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2019-01-15白姣洁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残疾心理素养

白姣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陕西 宝鸡 721300)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大众越来越懂得关注某些“弱势群体”,亦如本文所谈及的残疾学生。从心理层面来看,这些学生的内心往往都是比较孤独无助的,他们渴望与同龄人一样拥有健康完整的身体,他们渴望看到同样湛蓝的天空。正因如此,特殊教育学校更应该利用音乐来让他们感知世界的美好,用更具创新思路的音乐教学法来感动这些可爱的学生。如下,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首先就目前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找出具体的创新策略。

一、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就目前而言,笔者发现有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都不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工作。某些教师只是专注于将音乐中的乐理、旋律等方面知识进行灌输,并没有真正的发自内心去关爱这些学生。而且客观来讲,现实中甚至有部分教师会对某些学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要知道,残疾学生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其实就是心理上的那块“伤痕”,如果这个时期的中专音乐教师没有做好心理辅导层面的工作,未来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很有可能造成终身的心理阴影,甚至有可能会产生某些仇恨教师、仇恨学校的负面情绪。

(二)学校特殊音乐辅助设备不完善

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加大了对自身的特殊音乐辅助设备的投入,但是依旧还不能满足具体的需求。要知道,某些存在失聪的学生要感知到音乐本身是十分困难的。西方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后期就已经失聪了,它感知声音是通过牙齿咬住一根棍子,另外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取”音乐的,这种感知音乐的方式其实就是“骨传导”。而目前我们国家的中专特殊教育学校,便缺乏这种“骨传导”音乐耳机。而且,不仅仅是针对失聪类的学生而已,另外还有一些失明的学生也缺乏对应的音乐器材。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一定的器材,但是总体数量却不是特别充足,长此以往,教师的音乐教学恐怕也只能是流于形式了。

二、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创新思路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残疾学生本身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去开展对应的音乐教学模式,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去向学生父母调查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的残疾,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样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避开某些学生内心所不愿意触及的因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加强与学生父母的沟通,让父母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去,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引导他们开展思想转化工作。

(二)改进教学观念

就目前阶段而言,我们国家的特殊学校音乐教学,其目的往往都是偏向于娱乐性质。虽然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快乐,但是长此以往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提高。而且,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有关政策,特殊类音乐学校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要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不断的提高残疾中专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能力。

(三)打造更具创新价值的音乐教学手法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力量开始服务于中专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模式。新时代的中专音乐教师,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带领学生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要总是用课本的内容来框住学生的音乐思维,应该更加积极的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进行音乐教学,以此来打造更具创新价值的音乐教学手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网络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音乐或者舞曲进行下载,然后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师观看音乐MV或者相关的音乐视频,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无形之间就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举例而言,笔者根据京剧《霸王别姬》,自己制作了一个唯美浪漫的音乐小视频,背景贴合的就是项羽与虞姬的一些Flash动画,然后将歌词配在视频之中,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大家都对“楚霸王”在乌江自刎感到惋惜。

三、结语

综合以上文献内容所述,不难发现音乐对于特殊教育类中专学生的重要性。可以说,美妙的音乐是开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大门,对于那些身有残疾的学生更是如此。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教学,千万不要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不能自拔。文末,谨代表无数教育同仁,祝福祖国所有的残疾孩子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艳阳天。

猜你喜欢

残疾心理素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心理小测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心理感受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