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州不同野生栝楼品种生长特性比较试验

2019-01-14黄蔚杜家会朱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长特性黔西南州栽培

黄蔚 杜家会 朱钰

摘要    栝楼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得到深度开发,栝楼在贵州主要分布在贵州东北部,在黔西南地区鲜有栽培,仅有部分野生品种,本文搜集黔西南地区野生栝楼品种6个,通过2年的栽培管理和观察,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以期通过了解掌握其不同生长特性,找出他们与产量及价值等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黔西南州地区选择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驯化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栝楼;野生品种;栽培;生长特性;黔西南州

中图分类号    S567.23+9.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8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俗名瓜蒌、吊瓜,是一种药用植物,隶属于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长可达10 m。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和老挝,在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也有分布。常生长于海拔200~1 800 m的山坡、林下、灌木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等。栝楼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实、果皮、籽仁、块根均可入药。因此,近年来得到深度开发。

栝楼不仅具有药用价值,其栝楼籽还是食用上品,因其含有多种氨基酸、三帖皂苷、微量元素而成为人们首选的养生保健食品[1],因而经济价值也不容小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地带,贵州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南端,地跨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东西长210 km,南北宽177 km。黔西南州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州境内地形起伏大,地貌复杂,全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3.8~19.4 ℃,无霜期年平均317 d,最长365 d,最短219 d;年平均日照时数1 589.1 h;年平均降水量1 352.8 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89 d,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6月最多;热量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温暖湿润[2]。栝楼在贵州主要集中分布于贵州东北部,在黔西南地区少有规模栽培,仅有部分野生栝楼分布。

本文旨在搜集黔西南地区的部分野生栝楼品种进行试点栽培,比较其茎、叶等不同生长特性,以期通过了解掌握其不同生长特性与产量及价值等之间的关系,为黔西南州地区选择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驯化栽培。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栝楼品种为黔西南地区搜集的野生栝楼品种,经检索比对,采集的品种分别是樭栝楼(GL1号)、三尖栝楼(GL2号)、栝楼(GL3号)、长萼栝楼(GL4号)、双边栝楼(GL5号)、两广栝楼(GL6号),其中GL1号、GL2号来源于黔西南州兴义市七块地,GL3号、GL4号来源于黔西南州兴义市七舍镇,GL5号来源于敬南镇,GL6号来源于普安县。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栝楼可采取压条繁殖、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几种方式进行繁殖,本试验供试品种均选用成熟的野生栝楼块根进行分根繁殖。

1.3    试验实施

试验地点设在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内试验地。于各取样点分别挖取各品种成熟块根进行分根繁殖,将挖取的大块根切成20 cm长一段,断面用草木灰裹护,于2017年4月1日统一进行栽培,挖取深约35 cm、宽约45 cm栽培穴,株距为1 m,共栽植2行,行距1.5 m,将复合有机肥撒施于穴底,覆一层薄土,再将一截块根放于穴中,每穴放一段,覆细土填实,上成小土堆状,利于保墑,浇水。搭建钢架棚便于后期栝楼攀爬,搭架材料为钢架,钢架高2 m,统一农事管理,定期浇水,查看出苗情况,做好记录[3-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栝楼叶型

GL1号、GL2号、GL3号、GL4号、GL5号、GL6号栝楼分别于2017年4月23日、4月29日、4月25日、4月30日、4月26日、4月23日出苗。出苗后通过仔细观察鑒定,各参试品种叶型均为草质,掌状叶。GL1号叶片深裂型,4裂,叶色深绿色,叶片边缘较光滑,偶有小刺状突起,叶脉有刺状突起,叶柄光滑;GL2号叶片浅裂型,3~5裂,叶色黄绿色,叶缘波状,叶脉掌状网脉,异面叶,叶背有小绒毛,叶柄有刺状突起,叶柄菱形;GL3号叶片深裂型,7~8裂,叶色深绿色,叶缘光滑,叶柄、叶脉均有小刺状,叶柄菱形;GL4号叶片浅裂型,3~5裂,叶色深绿色,叶缘、叶柄均光滑;GL5号叶片深裂型,4~5裂,叶色深绿色,叶缘齿状,叶脉有刺状突起,叶柄较光滑,仅有浮面有少量绒毛,存有异形叶;GL6号叶片深裂型,4裂,叶色深绿色,叶缘、叶柄均较光滑。

