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海外市场与文化竞争力”会议综述

2019-01-15李凌莉整理

粤海风 2019年3期
关键词:走向世界文化

文/李凌莉 整理

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海外市场成为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准。2019年11月14日,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联合主办“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海外市场与文化竞争力”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三十多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业界代表,围绕中国电影如何赢得海外市场,中国电影体现怎样的文化优质,以及在世界电影范围内塑造中国身份等这些重大命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文系陈林侠教授主持,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教授致欢迎辞。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贾磊磊部长、研究员代表会议另一主办方,宣读了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侯光明主任的贺词——《以理论的方式推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侯主任指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意味着中国电影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建立类型电影范式、寻找市场认同的表达等。这是中国电影学派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应当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成为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倡导者和建设者。

本次会议的发言共分五个阶段,围绕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面临的困境、战略方向、思想资源与文化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一、中国电影学派及其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首先意味着在全球化语境中,异质文化之间的交融,由此带来了跨文化接受与主体性之间矛盾与平衡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贾磊磊部长、研究员就此提出在跨文化表达中,视觉符号需要从本土化向国际化的调整,目前,亟待我们重视的是,在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与主流电影的类型中寻找中国文化的通约性、最大的公分母,统一审美、娱乐、教育功能。只有如此,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时才能迅速形成特有的文化身份与个性,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与贾磊磊研究员观点形成呼应的是,南京大学文学院、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教授同样提出了跨文化消费语境对中国电影主体性、特殊性要求。电影消费,就是消费差异的文化,差异的价值观,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国别电影都需要区分于其他国家电影的风格与思想。在此基础上,周安华教授提出了富有创见的策略:以深度的现实主义为主,并融合诗性传统和家国情怀。深度的现实主义,维系了中国电影与当下社会的关联,诗性传统保存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优质特征,家国情怀则架构起国家与个体的传统伦理。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苏宏元院长、教授则明确指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目的在于,在世界格局中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增强中国在世界政治、文化中的话语权。他通过《红高粱》《英雄》等案例分析,认为中国电影既需从本土出发,也要借鉴好莱坞模式,进而提倡一种“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工匠精神”的创作态度。《电影艺术》杂志社执行主编谭政研究员视野宏阔,从世界电影的格局中观照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命题。他认为,中国电影需要发挥市场的优势积极和美国好莱坞合作,尤其需要发展中国电影的技术工业,使之成为世界电影工业体系之一;中国电影也需要借鉴印度电影经验,充分发挥电影专项资金的作用。谭政研究员提出,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我们首先需要立足亚洲,在亚洲开展合拍片项目获得亚洲近邻国家的认同,其次,针对其他海外市场,我们需要重视海外华人华侨,进而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因此,应当通过故事内容与文化传统增强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电影的认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盘剑教授针对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热门话题,回溯中国动画电影学派的产生、发展、衰落与重建。他通过中国动画电影学派的具体史料(《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深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学派从兴起到衰落的原因,影像的水墨风格、意境颇具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特征,这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的重要依据。他指出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需要在传承传统、保持民族性表达;创新机制市场化、革新技术数字化;适应时代动漫化等方面进行改进。盘剑教授从历史的维度,提供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经验教训及其思想资源,有效地梳理了当下中国电影学派的学理脉络与建构思路。

作为业界代表,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影南方新干线总经理张海燕先生通过大量的票房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困境,具体包括国内外票房差距过大、具体喜剧形态在国外市场遭受冷遇、国内热门题材“水土不服”,等等。对这一困境,他归纳为四点原因:1.国际化影像语言“翻译”机制缺失;2.类型片单一造成国外受众审美疲劳;3.海外发行市场掌控力不足;4.合拍片流于俗套。张海燕先生以丰富的发行经验转而思考电影的内容创作,切实地提出电影首先要有人情味,其次是寻找最佳的合作伙伴,再次,需要重视海外观众的特征,有区分地进行电影的发行。

