还要培养社会人、生活人、幸福人,即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不仅指向当下的校园生活,更指向毕业后的生活。
2.国内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情况
2003年,清华大学首先将新生研讨课引入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中,其内容是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与探讨,启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训练。对于研究生新生,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实施新生入学德育教育,入学德育教育的形式一般为“全体开大会”和上大课。我国的研究生新生研讨课模式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研究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我国的研究生新生德育教育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二)研究生新生入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性
研究生新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的社会经历不同,容易造成新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导致他们从入学开始就会普遍存在着焦虑、浮躁的心理。研究生阶段科研活动分散,班级集体活动较少,这就造成研究生新生更容易产生孤独、抑郁和烦躁的情绪,比较集中的表现为不能妥善地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影响生活质量。
研究生阶段的德育教育与本科阶段德育教育差异较大,研究生阶段的德育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目前我国专业型硕士教学课程设置普遍为新生第一学年是专业课程学习,第二学年是实习期和论文准备期;学术型硕士教学课程设置适当放缓,第一学年是专业课程学习,第二学年是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期,第三学年是实习期和论文准备期。同时,研究生德育教育实行导师责任制,研究生师从于不同导师,同学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少,这就要求研究生新生适应从群体性学习向小团队讨论的学习模式转变。
2.当前我国研究生新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生入学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目前我校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括学校介绍、学院介绍、研究生培养方案简介和研究生学生管理规定简介。其次,新生入学德育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研究生新生入学德育教育普遍以二级学院作为依托,入学德育教育方式单一,采取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开大会和讲座。入学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忽视了新生的能动作用,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最后,新生入学德育教育缺乏延续性。近年来,本科生的新生入学德育教育引起了各高校越来越高的重视,本科生新生入学德育教育一直是各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综上,研究生新生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生新生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同时目前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入学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延续性,新生研讨课可以作为研究生新生德育的主线,突破传统新生入学德育教育的模式,促进研究生新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提高其智能和学术能力、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个人健康和幸福以及决定职业生涯与生活形态。
二、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德育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参与式教育模式
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有助于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研究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形成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研究生新生研讨课内容包括开展研究生的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实践活动等,使新生尽快熟悉了老师、同学,加强了交流和了解,从而尽快的适应研究生生活。
(二)有助于开展朋辈式学习模式
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有助于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邀请高年级的优秀研究生作助理,帮助指导新生的学习和生活;或者建立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分享成功经验,探讨共同话题。朋辈之间年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交流的氛围轻松自然,有效的解决了师生之间的拘束问题。
(三)有助于构建全方位教育模式
研究生新生研讨课的实施,有助于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给家长一封信、新生家长会、家校短信平台等形式,获得家长对新生教育的支持与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到入学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