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2019-01-15陈一萍
陈一萍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200)
高职教育首先解决主要有“以人为本”、“人文本位”、“通人尤重于专家”的科学的、可持续的、可发展的问题,希望培养出的学生在素质上也是能够恰切社会需求的全方位成长的人才。但是,以高职教育现今的形式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关注点更多的是在学生就业的现实问题上,这就不可避免的使高职学校在人才培育方案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形成的相关人文文化课程,弱化了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本质和功能,既无法扎实学生理论知识,又无法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不能够较好的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顺利毕业和拥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美好未来可能性制造了几许障碍。
一、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全人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的培养,教育的任务有三个:一是使学子学会做人,二是使学子学会做事,三是使学子学会求知。对所有的教育而言,“育人”是占首要地位,儒家教学四科,德行第一而学文第四,在国学典籍《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和启蒙文学《弟子规》中都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学文应在德行之后。可见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人文教育才是人之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文化有道德的人要先牢固道德性情这一本质,才能竖立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即是社会意义上的正三观。“全人”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其主要的体现就在“人之心情德性”。
(二)在落实“立德树人”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指导思想下,高等职业院校要关注人文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不仅可以使其身心都得到成长,德行、智力、体能、美育均衡发展,更是为其未来可持续学习奠定一个夯实的底子。以高职院校茶学专业学生为例,人文教育课程《弟子规》对学生的行走坐立等人文素质培养起到良好的指引和示范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如何冲饮茶汤这一涉及到了节气、温度、湿度、茶种、茶具、奉茶、品茗、礼仪、待人接物等多项专业知识时能从容不迫,这其中固然有茶温、茶具等科学知识内容,也不乏节气、奉茶、品茗等人文知识表达。就这一专业而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人文教育课程就能够在高职院校中推进落实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很好实现自我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在我国,其实并未权威而统一地界定有关“人文教育”的实质,只是在1999年,李曼丽与相关学者在《通识教育》中提到人文教育是“以文化人”的精神教育,是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1]。
陆启光认为,借助人文素质的培养,指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的可敬可畏、生命的可轻可重、社交的群体性、服务他人的责任性,坚持用人文教育作为中心,以人文的思考方式,达到个体本性中的博爱和宽恕本身,从而培育学生浑圆饱满的性灵[2]。
(二)国外研究综述
1959年斯诺在确立“两种文化”这一命题后认识到,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分离的现象并不局限于英国,而是漫布欧洲,致使这种分割出现的原由却是因为对教育专业化的极度崇拜和对社会形态具形的过度倾向。所以,斯诺意识到阻止其分崩离析的方法只有再次用审视的眼光看待教育,改变革新旧有的教育体制,模糊人才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上的界限,冲破旧有的超出限度的僵化专业形态,借助教育帮助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实现沟通。而人文教育能完美实现两者结合的目标。
三、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核心概念
(一)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定义一般有三种:
1.人文主义教育,特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者突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会蒙昧主义的统治。从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性理论的利益出发,倡导以人为本,赞扬人的力量和价值,寻求个人的解放,自由和平等。希望培养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健康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这种教育最终集中在掌握理论科学知识并偏离其原始追求的轨道上。
2.人文学科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文课程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希腊的“七艺”教育和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中得到了展现。早期的人文教育并非旨在培养专家,而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但是,学科分化的加剧促进了教育的专业化,人文学科教育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其初衷。
3.“成人”教育是建立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道德、智力、体育、美学和劳动教育等内容,培养出一个完整的人。这种教育的目的强调的是片面发展,忽视了人的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关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树立“人”标准与“社会”标准之间的辩证统一价值观,不仅吸收了前两种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也实现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一体性。因此,“成人”教育可以更好地反映人文教育的现代意义和高度。
因此,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教育者进行教育,从而提升人的境界,塑造出理想人格,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其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其实质是人文教育。这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一般是通过文化知识的滋养,文化氛围的培养,文化传统的熏陶和生活的实践经验来实现的。虽然人文教育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但它也有各种各样的实施方法。人文学科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二)人文素质