与以上六位专家学者从“走出去”战略高度的思考不同,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孔令顺教授提出了中国电影“拿什么奉献给世界”的论题,从世界的维度反思中国电影,体现出反向思考的思辨能力。他首先区分了“落地”与“入脑”,“落地”只不过是电影作品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影响,只有达到了“入脑”的程度,才会产生积极的文化效应。不仅如此,他在技术、艺术、情感、文化等四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述,通过文化超市的比喻,提出中国电影应该通过作品,为全世界提供价值观的选择、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陶冶教授则是基于电视研究的思路探讨了电影“走出去”的问题。他把“丝绸之路影视桥”这个国家战略问题细化为影视节目的输入与输出的问题,指出背后“美国化的意识形态改造”,由此指出我们可以学习“再造”与“共造”的方法,将“自由、平等、公正、友善”变成“丝绸之路影视桥”贯穿的意识形态,将提供这种工业化、带有中国意识形态的故事模型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策略。

二、中国电影的传统思想与现代转换

无需赘言,世界处于现代性总体文化,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必然涉及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性世界文化错综复杂的关联。传统的思想文化资源如何获得创新性转化,进入现代文化与当下生活,凝练成中国电影的重要思想资源,则是本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多位专家学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执行主编陈阳教授首先分析了第六代导演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发现影片在自然山水之间蕴含的纯净人性、韵味绵长、含蓄慰藉的东方美学特征。他认为,中国电影在走向世界时应当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尤其是关于善和美的观念。霍建起的电影在日本传播的成功案例和中国电视剧在非洲市场上深受欢迎的现象,充分说明人性具有普适性。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特别需要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注重发行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针对中国电影的传统文化资源,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副所长、《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首先提到文化自我与文化他者的问题。她从文化观察者的身份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既需要同步于市场逻辑的商业通则,也需要契合于具有普适的人文精神。中国电影应当逐渐积累起自身特有的思想资源,立足于自身的叙事,深入挖掘中华文化中的优质元素,提炼传统文化的关键概念和艺术表达的形象符号。另一方面,文化他者的角度,则提供中国和他国文化价值观之间的通约性概念。最后她从立足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谱系、提炼传统文化的意义价值、加快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电影叙事艺术的再升华等层次讨论了思想文化资源的吸收和现代性转化。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姜宇辉教授从哲学的维度切入这个话题。他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并不重要,在全球化时代,资本和技术自动地裹挟着我们去流动与连接,我们已经身处世界之中。与“走出去”相比,更重要的是“我是谁”,即民族身份、中国性的问题。他进而提出当下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研究,缺乏一个能够明确把中国电影带入当下反思性情境的主题。“时间性”作为一个反思要点,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他认为,我们可以从德勒兹的“脱节的时间”来理解中国电影在当代面临的变革与转折。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王杰泓教授选择了从第二代文人导演费穆入手,创新性地指出费穆虽然试图把电影从戏剧中独立出来,但实际上从理论与创作的双重层面,统一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的电影。不仅如此,他发现,费穆从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空气说”理论,和德国著名美学家格诺德·波默的“气氛美学”理论较为相似。他认为“空气说”可以视为虚实相生的气氛美学,它保留了电影作为传统影戏延伸的最重要的写意精神和道德指向,同时也开启了现代电影去戏剧化和写实性叙事表意的先河。当然,王杰泓教授也指出,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波默来说,审美高于道德,而对于费穆来讲,影像始终隐含着中国文化的道德寓意。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滕威教授从中国电影的故事资源的角度,认为庞大的网络文学能够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持续动力。其原因有三:网络文学的类型非常丰富,可以携带丰富的中国文化和现实元素;网络文学传播途径非常畅通、受众基础坚实;网络文学的“IP”概念较成熟,潜在市场的可预见性,因而具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中山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熊迅副教授提供的是糅合了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媒介研究的跨学科研究视野。他重点考察少数民族电影,试图回答“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如何进行文化呈现”的问题,以及探讨背后的文化认知和传播框架。他提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着力于呈现异域化的空间、被观看的女性特征、陌生化的民俗展演、硬性置入的国家在场等模式化的内容。尽管刘杰导演的影片试图突破这种表达范式,但依然呈现出另一种文化建构。而在这种框架性形象的构建之下,如何去发展真正落到实处的、有意义的、能够在当地自洽的故事,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庞博则从更加技术的层面,对中国传统绘画在电影中的视觉转换进行了精微细致的分析。她从色彩搭配、构图形式与山水运笔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王家卫《花样年华》与传统绘画,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与日本浮世绘之间的联系。随后庞博士提出“因媒制宜”,创造新媒体和传统资源连接的路径,挪用好莱坞视觉符号等策略。好莱坞电影和小津的作品作为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意味着形式本身的力量可以成为推动“共情”的动力和能源,这为中国电影提供一定的启发。

