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职幼教生职业能力培养*
2019-01-15吴宇
吴 宇
(临沂市理工学校,山东 临沂 277700)
问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对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办学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极大补充。[1]
近年来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扩招和用人单位反映很多幼教生技能不够全面,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适应岗位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对幼教生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研究是时代与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中职幼教生职业能力概述
幼教生职业能力指从事幼儿教育活动必须具备的,并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结构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2]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已掌握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促使学前儿童学习,完成学前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
二、中职幼教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为了解与研究幼教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以兰陵县职业中专的幼教专业的2016级毕业生和2017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09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94%。
调查显示,在职业知识方面,16级学生的职业知识水平相对比较高;在职业技能方面,16级与17级的学生水平差不多;在职业品质方面,16级学生的职业品质相对比较高。由此得出16级的综合职业能力平均值大于17级的职业知识的平均值(5.87),并且p值为0.006(p<0.05),16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相对比较高。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中职幼教生职业能力在不同阶段能力水平不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欠缺
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一般基础薄弱,不愿意学习,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其在基础知识上就不足。进入单位后,部分幼儿园反映部分实习生书面语言组织能力差,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交流不畅通等。
(二)专业技能不全面发展
在专业技能方面主要体现在各项技能不能全面发展,一般来讲学生的舞蹈、钢琴、绘画等技能均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但在教学等技能上尚存在很多不足。要满足现代幼儿的培育,从业教师还应有自己的特长,譬如在儿童画、儿童舞蹈创编能力等。
(三)职业品质培养不足
中职生处于青少年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建立和完善期,在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素质等方面都存在各种不足。中职生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眼光高、心态高、要求高的症状,不符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职业品质。
三、加强幼教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充足的专业教师队伍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队伍不充足或者不完善的现状,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是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硕士,其年龄比较小,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师资不够由老教师担任的专业教师。这种教师队伍的结构无法适应幼教生职业能力培养,充足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是提升幼教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当务之急。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中职学校幼教生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应给学生安排足够的训练时间,但在课程教学方面存有问题表现为:开设课程安排不合理,实训教学比例低,教学中照本宣读的做法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实训设备严重不足等。
(三)严格准入制度,提升学生起点水平
一方面,中职学校要逐步打破“零门槛”招生制度。报考职业教育的人数不断上升,一改之前职业教育受冷的现象,在这个大好现象下,职业学校要抓住时机,严格建立准入制度,控制生源提升学生起点水平,进而提升生源质量。另一方面,逐步提高学校吸引力,改变外界“上职教就无出路”的认识,吸引优秀学子来职业教育就读,拓展各种途径使得学生在校接受三年职业教育后,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升学、就业等途径,让学生有多条出路。
(四)合理安排见习与实习
见习实习一方面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行幼儿园教学观摩,通过教育实习环节,使他们将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作为幼教生的教师也需贴近专业,改闭门教学为开门办学,了解幼儿园需要具有哪些职业能力的学生,做到教师走在学生前面,实现校园接轨、学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五)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在新生入校开始,就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突出就业的导向作用,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
(六)均衡育人与寓人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技术型人才,德是成为一名技术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尤其是未来成为幼师的中职生而言,“为人师表”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为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实施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强化学生的师德规范,树立学生的师表意识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