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行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2019-01-15罗忠运

山西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航业航空公司飞行员

罗忠运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一、引言

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跨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城镇化经济加速等因素,使得民航运输航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民航发展,诚信为本;作为民航发展之基的诚信,近年来却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职业养成阶段的飞行员人为延误航班,再到教育养成阶段的飞行学生考试作弊,报假案骗取家人钱财等。不诚信行为为整个民航业的健康、长足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飞行员整个职业生涯能否做到诚实守信,教育养成阶段的诚信教育是关键。飞行学生身为民航强国战略的核心资源,应当让他们认识到诚信缺失的危害,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做人原则。因此,开展有意义的诚信教育活动、建立诚信教育体系、完善诚信教育机制是培养飞行学生诚信意识的关键,是民航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

二、飞行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飞行员的需求数量急剧增加,国内航校每年的招飞人数与日俱增。飞行学生来自祖国各地,通过招飞体检的学生高考成绩梯度较大,加之不同的家庭背景,地域风俗,飞行学生的诚信意识具有较大的差异。其次,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互联网深入到千家万户,社会上各种“假”现象,无时无刻不侵蚀大学生的思想[2]。同时,航空公司对飞行学生教育养成阶段的素质要求较高,理论、英语全通过,各种执照限期过。在激烈的竞争与重重的压力情况下,很容易滋生飞行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最后,民航运输航空是一个拥有长链条、大风险的行业,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影响民航的安全运行,还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3]。因此,唯有诚实守信,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履行岗位职责,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综上所述,不管是教育养成、还是职业养成阶段,诚信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飞行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一)做好新生诚信教育,设置激励机制

目前,国内航空院校,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飞行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入校之初,飞行学生中队(学生中队:航校管理学生最基本的单元)会对新生展开一系列的入学教育。面对诚信意识存在差异的新生,做好诚信教育,从意识层面为其灌输什么是诚信、怎样做到诚信、诚信对于飞行学生意味着什么等方面的内涵。同时,以往届学长不诚信案例为话题,进行教育,让新生意识到,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学飞的必要条件。其次,评选诚信教育优秀标兵,设置诚信教育示范月等,丰富诚信教育内涵。

(二)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对接航空公司

当前,国内各家航空公司,都为职业养成阶段的飞行员建立诚信档案。其目的在于,根据飞行员在航空公司的诚实信用水平调整飞行员的训练周期,以此督促飞行员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但是,在飞行员的教育养成阶段,航空院校并未为飞行学生建立与之匹配的诚信档案,造成飞行员整个职业生涯诚信档案不完备。因此,可以根据飞行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水平,建立以基本情况登记表、诚信承若书、诚信学分量化考核表及学年诚信鉴定表四个维度的诚信档案[3]。待学生毕业后,将诚信档案一同移交给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信度、现实表现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地面训练,机型改装。对现实表现不好的学生,推迟其训练时间,延长训练周期。

(三)建立规章制度,严打不诚信行为

教育部41号令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不诚信行为的若干惩罚措施,这是国家教育部层面出台的学生管理规定,同时考试作弊也纳入了刑法范围。而作为普通高校,应该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增加制度的权威性。对于考试作弊的行为,根据41号令的相关要求,严惩不贷,不留情面。对于其它不诚信行为,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严肃处理。而总的原则是,不对学生纵容袒护,与诚信档案的建立初衷并不相悖,并且对学生失信行为不能过分刻薄,以此形成一套有效机制,起到良好的预防和警示作用。

四、结论

飞行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关系到学生本人整个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民航业的稳步前进。诚信教育应当是教育养成和职业养成两阶段齐头并抓,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同时,学校诚信教育要从新生抓起,建立诚信档案,严打失信行为,并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现实表现情况与航空公司对接。校企合作,共同监督,并且根据诚信档案内容,决定飞行员未来发展进程。以此增加学校诚信教育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为学校诚信教育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共同推动民航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民航业航空公司飞行员
航空公司的低成本战略及其实施对策探讨
很皮很皮的飞行员
2021年7月22日,演习期间,美军飞行员从F-16战隼中挥手
IATA上调2021年航空公司净亏损预测
飞行员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
FLIGHTRISK
飞行员的酷装备
航空公司客票直销的现状与分析
如何凝聚人心,确保民航业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发展时期中国民航业管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