三、微观关照:从传播路径、个案分析到发行构想

除了从宏大视野对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提出战略性方向,不少与会学者以传播路径、个案分析的方式,深入考察重点案例,有效回应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这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副院长、教授,极富创意地反思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路径。众所周知,1990年代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艺术电影就是依赖于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方式获得世界影坛的关注,深刻影响到第六代电影以及新生代导演的当下发展。李道新教授深入分析了被誉为最早走向世界的电影《渔光曲》,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质疑《渔光曲》是否获得莫斯科电影节的奖项。他从电影史的维度尖锐地提出:由于国际电影节存在着各自创办的目的,获奖对一部电影来说是否就那么重要。应该说,这对今天人们把“国际电影节获奖”作为“走向世界”的重要甚至唯一衡量标准的习惯,具有十分有益的警醒。李道新教授进而认为,比依赖于国际电影节获奖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应当在国家品牌和个人品牌相互打造的过程中寻求走向世界的路径策略。与李道新教授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苏涛副教授的发言重点也是考察历史维度中的电影节。他就亚洲电影节为样本,详细分析了香港电影参与该电影节的背景、数量变化、获奖情况以及市场诉求,透过香港电影在亚洲电影节的嬗变,深入辨析了香港电影、日本电影等亚洲电影的政治、文化、商业在冷战背景下犬牙交错的复杂状态。苏涛副教授最后指出虽然历史语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当时香港电影的举措,可用以今日重审反思香港电影的发展。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黄望莉教授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大国叙事”“共同体美学”的新现象关联起来。她通过对《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爆款电影”或被称为“现象级电影”的案例分析,提出当下中国电影的“大国叙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电影在海外遇冷,却表明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和世界影响力并不乐观,其根源在于电影叙事伦理问题。作为好莱坞电影常识的“叙事惯例”在我们电影创作中的缺席,影响着电影符号本身的传递,而完善主流大片中价值观、话语表达的形式标准正是当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中国电影话语走向世界的首要任务。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霍胜侠教授的发言与黄望莉教授形成有趣的对照。同样是《战狼2》和《红海行动》,她将之与其他几部非洲取景的香港电影进行了比较研究。霍胜侠教授以叙事学的分析方法,指出了其中一直保留的两个叙事惯例:“夺宝”和“奇观”。然而,在这两种叙事惯例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撕裂的非洲想象”:作为“同盟”的非洲和作为被观看的“他者”的非洲。她指出这个现象体现出中国在从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进发的过程中,主体位置发生了变化。为了改善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当下中国电影应当增加日常化的叙事以突破奇观叙事、以平视视角规避浅薄的文化优越感。

南方领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编剧陈学军先生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从创作的层面深入分析了具体影片的文化隔阂,有趣地发现正是人物的动机缺位造成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障碍。海外观众往往难以理解缺乏动机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首要目标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从心理内部了解和认识主人公及其行为,因此,应当在人物内在的心理方面设置好人物动机,推进故事发展,也才能获得海外观众的理解。同样是考察中国走出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黄娟副教授以“南京大屠杀”系列电影为案例,从“文化负输出”的角度对“走出去”进行了反思。她对《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电影文本进行重点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文化负输出”的现象,并提出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时候应当对“负输出”的中国形象保持警惕。

