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风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9-01-14韩婕

今日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潍坊风筝技艺

韩婕

随着我国总体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也正在进行经济产业化转型。本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风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并分析潍坊风筝在现阶段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潍坊当地特色了解问题,并进行解决以使潍坊风筝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实现新的发展。

中国潍坊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到战国时期,木鸢开始流行;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地区扎放风筝已经很普遍;到清代,放风筝的习俗依旧流行,风筝艺术达到了鼎盛的阶段。

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在2006年5月20日成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前期风筝文化的发展,潍坊风筝产业在如今却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虽然潍坊风筝的技艺已经很成熟,但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小,风筝产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形成大规模销售。为此,通过分析潍坊风筝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潍坊风筝目前面临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有效策略。

一、潍坊风筝发展概况

(一)潍坊风筝产业发展概况

清代以前,潍坊风筝流行而且有很好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之后,潍坊风筝产业迅猛发展,并具备现代化产业的基本特征:由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到工厂大规模生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范围扩大,风筝成为了潍坊市的城市名片并闻名世界各地。

随着潍坊风筝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潍坊目前已经有了从材料供给到产品开发再到流通产品环节一套自己的完整供应链。潍坊市还有杨家埠风筝厂、潍坊风筝厂、天成风筝厂、潍坊凯旋风筝制造有限公司等规模相对比较大、制作技艺相对成熟的风筝制造企业达350多家,从属风筝产业人员达5万余人,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85%,每年的销售额达到15亿。

(二)潍坊风筝产品创意的发展现状

潍坊风筝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潍坊市人民喜爱,并得到潍坊市政府的高度关注,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门面和文化的象征,被运用到各种产品的创意中去:在大型商场或火车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等客流量多的地方,风筝常常作为一种装饰城市建设的产品,以装饰场地,增强其名片的功效;在很多景点出口,设有专门卖有关风筝产品的商铺;风筝还应用到衣服上、明信片、杯子、广告等中去;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风筝的元素也会被运用到游戏、动画中。

(三)潍坊风筝销售概况

潍坊没有设立专门销售批发风筝的市场,就只有石笏园风筝一条街,销售风筝的门店比较分散,消费者要想货比三家也不方便,每天销售的风筝也不多。生产风筝的企业通常自己直接联系销售客户,厂家不主动寻找销路客户比较固定。风筝销售旺季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4、5月期间有国际风筝节举办销售量才会相对有所上升,其他时间段销售量很低。

二、潍坊风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传承面临困境

伴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风筝制造企业基本采用现代机械化生产以代替制作,掌握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的艺人也在减少,只有少数爷爷奶奶辈的才会。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不能得到年轻人的认可,他们只觉得可以买现成的并没有意识到有些技艺正在慢慢的消失。大多年轻人外出上学打工也没有时间去接触这些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他们忙于学业、忙于养家糊口,风筝制作利润低,在这个要有车有房的年代要做多少风筝才能挣出一辆车、一套房。他们更愿意出去打工而不是留在家里做手工风筝,这些问题就导致传承风筝技艺面临很多困难。

(二)风筝行业发展的局限性

潍坊风筝生产大部分停留在传统的家庭式生产模式和小工厂生产,缺少自己的品牌效果、产品特色,对风筝产品投入少、设备陈旧、制作时间成本高、原料进货少成本高等问题造成生产成本相对高。为此,风筝工厂为保持价格优势而忽略了质量。

由于厂家规模小又分散,缺少与中间商的谈判能力,因此无法得到更高的利润,也无法承担展销过程的高投资与高风险,从而阻碍了对风筝的宣传和相应品牌的建立,阻滞了风筝产业的发展。

(三)风筝销售渠道不畅

潍坊缺少统一的大规模的风筝市场,风筝生产企业与客户进行的是直接的企业到消费者或者商家的模式,缺少中间的枢纽,风筝对外销售过于被动。潍坊风筝在出口方面主要依靠国际风筝节,时间限制比较大,渠道單一。

(四)企业管理不当,政府相关部门的乏力

潍坊当地许多风筝企业更多的是关注如何降低生产风筝的成本以赚取利润,而忽视自己的经营理念。潍坊市风筝生产基地杨家埠、王家庄等地区的风筝的管理者大多数是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普遍缺乏经济的管理意识,这就使风筝生产者经济与管理意识缺乏,目光短浅,难以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这几年风筝会的举办都是由政府组织筹办的,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风筝组织,政府人员没有专门的风筝知识涵养,筹办的风筝会没有一定的专业性,对风筝节的运作机制不了解管理协调容易出现偏差,节会内容不会创新,不能有效的结合风筝会的现阶段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形成专业的策划方案,这就使得风筝会的问题不断产生。

三、解决潍坊风筝产业的发展困境的对策

(一)保护传统风筝工艺,培养继承人

制作风筝技艺的传承不仅仅只是口头上宣传就能完成的事情,更需要广大潍坊市人民亲身的投入进去,真正的去学习风筝技艺的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政府也应该多重视风筝传统工艺的传承,实施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继承人的措施,并多加鼓励和支持传统工艺继承人开展传授活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工艺的传承中去。比如,可以在一些小学初中开设风筝手工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自己编织着玩,注重朗逸结合的同时又能把风筝技艺传承下来,还可以举办风筝编织大赛鼓励家长跟孩子一起参与,既能培养兴趣又能传承文化。

(二)扩大企业规模,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潍坊风筝企业应该利用现代生产和管理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这样才能更好的降低成本,提高与中间商的谈判能力,获取更高的利润。政府可以给与有发展前景的大企业政策税收及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以扶持重头产业,并由重头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进行兼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范围。

(三)刺激需求,拓展产品用途,并进行宣传

潍坊风筝产品结构单一,因为高质量经营人才的短缺、发展策略的缺乏、产品创新的缺少、资金投入的不足、产品没有生产特色等问题的存在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根据消费者对风筝需求的不同可以把消费者分为四类,并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出不同的意见建议:

A类消费者(用于自己玩耍的普通消费者):政府应多举行“放飞风筝”有关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在周末和家长去某个固定场所放飞风筝,锻炼身体。

B类消费者(风筝爱好者、收藏者):企业应该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有特色制作精良的风筝以获得更多的“风筝粉”。

C类消费者(将风筝作为旅游纪念品的消费者):在旅游景区设置潍坊风筝的专卖店,让世界各地的人知道并喜欢潍坊风筝。

D类消费者(将风筝作为宣传的企业商家):在风筝上设置企业的标志,生产采取定制模式,鼓励企业在宣传广告和礼品方面用风筝产品。

风筝的制作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这样便能扩展风筝产品的用途,让更多的人了解潍坊风筝的文化。

(四)建立专业机构,培养管理专业人才

潍坊市政府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风筝会展组织机构以管理每年的潍坊风筝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又由专业的团队负责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监督、引导风筝产业的发展,做好市场服务。

企业应该通过宣传和扩大企业规模招收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高层管理人员来管理公司,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便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從潍坊风筝产业的生产、创意、销售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其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即风筝制作技艺的传承艰难、行业发展的局限性、销售道路不畅、企业政府的管理不当等问题,提出保护传统风筝技艺、培养传承人、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利润、刺激需求、拓展产品用途并进行宣传、建立专业性机构、培养管理专业人才等建议。

保护风筝就是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前进的基石,因为这些传统文化才使当今社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潍坊风筝技艺
马可·波罗与潍坊风筝
809名实习师生乘“定制”专列回家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风筝之都潍坊
学做风筝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
怎样提高健身球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