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坦桑尼亚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2019-01-14王骞肖璐李贤辉

南方农业·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王骞 肖璐 李贤辉

摘   要   为使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广泛推广应用,2011年开始,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在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坦桑尼亚水稻品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后增产效果显著。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这项技术已经示范推广到莫罗戈罗、姆万扎、桑给巴尔、姆贝亚、滨海和西米尤等多生态农业省。从秧田准备、培育壮秧、秧苗移栽、本田管理、适时收割、晾晒入库等方面介绍坦桑尼亚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坦桑尼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4.014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年平均气温21~25 ℃,日照足,积温高,土地平坦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水稻是坦桑尼亚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国大米消费量占谷类消费总量的17%。坦桑尼亚水稻生产区域主要有莫罗戈罗、姆贝亚、欣延加、西米尤、姆万扎、松圭、乞力马扎罗、滨海、塔波拉、坦噶和桑给巴尔等省区,水源有保障时,一年可种植2.5季。

在低海拔地区,自然雨水灌溉生产的稻谷约占全部稻谷的72%,水利灌溉生产的占稻作物的8%左右,其余是旱稻,占稻作物的20%。适合低海拔地区灌溉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TXD306、TXD88、TXD85、Sato 1、Sato 9、Supa和Komboka,其中TXD306(Saro 5)是适应性较广的主推品种,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小农户通过掌握高产栽培技术,可实现增产增收。

为使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广泛推广应用,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2011年起在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开展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坦桑尼亚水稻品种Saro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后,雨季迟播试验的667 m2理论产量为588.3 kg,实收产量为475 kg[1]。2013年雨季,坦桑尼亚农业专家Sophia Kashen ge Killen ga博士将该技术应用于重庆培育的杂交水稻Q优108号栽培试验中,667 m2最高产量可达888.67 kg。经过主推广品种TXD306(Saro5)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2017—2018年达卡瓦镇示范户每667 m2实收产量达到680 kg。截至2018年,這项技术已经示范推广到莫罗戈罗、姆万扎、桑给巴尔、姆贝亚、滨海和西米尤等多生态农业省,为加速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坦桑尼亚水稻产量、促进重庆杂交水稻Q优系列在坦桑尼亚审(认)定奠定了基础。

1 TXD306高产栽培技术

1.1 秧田准备

播种前3周,选择秧田。应选择背风向阳、泥脚较浅、排灌方便、田面平整、pH值5.5~7.0、有机质含量在1.2%~2.0%的田块。每4 047 m2本田预备200 m2的秧田,预备种子12 kg。

播种前2周,整地施肥。在平整秧田时,每4 047 m2撒施复合肥150 kg作底肥,耙平耙碎,使土壤与肥料混匀,保持肥力均衡;或直接施用农家肥,每4 047 m2泼施腐熟粪水9 000 kg、过磷酸钙180 kg、尿素50 kg、草木灰300 kg。

播种前1周,起垄筑厢(见图1)。秧田耙平后,按2 m宽开沟筑厢(包含厢宽1.5 m和沟宽0.5 m),沟、厢深度为30 cm,平整厢面,使厢面无水窝、不积水。

1.2 培育壮秧

适时播种。播种前晒种1~2 d,10 kg种子用强氯精50 g,加水15 kg浸种24 h进行消毒(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 h,再放入药液中浸泡12 h),再催芽24 h后播种。选择连续3天气温稳定在12 ℃以上的晴天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厢面,踏谷入泥,灌水浇透(见图2)。每200 m2秧田的播种量为6 kg。

播种1周后,苗床管理。厢沟蓄半沟水,保持厢面湿润。一般3~4 d后长出第1片叶。当秧苗长至2叶1心时,每200 m2施1.5 kg尿素作“断奶肥”。浅水灌溉,薄水促蘖,防治病虫害。移栽前5 d,按每200 m2施1.5 kg尿素作“送嫁肥”。每4 047 m2可用福戈100 g混合75%三环唑360 g兑水300 kg喷施,作为“送嫁药”使秧苗带药下田。

播种2周后,大田整治。在秧苗生长和苗床管理过程中,按秧龄20 d推算移栽日期,则播种2周后开始整治本田,同时施足基肥:每4 047 m2施复合肥150 kg,或尿素75 kg、过磷酸钙150 kg,有条件时适当兼施农家肥,全程施用并沤田15 d以上为宜。

1.3 秧苗移栽

播种3周后,秧苗移栽(见图3)。播种21 d后,秧苗达到4叶心时为最佳移栽期。移栽前1 d喷施杀虫药。栽植窝行距为16.7 cm×26.7 cm,每窝2苗(有些地区杂交稻为每窝2苗,常规稻每窝4苗)。

1.4 本田管理

播种4周后,管理水层和施追肥。移栽后1周(3~7 d)为返青期,应查苗补苗,施追肥,促分蘖。保持水层深3~4 cm(俗称“寸水返青”或“寸水活蔸”),防止因插秧造成的根、茎、叶损伤导致叶尖枯死。移栽后7~10 d内,每4 047 m2施尿素60 kg,均匀撒施。