电影传播、文化输出是一个世界性、相互性的话题,不仅有走向世界的问题,也有世界接受我们的问题;不仅中国电影有着“走向世界”的诉求,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也是如此。因此,从他者反观自我的视角也成了本次大会的一个特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燕教授以丰富的资料分析1973年香港电影在美国传播的黄金时期,也梳理了香港电影在美国市场经历由高潮到低谷的历史,指出该高潮首先是香港电影积累的成果,其中的元素恰恰契合了美国社会变迁和观众的心理需求。例如,李小龙电影代表少数族群的暴力反抗;其次是香港电影公司在海外积极拓展的市场战略;但她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电影自身的品质。香港电影的衰落跟后来落入俗套、跟风抄袭、类型单一有关。由此,她通过历史与当下的对照得出结论:中国武侠片在《卧虎藏龙》和《英雄》之后在西方市场的遭遇冷落归根结底还是品质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潘源研究员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重点研究了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她以好莱坞高概念电影为例,通过分析美国电影营销指导创意的电影生产方式及后续的市场运作总结出其文化折扣较少的原因,指出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存在国际营销意识不强、缺乏营销体系的问题。西南大学文学院刘宇清教授的发言正是从海外中国电影研究出发,考察中国电影在海外接受与传播的问题。他分析了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三种情况:关于中国电影历史的编撰与叙述;作为世界电影史的重要章节;西方对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研究与自身有没有“走出去”无关,即使中国电影没有走出去,海外也不乏中国电影研究。在区域学、东方学的研究范畴中,这些海外学者的中国研究难以避免“冷战”的思维方式,但所提出的角度与观点,为我们提供具有启发性的视野。

中山大学江晖副教授详细讨论了中国电影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分别深入考察了中国电影在日本传播的三个途径:影院供应、电影展、“DVD”租赁。她通过大量的数据,真实地勾勒了中国电影在日本的传播史。中国电影向日本输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初以香港电影为主,内容类型局限于动作片。尽管在2000年后,数量上有所提升,但没有与整个华语电影的制作产量形成正比,而且内容娱乐化倾向比较严重,题材受限。从电影展的角度而言,尽管解决了时差问题,但在内容上是否合适参展仍存在问题。至于“DVD”的租赁,中国电影的情况也并不理想。最后从受众层面,江晖副教授指出,中国电影在日本的传播受资本运作的影响,存在迎合受众的特点,这也正是中国电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电影电视系邵奇主任通过小语种电影在华传播,反向指出了可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借鉴的发行策略。他认为在现时语境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重点在于占领海外市场,扩大中国电影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应重视电影的商品性,将宣传与商品相结合。另外,他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指出如果电影能够反映引起全球共鸣的社会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文化折扣的问题。

中山大学中文系陈林侠教授从电影类型的角度,对中国电影北美市场40年的消费演变进行了历时性研究。从1970年代末香港电影的李小龙传奇开始,华语电影就进入北美市场,经历成龙的喜剧动作片、内地电影的艺术电影、古装大片的消费类型后,目前出现集体记忆、大国崛起的新主流类型的消费热点。陈林侠教授指出,目前在北美市场外语片平均票房整体下降的情况下,华语电影经历了2006年至2015年的极度萎缩,2015年之后,市场出现明显回升。这种回升,意味着消费群体的变化:从动作奇观、到文化奇观,再到当下的社会公共经验、集体记忆,华语电影的受众已经转变为以华人为主的群体。他认为,这个变化对市场来说是重要考量,包括发行和未来市场的观众塑造。最后,他提到“文化构想”,认为只有把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与当代的叙事艺术相结合,才能呈现出我们的文化之根,成就中国电影的文化身份。

应该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召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学术探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短暂的一天会议时间里,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展开的议题,不仅有理论阐述、历史梳理、文本细读,也有对海外市场的深耕细耘,打开了中国电影研究的诸多层面,取得丰硕的成果与基本的共识。本次会议最后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周安华教授做出细致而精当的学术总结,顺利落下帷幕。我们认为,电影作为一门跨媒介的艺术极具复杂性。正如电影拒绝同质化,电影研究同样具有多元的性质。相信贯穿本次会议的理论思辨、争鸣与学术思考也将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持续地深入下去。

猜你喜欢

走向世界文化
文化与人
阅读,让你推开门走向世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韩国电影成功走向世界的举措及其启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黄美金 让建盏走向世界
谁远谁近?
她让中国绘本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