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红6号小麦超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技术研究

2019-01-14郭宏坚倪艳云高汝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

郭宏坚 倪艳云 高汝霞

摘要    为探索国红6号小麦的超高产群体形成特征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超高产攻关田和高产攻关田试验,分析其高产田块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结果表明,国红6号产量超过9 000 kg/hm2的群体特征为穗数495万~525万穗/hm2、穗粒数达44~46粒、千粒重达44~46 g、冬前茎蘖数/最终穗数为1.1~1.2、高峰苗/最终穗数约为2.0、分蘖成穗率为37.5%~39.0%。

关键词    小麦;国红6号;超高产;群体特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06-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高邮市稻茬麦产量超过7 500 kg/hm2的高产记录多次出现,如2011年三垛镇扬辐麦4号小麦攻关田产量达9 549 kg/hm2,2013年三垛镇宁麦13小麦攻关田产量10 398 kg/hm2,2015年汤庄镇苏麦188小麦攻关田产量达9 051 kg/hm2、三垛镇司徒片扬麦22小麦攻关田产量达9 039 kg/hm2、三垛镇茆吴村扬辐麦4号产量达9 036 kg/hm2。国红6号由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选育,2018年通过国家生产试验,等待国审。2018年秋播高邮市引进种植,于2019年6月3日经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省级专家实割测产,产量达9 021 kg/hm2。为明确国红6号超高产群体特征及配套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1-3],结合高邮市开展高产攻关、施肥量、密度等配套技术试验,分析其超高产田块产量构成及群体茎蘖动态[4-6],提出高产栽培技术,为挖掘国红6号的增产潜力和大面积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8年秋播高邮市选择在临泽镇陈甸村的一农场开展了国红6号攻关田及配套试验。2018—2019年总积温为2 274.3 ℃,降雨量383.6 mm,日照时数906.8 h。试验田地力中上等,前茬作物均为水稻,统一稻秸秆半全量还田。

1.2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新品种为国红6号,由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育成,春性弱筋品种,分蘖性强、穗型较大,综合性状好。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高产攻关田试验,试验地总面积0.53 hm2,共分2块田,分别进行超高产(≥9 000 kg/hm2)、高产(≥8 250 kg/hm2)攻关试验,均为11月9日播种,播种量150 kg/hm2,机械匀播。总施氮量300 kg/hm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2∶2∶2,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壮蘖肥于3叶1心时施用,拔节肥于叶龄余数2.5叶时施用,孕穗肥于叶龄余数1.0叶时施用。磷、钾肥均为基施∶追施=5∶5。

1.4    调查项目与方法

调查项目为小麦各生育时期叶龄、茎蘖、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各节间长度,成熟期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构成

由表1可知,国红6号高产攻关田平均实测产量达到8 780.25 kg/hm2,其中超高产水平达到9 021.00 kg/hm2,高产水平达8 539.50 kg/hm2。穗数方面,超高产攻关田与高产攻关田差异不显著;穗实粒数方面,超高产攻关田显著高于高产攻关田块;千粒重方面,超高产攻关田与高产攻关田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高产到超高产关键在于协调增加穗数和穗粒数,维持较高的花后光合生产力,稳定千粒重;高产到超高产需要在适宜的群体穗数基础上,着重施好拔节孕穗肥,提高粒数,防止后期早衰。国红6号实现产量9 000 kg/hm2以上,需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495万~525万穗/hm2、44~46粒、千粒重44~46 g;国红6号实现8 250 kg/hm2以上,需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495万~525万穗/hm2、42~44粒、千粒重44~46 g。

2.2    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由表2可知,超高产群体茎蘖在冬前的茎蘖数/最终穗数达1.02,显著高于高产攻关田水平;拔节期高峰苗/最终穗数约为2.3,与高产攻关田水平无差异,最终分蘖成穗率与高产攻关田水平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国红6号从高产到超高产群体调控的关键在于在适宜的群体起点基础上,促早发攻壮苗,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2.3    穗部性状

攻关田生育后期均结合“两防一喷”,喷施功能性生理调节剂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延缓花后绿叶面积衰减速度,提高上部3张功能叶的光合作用。超高产攻关田穗长为9.3 cm,着粒密度达4.98粒/cm(较高产田块高0.21粒/cm)。超高产攻关田穗总粒数46.3粒,3~5粒小穗数达11.4排,3~5粒小穗粒数占总粒数的82.72%,分别较高产田块增加3.4粒、0.8个、8.13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彭永欣等[1]认为,长江中下游稻茬麦7 500 kg/hm2高产群体冬前茎蘖数等于或略高于最终穗数,成穗率为40%~50%;丁锦峰[4]认为,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扬麦20实现9 000 kg/hm2超高产要求茎蘖动态合理,越冬始期茎蘖数是最终穗数的0.9~1.3倍,高峰苗为最终穗数的2.0~2.5倍,茎蘖成穗率40%。本试验结果表明,国红6号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群体茎蘖动态特征为:冬前茎蘖数/最终穗数约为1.0,拔节期高峰苗/最终穗数约为2.3,分蘖成穗率达40.4%。

朱新开等[5]认为,长江中下游稻茬麦区7 500 kg/hm2以上高产群体产量结构为穗数450万穗/hm2、穗粒数35~45粒、千粒重40~42 g;9 000 kg/hm2以上超高产群体产量结构为穗数514.5万~535.5万穗/hm2、穗粒数47~50粒、千粒重35~39 g。本试验结果表明,国红6号9 000 kg/hm2以上超高产群体产量结构为穗数495万~525万穗/hm2、穗粒数44~46粒、千粒重44~46 g。

高邮市国红6号攻关田因茬口问题,高产栽培应于11月9日播种,播种量增加至150 kg/hm2。总施氮量300 kg/hm2,其中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2∶2∶2,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壮蘖肥于3叶1心时施用,拔节肥于叶龄余数2.5叶时施用,孕穗肥于叶龄余数1.0叶时施用。磷、钾肥均为基肥∶追肥=5∶5。

2019年国红6号在江苏省的表现突出。国红6号在盐城市江苏大中农场经实割测产,产量达9 625.5 kg/hm2,在南京市江宁区经实割测产,产量达7 567.5 kg/hm2。这都说明国红6号是一个产量潜力大的穗粒并重型品种。本试验结果表明,国红6号超高产栽培途径为在精播基础上,通过适期播种和施足基肥,建立合理群体起点,促早发壮苗,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精准施用拔节孕穗肥,主攻大穗大粒。

4    参考文献

[1] 彭永欣,封超年,郭文善.小麦潜在源、库与产量关系的研究[M]//小麦栽培与生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 凌启鸿.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杨建昌,杜永,刘辉.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J].中国农业科学,2008(6):1611-1621.

[4] 丁錦峰.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形成机理与调控[D].扬州:扬州大学,2013.

[5] 朱新开,郭文善,何建华,等.淮南麦区超高产小麦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理特性分析[J].麦类作物,1998,18(6):40-44.

[6] 顾克礼,张菊芳,郭勋斌,等.超高茬麦田套稻高产机理[J].江苏农业学报,2008(2):123-125.

猜你喜欢

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