“人文”一词在拉丁文中译为人性、教育。
在我国,“人文”始现《易经·贲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意为,人文,“人文教化”。在古代汉语中,“人文”其中一层意思就是一个人在道德上的规范表现,这种表现活动把自己作为观与思之对象。《荀子·礼论》:“不敬文,谓之野;不敬人,谓之瘠;君子贱野而差瘠。”其中的“文”直接表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提高人的文化与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追求和向往。《辞海》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人文”定义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4-5]。
由此可知,“人文”一词意义深远,而这种深远意义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生活当中的个体。人文所传达的应该是人类文化中的走在前列的、优秀的、科学的、有营养的“文明”。
于白玉荣诸人看来,人文素质是一种人文文化知识,它能够内化成人的三观和人的气韵品质、品性、教养、德行等,表现在一个人身上则是文化程度、特点、发展和能够使社会前进的潜在能力[6]。
人文内容是一个动态概念,既有经史子集,又有天文地理,而文化是群体和种族经过长期生活后约定俗成的三观共识,是风俗、习气等价值的取向,有别于数理化地理生等自然科学。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儒家思想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诸子百家皆如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理念的启蒙文学《弟子规》也不会例外。
人文素质应该包含人们的综合品质、道德情操、学识增长等人文部分精髓[7]。人文素质横越各个专业,它是群体在社会、自然、科学等世界经过自觉或不自觉的努力,最终形成的果实。反映个体向往“全人教育”的非物质追求,是品性修养自我更新和提升的追求。在广义上,除了个体本身具备的品质外需要进行学习和提高的素养都可以称为“人文素质”[8]。从狭义来理解专指人文知识和人文技艺含义,具体可以从经史子集、人文地理、科学领域进行自我涵养,庇如在《弟子规》中就有借“学文”技能技艺、“仁”“信”思想、“孝”“悌”感情和“谨”毅力诸多成分整合成学生在精神上的在家、出外、待人接物等涵养,特别是生活涵养。人文素质包含四个部分:
1.人文的基本知识。如:《弟子规》等经史子集、人文社科等。
2.人文思想。人类有史以来发展出来的,不管是天意难为、天命神授、人定胜天等自然或科学的思想和思维,都是人文思想进展中的一股动力。
3.客观理性的人文方法。它意在表达人文思想的成型过程,综合特性作为人文方法之基本特征,既能普及又不普通,是常见知识和思维规范的交融,它的实用价值并不脱离根本内容。人文方法有认知、操作。考虑和处理矛盾在于借助人文的方法。
4.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存在个体的思考方式、语言、行动中,个体信仰、目标、价值观、性情特征和美学情感之中,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内容。保持自尊以及他人尊严,确保个体不受拘束的灵肉自由,以及关怀别人,增长情商和知商,升华精神领域内容,强化生活品质。
在不同的学者看来,“人文素质”的意义是不同的。人文素质的主体是人,是为人所应该有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根本,是一个人在自身基本素质成形过程中通过知识学习、环境熏陶,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塑造的平稳安定的品格。同时,人文素质的显现方式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例如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言行、品性、素质、目标和处事风格都可能成为显现的部分。譬如,《弟子规》一文就更多的强调一个人对世事见解、自身品性培养和所奉行之为人处世规范。
四、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的相互影响
(一)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9]。它是借助教学、教育将优质的人文、科学、习俗、风气,来修养个体的品性。
人文素质有三:①人文知识、②人文能力和③人文精神。如果把三者联系看成一个三角形,那么①奠定人文素质,人文素质通过②表现,最终形成③。人文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之核心,凝聚着人之三观及道德观。人文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为了使学生懂得做人,特别是一个有修养之人,所谓“本立而道生”,就是成为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君子。《弟子规》课程就是旨在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最后才是求知。恰合儒家思想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想让学生成为“全人”,它意在加深学生个体生命素质的厚度、气度、深度,是向真善美的理想目标辐射扩散。厚度是指在阅读一组书后精神上凝聚的人的朴实气质。气度是个体能不拘泥于一事一物,正是“心宽体胖”。深度是指一个人能够独立运用哲学思维辩证地看待万事万物。简单来说,真善美就是追求客观真实的科学知识,眼界开阔,心怀自然;崇德敬业,遵纪守法;心胸博大,尊重艺术,享受生活,知情知趣。它指“信仰理性求真的科学精神,奉行关怀自然的科学伦理,孕育宽宏视野的宇宙观念”,“培植守法诚信的良性公民,强调负责服务的专业道德,建立互重善群的生命情操”,“陶冶艺术鉴赏的能力,创造自在兴味的生活,培养包容多元的胸襟”[10]。简而言之,解决“以人为本”的理性进程,培养个体的本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全人”。
(二)人文教育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成才
“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人文教育,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守法善群、负责服务;用人文的思维,成就人性的爱与恕;培育学生浑圆饱满的性灵。”[11]如果说,个体的品性是内化自个体的人文素质,那么在高职院校中就会内化成学生的品性,最终体现在他们于人文上丰富的知识、能力、精神,恰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茶艺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的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茶艺技能,职业技能成为该专业重中之重,该校诸如《弟子规》等一类人文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使学生们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时没有撇下人文知识,让学生借助这些课程的知识学习,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内化成自身修养,外化自身德行,培育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学生要有扎实而渊博的人文素质,才能在茶艺展示时以当下背景选择适当的茶叶冲泡,控制得当泡茶水温,得体选择使用相应茶具,但是如果学生只有科学知识而没有人文知识,那么就无法正确的把控奉茶的手势、品茗的角度、典故的述说等等。
再以英译汉口译课程为例,商英专业的高职学生都需要开设有英译汉口译课程,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英语知识,但是显然只具备了英语技能技术这一科学文化还不足以使学生完全掌握口译的精髓,如华春莹女士般立足于口译界,除了自身过硬的基础知识,更多的是融汇贯通当下语境背景知识和俗语俚语知识等等人文文化,如此方能在口译时及时、准确、恰当地进行语意、内涵的表达和传达。