播种5周后,控制水层和预防病虫为害。移栽后2周(10~15 d)开始分蘖,应保持水层深2~3 cm(俗称“薄皮水”),以提高泥温,促进扎根快发,力求在插后20~25 d尽早达到计划苗数。注意预防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

播种后6~8周,分蘖期控水晒田。移栽3周以后(25~35 d)进入分蘖盛期,防止关深水,应让田块多露轻晒。移栽后4~5周(30~50 d),每株分蘖增多,秧苗向外扩散,杂草增多,可进行第一次除草。齐穗后(一般每4 047 m2达到120万~150万苗,每窝达到25~30蘖时)及时排水晒田5~10 d,晒到田面微裂,白根露出,水稻退青转黄为宜。

播种后9~11周,拔节期控水除草。移栽后6~8周(40~65 d),进行第二次除草。分蘖高峰期前后,植株分蘖苗开始直立向上拔节,直到抽穗后25~26 d停止节间伸长。保持水层深6~8 cm,可以采取浅水、湿润和无水三种状态交替进行。

播种后12~13周,孕穗期除杂防脱水(见图4)。移栽后9~10周(60~75 d),剑叶枕露出,到第一粒种子露尖,经过1.2个叶龄(约9 d),进入孕穗期。适当去除水稻杂株。注意浅水勤灌,湿润壮籽,避免脱水。

播种后14~15周,抽穗扬花期管水施肥。移栽后11~12周(80~95 d),进入抽穗扬花期,不能缺水,如果出现脱肥现象,可以每4 047 m2追施尿素15 kg作为“穗粒肥”。若遇上“干热风”天气,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应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调节群体小气候。

播种后16~19周,灌浆结实期。移栽13~16周(90~118 d),扬花授粉结束后,进入结实期,从乳熟期、蜡熟期到黄熟期。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可提高土壤供氧能力,保持植株根系活力,实现以根保叶。有些品种两次灌浆特征明显,灌浆期长,切勿断水过早, 以免增加秕粒。注意预防鸟类为害。

1.5 适时收割

播种20周后,适时收获。移栽后17周(一般120 d左右,旱季比雨季长2~3周)进入黄熟期,全田成熟率达90%~95%后及时收获,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见图5)。

1.6 晾晒入库

播种后第21周,晾晒贮藏。将收获的稻谷及时晾晒2~3 d,晾晒过程中注意避免淋雨。当稻谷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可定量打包,入库贮藏。仓储过程中应预防虫害、鼠害。

2 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实践

2.1 栽培试验

TXD306高產栽培技术应用前,中国农业专家先在试验展示区进行了栽培试验。主要任务是验证技术适应性,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为学员提供观摩实践,对外展示技术先进性。每年雨季和旱季都进行TXD306品种的栽培技术试验,如栽培密度比较试验、肥效试验等。

2.2 理论培训

培训形式有课堂集中学习、田间示范、技术咨询,举办观摩会和学习会等。培训形式多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包括PPT讲授、赠送光碟、发放技术资料、提问答疑等;田间观摩包括示范操作流程、学员参与实践;技术咨询包括邮件解答、电话指导、“科技下乡”“技术进村”等方式。

2.3 生产示范

在距离试验展示区和生产示范区较近的周边村落,每年选择5个村建设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村”,每村选择示范户代表按照中方技术开展种植示范;在其他6个农业生态省选择示范种植户,建立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点”,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检验技术的适应性。

2.4 技术推广

自2014年开始,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设立“中国农业技术惠坦行”专项技术推广活动,由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每年1—10月具体实施,主要包括建设集中示范片、多省市多生态高产示范点;根据不同生产季节和地区小气候差异,举办技术培训;播种前后举办启动仪式,稻谷收获测产后进行技术总结。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本技术从2011年开始在坦桑尼亚试验成功后逐步示范推广,中坦两国农业专家共同参与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特别是当地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采用后增产幅度较大,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海拔300 m左右地区增产效果显著。在海拔、气候、土壤、排灌条件等差异较大的地区采用时,要根据各个生育期的温度、光照、水源等条件作适当调整。由于坦桑尼亚的水稻规模化种植较少,以小农户为主(耕种面积在1~3 hm2),坚持面向小农户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是带动农户增收、培育种子产业、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2 建议

在坦桑尼亚示范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因文化背景和种植习惯不同,前期进程缓慢,须长期坚持。当地气候条件优越,但水利设施不配套,人口密度较稀,可以设计多套高产技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在多生态适应性水稻品种的培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研究等方面,坦桑尼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需与中国专家进行长期合作,深入开展栽培技术、杂交育种、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世全,陈华林,文守云,等.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雨季水稻试验初报[J].南方农业,2012,6(5):1-4.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应用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浅议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推广农机深松整地技术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浅谈OA系统对医院的作用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农机深松整地技术的应用推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