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闻联播》看新闻播音当中的语态变迁

2019-01-14李鹏邹亚琼

声屏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播音语态新闻联播

李鹏 邹亚琼

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我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四十多年来其每一个变化都带有风向标意义。文章分析了其历年来的语态重大变迁,旨在梳理新闻播音的进化过程

关键词:《新闻联播》  播音  语态  变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自1978年1月1日开播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不惑之年。它最早只是北京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播出时间是在每晚的8点,直到从1982年9月1日起,根据中央决定,将重大的新闻调整在《新闻联播》首发,发布时间从晚上的8点提前到了7点。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新闻联播》也逐渐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具权威性、影响力最大的新闻节目。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新闻联播》有了自己的叙事结构,坊间曾经戏称为“三段式”:国家领导人活动,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世界各地灾祸不断。这样的套路稍显枯燥,形式也感觉有些死板。于是,从2009年起,《新闻联播》开始进行一些局部的微调和改革。2013年1月23日,《新闻联播》更是首次推出播音员直播连线评论员的环节,一改之前节目当中老套、单一的宣传报道模式,增加了与新闻评论员之间的互动,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跟进报道。这样一来,观众就可以从节目当中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现场的更多信息,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现场感,从而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可看性。而更为明显的变化体现在新闻播音的语态上,李梓萌、康辉、海霞、欧阳夏丹等一些新面孔的加入为《新闻联播》节目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从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播报更加亲切,这种贴近观众的生活化的播报方式,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一、 语速加快,节目的信息量加大。“播”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一直沿用的是“播音体”,也叫“新华体”。“新华体”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慢”,讲究一板一眼。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新华体”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个时候新闻播音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播报160-180字,到了八十年代,新闻播音的语速开始加快,每分钟达到200字左右。而现在,有的新闻播音员播报速度甚至加快到了300字以上。语速的加快,无疑给新闻的编排增加了更多空间,整档新闻节目的信息量由此得到加大,受众一期节目看下来,获取的信息明显增多。

二、 “播、说”结合,播报方式更趋平民化。单一的“播”给人一种亲切不足、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语势节奏有些刻板,加上新闻内容的说教性,往往显得与人相去甚远。试想一下,当人们下班回家,本想看看电视接收信息或者只是想放松一下,结果却像在上政治课,宣传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为了赢得受众,播音员调整了播音状态,放下身段,改变“高嗓门儿”的播报方式,声音变得更加平和,趋向平民化,并在严肃、刻板的“播”中加入“拉家常”式的“说”,将稿件当中相对晦涩难理解的书面语尽量用口语的方式叙述出来,淡化播音腔,给观众一种亲切感,增加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比如听《新闻联播》主播海霞的播音就像在听邻居大姐说家长里短,特别亲近、温暖,她播报的对象感也更加精准。

三、 态度鲜明,播报方式接地气。2019年5月13日,康辉在《新闻联播》当中播报了一篇国际锐评,题目是《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当晚播出后,立即在微博和众多朋友圈当中被疯狂刷屏。“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段铿锵有力的播报,态度鲜明、义正詞严,用声以刚为主,一实到底,重音突出,节奏从容,引来网民一片叫好声。之后,7月25日的《新闻联播》连续三天上了热搜,主播康辉再次以一句“荒唐得令人喷饭”的播报实力圈粉。紧接着,第二天的《新闻联播》当中,康辉播报了另一篇国际锐评《美国是全球合作发展的绊脚石》,节目中,“羡慕嫉妒恨”“怨妇心态”等词一个一个往外蹦。这一系列具有互联网特征的语言,给严肃的《新闻联播》增添了不少的趣味性、接地气的词汇,让节目变得生动而有力,获得网民的一致好评。很多网民纷纷评论说,《新闻联播》应该高大上的时候绝不低姿态,而该接地气的时候也绝不端架子,为节目点赞。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主播在播报当中,根据节目的内容转变自己的播报语态,以求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作者单位:宜春广播电视台)本文责编:乐 禾

猜你喜欢

播音语态新闻联播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台新闻播音特点和技巧提升的探索
播音主持临场发挥语言技巧的掌控
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方式探讨
“媒介技术论”语态下的宗教形态与传播
动词的时态、语态
时态与语态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