2.2    不同品种栝楼茎

各参试品种均为攀援藤茎,草质,GL1号、GL4号、GL5号和GL6号茎杆杆型相似,均为5棱形,光滑,嫩茎深绿色,老茎灰色;GL2号、GL3号茎杆为7棱形,光滑,鲜有刺状突起,GL2号嫩茎黄绿色,老茎灰色,GL3号嫩茎深绿色,老茎灰色;各参试品种栝楼茎均有卷须,卷须在节处和叶对生,左旋,卷须处无叶。

2.3    不同品种栝楼花型

据观察,各参试品种栝楼花型均较为相似,为雌雄异株,白色,絮状花,5月中下旬至6月开花[3],雄花生于上端1/3处,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0 cm;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 cm。

2.4    不同品种栝楼果实

通过2年的栽培和观察比较发现,各参试品种栝楼均有结果,但GL2号、GL3号、GL5号果实还未成熟便发生落果现象,未有果实能够长至成熟,GL1号、GL4号、GL6号第1年也发生落果现象,未有果实长至成熟,但第2年落果现象明显减少,仅有少量发生落果,大部分果实能够成熟不落果。GL1号和GL6号果实较为相似,椭圆形,长10~13 cm、宽4~6 cm,未成熟时青白相间,有轻微纹路,不显著,成熟后橙黄色,但GL1号较GL6号果实抗性差,GL1号果实成熟后很快腐坏;GL4号果实同为椭圆形,长11~14 cm、宽5~8 cm,未成熟时典型的西瓜纹路,较为特别,成熟后为金黄色。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2年多的栽培管理和观察对比发现,栽种的6个品种中,GL1号、GL4号和GL6号从结果现象来看较GL2号、GL3号、GL5号表现要好,第2年落果现象明显减少,其中GL4号和GL6号果实抗性又较GL1号表现要好,不易发生果实腐坏现象,GL1号果实在成熟后若不及时采摘,很快便发生腐坏,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GL2号、GL3号、GL5号2年来虽都有结果,但均未能见到果实长至成熟便发生落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表现较好的GL1号、GL4号、GL6号在叶形、茎、花等生长特性方面都较为相似,叶色都是深绿色,叶形均在3~5裂之间,叶缘、叶柄及叶脉均较光滑,只有GL1号叶缘及叶脉偶有小刺状突起,茎杆均为5棱形,光滑;而发生落果的GL2号叶缘波状,不光滑,GL5号叶缘齿状,不光滑,GL2号、GL3号、GL5号叶柄或叶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小刺状突起,不光滑,GL2号和GL3号茎杆都为7棱形,与GL1号、GL4号、GL5号、GL6号不同,GL2号茎、叶颜色为黄绿色,与其他几个品种的深绿色不同,或许这些都与果实是否发生落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试验探索。

4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郑磊磊,郑云南,等.淮安种植皖栝楼系列品种的农艺性状调查与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0):116-118.

[2] 岑爱华,肖鹏,邓伟,等.黔西南州野生柊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南方农业,2016,10(7):38-40.

[3] 李本华,江厚成,莫熙礼,等.贵州兴义大子瓜蒌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园艺种业,2017(5):46-47.

[4] 杨福红,吳玉香,赵晓明.不同倍性栝楼生长发育及果实糖酸含量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220-224.

[5] 刘伟,王晓,周洁,等.不同栝楼品种各药用部位营养成分含量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48-50.

[6] 王现科.不同居群栝楼的种质资源评价[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生长特性黔西南州栽培
田野里,丰收忙
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暨第四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
草莓的立体栽培
对时间序列分析过的黔西南州经济增长预测结果实证分析
土壤盐碱性对3个树莓品种生长特征的影响
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探索分析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