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青年教师如何上好专题课
2019-01-15黄璜
黄璜
(中共如皋市委党校 江苏如皋 226500)
近年来,不少基层党校进入新老交替期,各基层党校通过招聘、调动等各种渠道相继引进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如何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教学能力,早日站上主体班讲台,成为承担党校教学任务的主力军,成为摆在各个基层党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从青年教师自身来说,要想上好党校专题课,必须把握好选课、备课、上课三个环节。
选课:要做到三个符合
选好题、选对题是上好课的前提,基层党校青年教师要想上好课,必须选择合适的专题。什么是合适的专题,必须要符合三个标准。
符合政治标准。党校不同于一般学校,“党校(行政学院)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1],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基层党校的青年教师在选课时要注意“上接天线”。必须要时刻牢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的根本原则,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树立“用学术讲政治”的理念,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通过所选专题的讲授维护党的形象,传递党的声音。
符合基层需求。基层党校是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地方党委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基层党校青年教师选课要注意“下接地气”。既然是基层党校,在课程设置时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还要有“下里巴人”。作为基层党校的青年教师,在选择上课专题时既要注意与中央保持一致,更要注意契合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要把中央的理论、方针、政策与所在地方实际相结合,既要把握好矛盾的普遍性,也要认清矛盾的特殊性,立足于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强筋壮骨”,所选择的上课专题在基层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符合自身实际。基层党校青年教师选课要注意与自身的学历背景、研究能力、职位身份相匹配。首先是选课要符合自身的学术背景,基层党校青年教师初选课最好能结合自己学术背景,找到契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切入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
势,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选课要符合自身的研究能力,选择一个教学专题之前,要问一问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是不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能否搜集到足够的资料和素材,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第三是选课要符合自身的职位身份,基层党校的青年教师一般刚刚走出校门,作为职场新人,虽然经历了比较严格的学术训练,具备一定的学术功底,但是往往比较缺乏实践经验,尤其是对基层实际缺乏了解,有时难免眼高手低。因此,选课时要尽量避免选择对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教学专题。
备课:要做到“四备”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也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环节。要想备好一堂课,要做到“四备”。
备上课对象。“党校不是一般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的要求也不一般”[2]。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既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普通学生,也不同于中央和省、市党校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基层党校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村(社区)干部、一般公务员以及科级以下领导干部。培训对象的不同也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备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随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的门槛的不断提高,以及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不断扩大,基层公职人员的整体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在基层公务员队伍和村(社区)干部队伍中不乏硕士甚至博士的存在,党校教师和培训对象之间在学历层次上已经不存在“鸿沟”,再加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培训对象在知识的广度上已经不差于党校教师,而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实践经验上甚至远远超过党校教师。面对学历层次不差于我们基层党校青年教师而实践经验却远远超出的培训对象,基层党校青年教师要注意从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特点、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基层党校青年教师也许在知识的广度、实践的经验等方面不如一部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但是党校教师在专业的深度、理论的高度、观察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却具备优势,基层党校青年教师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备课让学员有启发、有收获。
备理论框架。理论框架是一堂课的骨架,理论框架完备,一堂课就成了一半,因此,基层党校青年教师在备课时要先构筑好理论框架,这样在课堂上,就不怕讲课思路不清晰,不怕理论讲解不准确。拿到一个课题之后不能急于下手,首先要明确课题主旨,以此为中心理顺逻辑关系,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进行深入分析,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一目了然;其次要明确框架结构,要明确课题要分为几个部分,每一段预备讲什么内容,段与段之间如何衔接过渡都要做到有所设计,在内容上要确保前后呼应、过渡自然,这样在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
