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一校一品+”工程引领全市学校党建工作

2019-01-15

江苏教育 2019年42期
关键词:宿迁市宿迁工委

长期以来,如何解决学校党建与行政工作“两张皮”问题,以及党建工作无特色、难见效和引领机制不畅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江苏省宿迁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汤成军认为:通过构建充满党性、个性、灵性的党建文化,影响教师、唤醒教师、改变教师,引燃教师服务教育的内生动力,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断站上“师德的高地”,走向“师德的高原”,并由此引发宿迁教育的大改观。

一、统筹谋划,持续打造“一校一品”

以2016年作为起点,一场全方位的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实践严格而有序地开始了。为保证“一校一品”项目建设高开高走,宿迁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庄永之坚持“一校一策”原则,指导中心城区8所学校立足各自不同的文化基因,帮助学校“量身订制”《项目书》,并深入一线督促项目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各承接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将党建融入学校各项工作中,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7年,根据省委教育工委部署,宿迁市委教育工委班子经过慎重考虑、集体研究,实施中心城区学校党建“一校一品+”工程。汤成军表示,“+”是加大学校覆盖面,使城区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党建品牌;加大对象覆盖面,不仅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更要让所有教职人员都争当优秀者;加大效果影响力,使党建工作融进学校工作各方面,达到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坚持以会代训,部署组织全市教育系统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安排中心城区学校8名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介绍“一校一品”建设经验做法,传承党的红色基因,3000余名党务工作者线上线下共享,让“校校有品牌,区域有特色”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强化督查推进,开展“飞行检查”,听取学校党组织书记“现场述职”,介绍“一校一品”建设开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答疑释惑。召开推进会,听取县区教育工委和市直学校关于工程建设的经验做法,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为了精准指导各地各校加快“一校一品”建设,庄永之到基层学校讲党课,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题。受丹阳市教育局邀请,他上了主题为《以点带面,破题克难,推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新实践》专题党课,交流宿迁“一校一品”建设实践做法,受到一致好评。

二、服务中心,激活师生“生命活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党建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党建文化无痕般融入党员教师的内心,转化为自觉服务于教育中心的内驱力。当前,宿迁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已从依靠行政推进走向了“自循环”,崇高的党性正逐步融入广大党员教师的内心,外化为自觉服务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有效激活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选择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他们以建省内一流的美术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将党建工作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学校党员教师有33人,占总人数比较低,但他们却发挥出“以一当十”的惊人力量:党员校领导带头示范,不仅承担学校重要工作,还坚持当班主任并在一线上课,轻易不下“火线”,以身作则,引导党员教师将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

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坚持“育生命自觉,筑博雅人生”办学理念,积极聚焦课堂,创设以党员为主体的科研先锋队,积极开展党员示范课、博雅讲坛、青年党员读书联盟等各类比赛研修活动,倡导教师博学雅正、博爱雅行、博思雅治、博闻雅育,做时代先锋、学生楷模。倡导“雅育模式”,引导学生主动、科学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入队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为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留下鲜明的印记,利用国际交流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博学、雅正、融和”的综合素质。

如何实现基层学校行政和党建水乳交融?这一直是汤成军在推进“一校一品”建设中关注的焦点,党的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教学业务工作凝心聚力。因此,打破旧架构成为党建突破口。“我们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题、优选载体,用党建项目攻坚克难。”汤成军说。

江苏省宿迁中学党委坚持党建领航促“大成”,以“教干成事、教师成名、学生成才、学校成功”为目标,发挥党建工作引擎作用,继续全面、深入挖掘并丰富“大成”教育思想内涵,拓宽办学路径,推动教干引领作用更加有力、教师发展更加优质、学生成长更加全面,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优质发展。

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党总支建强红色堡垒,引导广大党员教师进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尝试与探索,增强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切实提升办学品质。

宿迁市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地区,有些学生学习困难、行为和心理有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以实施“一校一品”党建项目为契机,组织党员与学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教活动,在师生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解决困惑、转变思想、调整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其成人成才。

三、争先进位,学校党建“百花齐放”

庄永之认为,打造学校党建“一校一品”,就是为了让党建工作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对发展产生推动作用。2018年“七一”前夕,省委教育工委公布的首批江苏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建设成果中,宿迁市共有8个项目入选,既有公办学校的,也有民办学校的,既有普教学校的,也有职教学校的,既有城区学校的,也有农村学校的。

指导学校总结提炼,形成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法。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六融入”党建工作法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处,融入每一个师生的心灵深处,有效激发全校师生“爱党认同”,重塑了党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党总支探索“见贤思齐”党建四步工作法,通过遴选典型、对标找差、搭建平台、激励表彰,发挥党组织在关键时期对学校发展的助推作用,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鼓励学校创新创优,不断放大思想政治教育效应。宿迁市实验小学党总支围绕铸造思想政治教育“活熔炉”,坚持从有形和无形入手,充分依托和挖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内涵,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让师生在生动鲜活的校园“熔炉”中接受陶冶和锻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以党员学习教育为抓手,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以党员的示范作用引领全体教师正心、修身、齐家、育人,引导全校学生尊重传统、厚积品德。同时推进家风建设,促进校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内涵丰富的党建和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塑造乡村学校党建品牌,补齐教育党建“短板”。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为每位党员建立专项档案,详细记录党员教师品牌服务情况;修订考核细则,与党员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做好“三测评”“双述双评”,精心打造“1+1+1服务”党建品牌项目。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中心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成立“情暖幼苗”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让党员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亲戚”,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填补这些学生的教育和情感空白。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久久为功,方能让好的理念落地见效。”汤成军说,“三年分成三大步,2019年将持续推进学校党建‘一校一品+’影响力工程建设,今后宿迁地区的学校只要有健全党组织的地方,就都要有党建工作的品牌。”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宿迁市委教育工委将持续深化拓展,巩固“一校一品”建设已有成果,坚持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并设计出系列活动,推动已形成党建品牌的学校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深化提高。

猜你喜欢

宿迁市宿迁工委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中共梧州城工委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张晓芳作品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新路子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到苏州再到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