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组织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
2019-01-15胡蓉
胡 蓉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认识组织本身,明确基层党组织
(一)基层党组织在整个党组织中处于基础地位
任何高楼建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离不开基础框架和添砖加瓦。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就是高楼,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神经末梢”,是在农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它们都是构成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前根据中组部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基层党组织451.8万个,其中乡镇31819个、建制村550636个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99%;农牧渔民党员2596万名。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农村出现的生产大户、产业链、经济联合体、股份制企业等各种新经济组织,以及专业合作社、专业经济协会、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非营利组织等新社会组织,也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这些情况使得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也正是依靠基层党组织及其活动,将广大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整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指出,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有战斗力”。
(二)基层党组织在整个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之所以能有巨大成就,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肩负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民生改善的重任、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规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这对于领导核心的强调不是本本主义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具体说,它是农村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核心,要组织和推动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各项决策部署的执行;它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要引导行政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各类经济合作组织、社会服务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要讨论决定、领导开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工作、重要问题;它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要担负着组织、动员、教育、引导群众,以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任,做凝聚群众的主心骨。要充分发挥好这种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
(三)基层党组织是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规定,说明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担负的责任使命重大,通过发挥自身作用整合群众之间的利益,把党的政策和人民利益联系到一起,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方针政策不孤立,不独断。以服务群众需要为基础,真切地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农村以及人民进步发展。党的基层党组织设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实践党的宗旨、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要更好地服务群众。关键在于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我们要准确认识基层党组织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做好自身定位,做好带头人,领头羊的作用。要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真切为群众服务,就要求我们做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
(四)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
“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工作的第一线,最了解农村存在的现实状况,最能把握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可以说,基层党组织无疑是解决基层问题,引领农村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组织保证,也是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可靠的力量源泉。矛盾化解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坚决同这些势力做斗争。坚定自身信仰,发挥自身作用,建设强大的基层党组织。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求我们加强对组织力的建设,才能让战斗堡垒更加坚实,更好化解矛盾,让人民获得幸福和安全的自然环境。
二、实践创新组织,回归组织本位
(一)做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就是要高度重视提升组织力
组织力建设是组织内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是组织基础。做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就是要解决好组织的亲和力、号召力、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将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首位,在团结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要不断通过教育提升党员的思想和政治的引领力和号召力;同时要始终做好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组织过程中突出的问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培养出一支严守纪律和规矩的爱护人民群众的队伍,并在自我完善中提升战斗力;更是要注重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交流互动的广阔平台,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的建设,努力在交流中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
十九大指出,要突出政治功能,努力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因此,我们要结合农村实际工作,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首先,立足于党员干部本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定政治方向,端正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加强纪律建设和党性修养;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锻炼,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做好政治建设的要求,宣传好党的主张,做好基层治理,团结广大群众;最后,要运用政治建设的要求,杜绝喊口号,要解决干部作风不良、懒散工作、脱离群众、政治意识淡化等问题。
(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要创新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设置覆盖面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但由于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不全和组织方式陈旧导致组织工作中出现“空白点”、“断裂带”,从而使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满足不了人民要求。因此,为解决问题,为人民服务,必须要加大对组织本身的创新设置,扩大对组织设置的覆盖面。首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结合农村具体情况,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分析,针对多余的组织我们要取消,要替换;其次,组织的空白不足之处,我们要坚决组织新的组织,将组织联合成一个整体,让组织内部团结;最后,使组织内各个力紧密相连,使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才能使组织工作顺畅,才能解决好组织瘫痪、软、乱、散、弱的问题。
(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列宁说“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政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十九大也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现。”基层干部是领头羊,是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的重要抓手。自十八大以来,党“四个全面”中重点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首位,一系利的打虎拍蝇,叫百姓拍手称快。但至今,仍有一些领导利用职务之便铤而走险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党的权威受到威胁与挑战。因此,我们不仅要让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还要做好党员干部的输入问题,要选好人才,更要教育好党员;要吸取苏联历史的教训,不要只是数量上拥有八千万的党员。不要让党纪党规挂在墙上,我们要落实到身上,我们要做到增强党员党性,这样才能造就一支爱农民,懂农业的基层干部队伍。
(五)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就是要创新活动内容和方式,扩大民主,加强激励关怀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挑战,使社会出现了部分自由空间,使得党的基础弱化。要使农村党组织和群众之间发展好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上整合好农村,并引导农村治理和发展。就要将基层党组织把基层情况搞清,找准切合点,做到切实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调整措施。首先,要创新出适合本地区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废除陈旧不堪的老旧方式去调动群众;其次,对“空白点”有所补充,扩大民主,让基层党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最后,要明白党员干部是党员和群众的双重身份,不仅要做到对群众的关怀,也要做到对党员激励与关怀。不仅要让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也要让党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基层党组织切实的关心才能更好提升组织力,也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不是单方面的对党执政地位的加强和巩固,更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让农民能够深切感受到幸福。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牢记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民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