备案例资料。如果说理论框架是支撑一堂课的骨架,那么案例资料就是让一堂课丰满生动的血肉。一堂课如果脱离了案例、素材单讲理论、观点,难免失之干瘪,缺乏说服力,如果每个观点都有新颖贴切的案例来加以说明,一堂课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党校教育培训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校课程一般没有专门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一切上课的案例、素材都需要党校教师自己搜集。一方面青年教师在平时就要注意做有心人,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时候遇到合适的素材要及时保存,可以把相关素材制作成PPT集中保存,方便备课时查找使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临时抱佛脚”,在备课时围绕上课主题和特定班次的具体要求,从书籍、文献、网络、社会实践等各个渠道去搜集相关资料。
备讲稿课件。青年教师初上讲台往往缺乏对一堂课的整体认知,框架搭得再好,资料收集的再全,如果没有讲稿,心里还是没有底气,还是会顾此失彼,造成上课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教学事故。因此青年教师在备课时最好准备完整的讲稿,将上课时要讲的内容、前后衔接的串词、准备的“包袱”完整的写出来,同时在写讲稿的时候也是对备课内容的再熟悉、再完善、再研究,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而课件(PPT)作为上课的辅助工具在当前的党校教学中已经越来越普及,精心制作的课件,条理分明、一目了然,借助适当的图片、表格、音乐、视频等元素,既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缓解学员的听课疲劳,也能够增强上课的说服力,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上课:要做到“三要”
上课是一堂课最终亮相的环节,备课备好了,有了优秀的“剧本”,如何将其完整的表达出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三要”。
表述要生动流畅。一般认知中可能认为党校理论课堂会很枯燥,对普通学员不是那么友好,但是事实上,了解党校课堂教学的人都知道,凡是党校精品课程,不管所讲专题内容有多么深奥,能达到一堂好课标准的党校理论课,它的语言表达都是生动流畅的,基本都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青年教师要做到在理论课堂上表述生动流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加强口才训练,党校教师归根到底是靠“嘴”吃饭,青年教师更加要克服羞涩心理,多和不同的人交流,积极参加学校和机关组织的各类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找到契合自己的表达风格,党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上课风格,有的教师幽默风趣,课堂气氛活泼生动;有的教师语言简洁精炼,常常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有的教师娓娓道来,上课深入浅出,给人以启发……党校青年教师也要找到契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节奏,这样在上课时才能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注意涵养功底,要做到表述生动流畅,关键是教师自己先学深悟透,在自己消化透彻的基础上才能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做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情绪要饱满激情。党校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一堂专题课动辄一百分钟、两个小时甚至半天,不仅是技术活,有时还是体力活,尤其是长达半天的专题课,教师上课消耗很大,如果没有饱满的激情,一般教师很难坚持下来,也难以保证课堂效果。教师上课情绪饱满,上课的感染力就比较强,也便于集中学员的注意力,更能“抓住”学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得到提高;而如果上课没有激情,即使上课的内容再好,教师讲的有气无力,学员听的也是昏昏欲睡,无法达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青年教师上课情绪不够饱满、激情不足一方买面是初上讲台的羞涩心里,即使事前备课准备比较充分,但是真正站上讲台,面对学员,还是会产生紧张情绪;另一方买面是青年教师实操经验不足,对自己上课不够自信,导致自己底气不足,上课激情不起来,这些心里都需要青年教师加以克服。要发挥青年教师的蓬勃朝气,对党校教学事业充满热爱,对上课专题充满兴趣,这样才能形成“正循环”,青年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培育自信心,加快提高教学水平,尽早成长为党校名师。
分析要深刻透彻。当前基层党校的主要培训对象既不缺乏知识更不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到党校培训一方面是强化党性锤炼,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提高理论修养,学习怎样用理论分析实际。因此,青年教师要上好党校专题课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切忌浮于水面、人云亦云。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中央党校王东京认为,“党校讲课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不结合历史与现实讲理论,理论没有针对性,那是无的放矢;而离开理论与历史讲现实,又难免就事论事,缺乏深度”[3]。党校青年教师一般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上课时容易就理论讲理论,就文件讲文件,没有历史比较,不与现实联系,教师讲起来空洞无物,学员听起来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佳。青年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挖掘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然后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当然理论联系实际不是要求青年教师针对具体的事件、问题开方拿药,而是通过教学让学员掌握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立场、原则、方法,让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基层党校青年教师想要上好专题课没有捷径可走,但是只要把握好选课、备课、上课三个环节,注重日常积累,加强总结反思,青年教师一定能够持续取得进步,成功站上讲台,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