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是生命的摇篮,那么它所承载着的人文教育就是在我国高等学校这个环境中成才。作为以教育理念、非教育模式存在的人文素质教育,它不以任一课程体现,但却在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可能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可能是一个表现形式。人文素质教育当然也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来实行,比如进行第二课堂(如《弟子规》课程实践等)、选修(如国学课程等)、社团(如《论语》研习社等)、教学等等。它能够在高职学生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行为规范、知识传达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成效。譬如,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在通识教育中开设《弟子规》课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尊师重道、规范言行、礼貌待人、方圆处事等人文素质,同时提倡学生在校园中讲究见面问“五好”,茶香两道间与人交流。如此虽不能使学生一蹴而就成为专门名家,但是能使学生胸襟开阔,识趣提升,在活泼而真挚的氛围环境中体会治学的精神。
因此,为切实保障和发展高职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情商、美学感知、文学细胞、品性,在人文教育中开设诸如美史哲文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就必不可少了。
(三)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对人文教育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在普及高等教育上虽是功臣,占据大半的教育江山,但是特点和缺点也很明显。1.职业型。既是职业教育,那么就更加看重学子的职业技能,教学目的也是以提升职业技能为主。2.技术型,区分于本科院校的学科理论型人才,更多的是培育高精尖技能实践型人才。3.基层型,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多数都是对技术能力有所要求的岗位,现代社会简称“蓝领”,这也推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这些“蓝领”时的教学理念,那就是技能技艺优先素质,实践优先理论。
再者,从生源上来说,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录取是在本科院校学生之后,学生生源质量基本低于本科院校。生源有三:1.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就读五年专专业;2.中专业或技中职专科生或技校生在完成学业后参加每年区别于高考的高职单招考试被录取;3.每年6月份参加高考被正式录取的高中毕业生。
所以当高职院校学生走向职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社会、企业、他人的歧视,因为当今社会普通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上高职院校。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生活当中不管是蓝领阶层还是高档生活场所,不管是生活用具和生活用品的制作和推广,高职院校的学生无处不在,因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的“蓝领”,这些高科技专业人才遍布整个行业市场。但这也恰恰说明,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认可的,我们是承认他们具有或优秀或良好的人文素质。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看清学生身上的科学品质和人文品质,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使他们的优秀品质得到发挥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如果高等职业院校仅进行狭隘的去人文文化重科学文化,那么一定会致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的文化比例失衡,走向岗位后失去与他人竞争的优势。是故,实践与理论齐抓,做事与做人共进,文化与科学并头向前,时刻禀行人本思想的教学理论,以文化培育学生心性与品性,优化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进而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需求。
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在于给予学生丰富的文化、基础的实践、高品性的养成,为了提升人文素质,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全人”,需要的是给学生更加宽阔的知识领域选择权和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学习机会。
高职人文教育应使学生在人文文化,人文精神和人文指导上均衡发展。评估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的标准并不是他是否拥有这些知识和具备丰富和广泛多样性才能,而是拥有这些文化知识和科学方法后,还能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保有优秀的人性、优质的人文素养和优美的人文修养。
因此,提高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扩展人文和文化知识。因为人文知识的教育内容涵养丰富,范围宽广,学科的诞生史,文化思潮的产生、发展、跌宕起伏,科学创造带来的变革,人类发展史的变迁,等等。人文知识不能仅指来自文学、社科,自然科学也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学习它有助于提高人文素质。
五、结论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重视“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人文教育并没有真正列入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体体系中,实际上大部分更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一味加重科学文化在教育中的比例,减少人文文化培养。把“人格本位”、“素质本位”挂在口中,将“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付诸实践。在文化课程内容设置上的比重愈来愈少,就相当于减弱了文化熏陶,就意味着专业教育的日益狭窄和功利主义的日益加深,就会致使教育教学日趋追求功名利禄,舍弃根本追逐末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会与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单位的要求脱节,甚至相距甚远。
爱因斯坦认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正在日渐完善,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大,需要的不再是传统的只会技能的毕业生,而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已是高职院校不言而喻的事实。因为人文教育可以让个体在内涵上更加丰满、全面、接近“全人”,所以对比专业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上有所倾向更能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这种教育也必将于未来教育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