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任务”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4李玉中王志新唐姣玉滕涛刘最黄慧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1期
关键词:论文写作任务兴趣

李玉中 王志新 唐姣玉 滕涛 刘最 黄慧珍

摘要:《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是本科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吸收新知识,申请科技项目及毕业论文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其教学内容乏味、枯燥,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作者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本课程的课下作业相结合,并在课堂上穿插生活话题、科技前沿和教学实例,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讲授本课程的高校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兴趣+任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187-02

《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扩展专业知识面,提高本科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及大学生科技项目申报书的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此课程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受到重视。沈向阳和陆铭君建议采用理论与任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而田凤霞等采用“理论加实训”的教学模式对此课程进行教学[2]。本文作者在综合了前人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并将“兴趣+任务”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校多个专业《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的课时仅为15学时,而本课程的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但更多的应该是实践。因此,15个学时的课堂只能是老师的理论讲解和操作演示,而实践的环节让学生课下完成。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将15个课时分成5次课,每次课一个主题,进行了如下教学计划安排。

1.文献检索。本堂课主要讲述文献的主要种类、国内外常用的重要科技文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和获取全文的技巧。让学生了解文献资源的种类和国内外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重点掌握Scence Direct、Springerlink、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中国知网检索报告的生成方法以及论文原文的获取方法。

2.综述论文的撰写。在本堂课中,主要讲述综述的概念、意义、写作步骤与写法。让学生了解写综述的意义,掌握综述的写作步骤及综述各部分的写作要领。为各种科研项目申报书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国内外进展或立题依据的撰写奠定基础。

3.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本堂课重点讲述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申请书和学校科技创新项目书的填写,以已立项结题的申报书为例进行讲述。讲述内容包括如何选题、组建项目团队和选择指导教师,如何发掘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以及项目书中各部分内容的填写原则、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如何填写科研项目申报书,为学生今后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奠定良好的基础。

4.研究性科技论文的写作。本章节重点讲述研究性论文题目的写作原则及要求、作者署名的原则、关键词的选取、摘要的特点及写法,以及正文各部分的特点及撰写原则与要求。让学生了解研究性科技论文的特点和框架,学会研究性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和写法。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科研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5.科技论文如何投稿。在本堂课上,主要讲述杂志的选择、投稿信的写法、与编辑联系和处理退稿的相关技巧等内容,让学生掌握投稿的基本技巧,为其发表论文提供方便。

二、“兴趣”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虽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单独的理论内容讲述,就十分枯燥[3]和难以理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加入了一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元素。

1.穿插生活话题,活跃课堂气氛。为了活跃《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课堂气氛,在讲述课程内容时,我经常穿插一些日常话题以活跃课堂氛围。如讲综述写作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选用高质量的文献,我会以蒸米饭为类比,问大家不同品种的米蒸出的米饭是否一样好吃?通过学生的思考,进而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又如,为了让学生明白“综述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作者专业知识水平的影响”的道理,我以制作红烧肉为例,让一个大厨和一个不经常做饭的人用相同的材料都做一道红烧肉,问哪个人做得好吃?通过这种熟悉的类比讲课方法,不仅让课堂上无精打采的同学增强对美食的欲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听课兴趣,加强了知识接收效果。

2.结合科技前沿,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文献检索课堂上,在演示检索过程中,可使用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作为检索的主题,如“植物内生菌相关的研究”作为检索主题。通过检索让同学知道植物内生菌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的可产生紫杉醇(对癌症有很好的疗效);有的对植物宿主有抗病促生的作用。因此,植物内生菌中蕴藏很大商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检索过程,同时可了解最新的知识前沿,提高了学习效率。

3.强调课程物质回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科研项目申请书时,我会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申请大学生科研项目的机会,项目如获立项资助,可获得一千元到二萬元的经费支持,可用于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如果实验做得好,还可发表文章,发表的文章又可参加国家、省、市级的科技创新大赛,如果参赛获奖又可获得丰厚的奖金和荣誉证书。此外,申报成功的项目、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励还可增加学生课外学分。而这些收获对毕业生找工作和考研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4.课程作业体现个人兴趣,提高作业质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布置课程作业时,我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如上交检索报告的主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但是要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个题目,并根据检索的结果,撰写一篇综述文章。

三、“任务”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由于课堂教学学时的限制,大量动手操作只能在课下完成。因此,为了保证学生都能掌握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定数量的作业。

1.上交一份检索报告,课下熟练检索过程。在第一堂课结束,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兴趣选定一个主题,在中国知网上完成一份检索报告,要求检索式不可太简单,检出的文献数量在20-30篇;每人的主题不许重复,打印纸质稿并上交,作为平时作业的一部分。

2.上交一篇综述论文,课下训练论文写作。在讲完综述写作内容后,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篇综述论文的写作。要求题目应与自己之前检索的主题一致,综述写作的参考文献为其之前自己上交检索报告中列出的参考文献;并对综述论文的撰写格式与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

3.布置适量的思考题,巩固课堂讲授内容。在每次授课结束,都布置一些内容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课下完成,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讲完“科技申报书的填写”之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两道思考题:(1)科技创新申报书包括哪些内容,你认为最难填写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科技创新申报书和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书的填写有哪些异同点?通过做思考题,让同学去回忆课堂上讲授的科研申报书各部分如何填写,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型的申报书所填写的内容有无区别,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四、教学效果

通過“兴趣+任务”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学生撰写的科技项目申请书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了中标率。近年来,我院平均每年获得校级科技创新项目20项左右,重点2两项;且每年获得国家级创新计划项目2项。因而大大提升了我院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动手能力,进而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通过“兴趣+任务”教学模式在《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国内外常用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学会了综述论文的写作,掌握了大学生科技项目申请书的填写,以及科技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为其科技项目的申报、毕业论文的完成,乃至将来从事科学技术和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向阳,陆铭君.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1):608.

[2]田风霞,赵丽英,张明,杜丽,臧建磊.地方院校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01):106-108.

[3]秦盛.生物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轻工科技,2017,33(06):189-190.

猜你喜欢

论文写作任务兴趣
探索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学术写作能力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