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太极拳谱动作名称术语的翻译探索
2019-01-15贾镨
贾 镨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1601)
一、太极拳谱与接受美学
作为记载太极先贤练习拳理拳法的宝典,太极拳谱承载了深厚的中华文化,是指导习练者学习太极拳的指导性纲要。动作名称中有很多是通过采用动物、人物特定形态和自然现象等来命名的,具有艺术性和联想性。
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思想诞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姚斯和伊赛尔。该理论认为在翻译时要考虑阅读一方的认知程度、语言特点、文化心理以及审美心理等因素,围绕读者,充分调动他们的审美体验。倘若译文与读者的审美期望相符,那么译文就会被读者接受,能够使原作的价值最大化实现。
二、接受美学的英译探索
太极拳谱中,记载了不少的动作招式。在翻译时,运用接受美学思想,要充分考虑西方太极拳练习者的文化理解程度,在表达出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把隐藏的文化内涵也进行展示,可以促进练习者深入的领会太极文化,体悟动作寓意和技击精髓。
(一)动物名称动作术语要体现技击之美
太极拳以动物相关联的动作,比如左右打虎、白鹤亮翅、抱虎归山、揽雀尾、野马分鬃、白蛇吐信等。通过类似的动物名称形象的表达出动作的优美和意境。
以“野马分鬃”为例,从字面意思看,一匹野马,鬃毛飘飘。练习动作就要以身体躯干为野马,四肢好比鬃毛,运动时,就像野马奔腾,体现了野马一往无前的雄壮气势。但是这样按照字面翻译后,西方太极拳练习者并不能深刻领会四肢摆动好似野马奔腾的缘由,因此从接受美学角度,还要把“野马分鬃”本身蕴含的技击含义展示出来。杨班侯所著的《全体大用诀》中写到,“野马分鬃”完整的说是“野马分鬃攻腋下”,将太极拳一个重要的技击劲法—挒法蕴含其内。具体来说,就是双方技击时,用一只手粘住对方,另一只手顺势从对方腋下穿插,以腰为轴,以身带臂,用腰部迸发出来的全身力量把对方挒出去。太极先贤们用“野马”的形象比喻,将势不可挡的气势完美的展示出来。
因此,“野马分鬃”根据接受美学思想可以翻译为:Wild horse parts mane.The body exercises like a wild horse galloping with powerful momentum.This action contain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Lie.One hand controls the opponent,while the other hand crosses from the opponent armpit.At the same time,use the waist to take the opponent lie out match with footwork。
再比如“左右打虎”,字面意思就是从左右两个方向来击打老虎。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出来,西方太极拳练习者未必理解动作与老虎的关联,因此还要把技击思想翻译出来,理解原作的审美期望。杨班侯《全体大用诀》中,“左右打虎”完整阐释是“左右披身伏虎精,上打正胸肋下用”。也就是说,动作是要先退后进,两拳忽开忽合,忽上忽下,打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因其气势凶猛,所以叫做“打虎”。
基于此,按照接受美学理论,“左右打虎”可以翻译为:Hit the tiger from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Hit the head or chest of the opponent above,and beat ribs or waist below.Two fists act in operation with each other from up and down,left and right.Because of the changing fists which hitting the opponent crucial position and powerful momentum,its name from the above.
(二)人物特定形态动作术语要体现画面之美
在太极拳动作中,还有部分以人的特定形态与动作来命名,比如玉女穿梭、弯弓射虎、云手等。通过理解动作本身表达的含义,勾勒出一幅美的画面,让练习者在美的感受中掌握动作要领。
以“弯弓射虎”为例,字面意思像拉弓射箭,从实际意义上说,“弯弓射虎”是双方对抗时,当对方出右拳攻来,我方右腿后方撤步,同时用左手粘住对方并沿着自己的方向向后方捋带,转而双手变拳,以腰为轴,以身带臂,用双拳击打对方头部或胸部,这一动作的完成,用浑然一体的整劲,才能体现出“射虎”的气势和力量之美。
因此,“弯弓射虎”英译时,可以描绘出一人对抗他人时的力量之美,可以翻译为:Bend bow and shoot tiger.Use waist strength to drive two fists to hit head or chest of the opponent.Bow stance,turning waist and hitting happen simultaneously,like drawing a bow to shoot an arrow.
(三)模仿自然现象动作术语要体现意境之美
太极拳中除了因动物和人的特定形态取用的动作名称术语外,还有一些模仿自然现象而设定的名称,如双峰贯耳、海底针等。采用自然景物,营造意境美的理解感受。
比如“双峰贯耳”,如果是按照字面意思,就是两座山峰贯穿耳朵,并不符合思维逻辑,这样翻译并不能使西方太极拳练习者很好的理解动作。其实,双峰就是双拳,是从不同的方向击打对方头部。此处用山峰的比喻更能让人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所以,“双峰贯耳”可以英译为:Twin peaks strike ears.Compare two fists to double peaks,hitting the opponent head from both sides and high with two ears.Using vivid metaphor of the mountain peaks can guide people to fall into a reverie.
三、结语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的武术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太极先贤们用智慧留下了众多言简意赅又有优美生动动作术语。通过借助接受美学的理论,在太极拳谱英译时,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作的主旨精神,充分调动西方练习者的审美体验,在技击之美、画面之美和意境之美的享受中,深次层的理解和领悟太极拳谱的核心内涵和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