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00后大学生宿舍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

2019-01-15朱迪漾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室友宿舍矛盾

朱迪漾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江苏 靖江 214500)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高校都以学分制为主要考核评价方式,这就使班级的概念日渐模糊,宿舍由此成为学生最常出现的固定地点。所以宿舍关系成为了高校学生的关键性人际关系,宿舍关系的好坏也成了影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1]通过分析大学生宿舍关系恶化的原因,我们可以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引导和启发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从而构建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大学生宿舍关系恶化案例及分析

案例1:一男生宿舍共住三人,其中男生A与男生B自军训开始就屡有摩擦,两人因生活习惯等种种琐事经常互相讽刺几句,有一天两人争吵激烈起来后,男生A要求男生B搬出宿舍,男生B不同意搬出,于是宿舍全体到辅导员办公室进行调解。结果在办公室两人仍然争吵不休,并导致矛盾升级,由口头争执变成了肢体冲突。所幸被老师及时制止,无人受伤。最后两人分别收到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

在此案例中,男生A与男生B的矛盾表面上看起来由不同生活习惯导致。但深入了解后发现,男生A与男生B来自不同省份,男生A的省份由于历史因素对于男生B的省份有比较常见的成见。而在与男生A的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这种对另一省份的成见。由此可以推断,男生A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影响对另一省份抱有成见,而男生B恰好来自这个省份,所以男生A在一开始就对男生B有偏见。而男生B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爱出风头,导致其班级有一部分同学对他有意见。男生A恰好与这部分同学关系较好,耳濡目染之下,对男生B的成见越来越深。再加上男生A的家庭条件良好,家长平常也比较娇惯男生A,从而导致男生A的抗压能力较弱,对于不顺心的事情要立刻发泄出来。所以,男生A与男生B从开始生活中的小摩擦演化至矛盾乃至肢体冲突。

案例2:一女生宿舍产生口角后,其中一人将事情写到了社交账号上,吸引了一部分同学在网络围观,随后事态升级,一方开始在网络上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指名道姓地辱骂另一方。老师发现后要求相关同学删除相关网络动态,并将相关同学集合到一起进行调解。调解后,双方虽然都承认自己有错,但均表示无法再住到一起,其后给其中一方调换了宿舍。

在此案例中,双方开始并无太大矛盾,事态是在一方将吵架过程发到社交账号后升级的,在这位同学发出动态后,有其他同学给她说了另一方的一些坏话,这位同学正在气头上,于是不分究竟地全都发到了社交网络上。其后另一方也不甘示弱,就这样,双方在网络上打起了嘴仗。

二、大学生宿舍关系恶化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1.自我中心。00后大学生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受到家庭的娇惯,普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种性格特质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忽视他人感受,如果有多个这种性格的同学共处一室,宿舍关系非常容易恶化。[2]

2.家庭影响。性格的形成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后天的。每位同学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所以养成的性格也不同。不同的性格肯定会产生碰撞,有时这种碰撞就会演变成冲突。00后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遇事通常是向父母求教,如果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以和为贵而是硬碰硬,有时家长一味地宠溺孩子,不教会他们反思自己的错误。甚至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有些家长会直接向对方同学喊话,怀疑对方欺负自己的孩子。家长的不当介入也会造成宿舍关系的恶化,有时甚至是宿舍矛盾升级的主要原因。

3.生活习惯。有些同学习惯晚睡,有些同学喜欢早睡;有些同学特别讲究卫生,有些同学比较随性;有些同学言行举止较为随意,有些同学更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界限……每个人都成长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果一对室友正好拥有相斥的生活习惯,那他们就很容易发生摩擦,如果这对同学再冲动一点,这种小摩擦就很容易升级为宿舍矛盾。

(二)外部原因

1.人际交往教育的缺失。出于现实因素,我国大部分中学与家庭更注重学生的成绩,虽然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但课程本身对人际关系涉及不多。待学生进入大学后,一个新鲜而完全陌生的环境很容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的反应,而大学与高中不同的人际交往模式也会让一部分同学手足无措,但大学本身只有寥寥无几的关于人际交往的课程,这就会导致很多同学要吃了亏,撞了南墙才能学到道理。

2.社会的影响。大学虽然长久以来被视为象牙塔,但同时也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的各种风气和价值观最终都会影响到校园,不同的价值观之间会产生碰撞。如果在社会上,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大多能理性地相处或者干脆不做来往,但如果这种情况放到作为室友的两个学生身上,他们几乎没有回避的空间,再加上某些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的弱点,几乎可以断定这对室友必然会产生摩擦乃至矛盾。

3.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科技发达,社会经济发展快,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频率很高.很多人越来越离不开电脑和手机,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甚至有很多人宁可使用社交软件与室友交流而不是面对面谈话。在网络上,各种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良莠不齐,分辨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肯定会。部分同学会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都发在网上,其中不乏对室友的评价或吐槽,如果这些动态被已经有心结的室友发现,宿舍关系恶化几乎是必然事件。[3]

三、事前预防与事后对策

00后大学生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几乎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三个家庭的核心,在家人长期众星捧月的关心下,他们身上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我为中心的特质。现代科技发达,几乎所有事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导致同学们在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与此同时,因网络纠纷引发宿舍矛盾的情况越来越多。想要改善00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根本在于提前预防,关键点是及时处理,持续关注是矛盾不扩大不升级的保证。[4]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新生入学的相关教育,将某些矛盾扼杀在萌芽中。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和体谅,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不是单纯搞形式化。加强文明上网的教育,班主任和班级骨干要加强对班级QQ群、微信群等社交媒体的监督与管理,发挥好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要有关于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和完善预警和监测机制。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建立校园信息反馈系统,发挥学生党员和班级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调节作用,及时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学

生情况;第二,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获得同学们的信任,保证关键时刻学生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第三,保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对于平时显出相应征兆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加强与他们家长的沟通,家校之间互相合作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

(三)客观公正中立地解决处理宿舍矛盾。当宿舍关系恶化至产生矛盾发生争吵时,老师应第一时间开始处理并令双方冷静下来达到可以互相交流的程度。调解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应过于纠缠于谁对谁错的细枝末节,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矛盾双方对宿舍矛盾的产生是有共同责任的。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唤起矛盾双方的同理心,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是解决矛盾的第一步,只有同学们对于矛盾的产生进行过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矛盾才能彻底解决。[5]

猜你喜欢

室友宿舍矛盾
热得快炸了
猪一样的室友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还有梦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学校到底是谁的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