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解读《西游记》
2019-01-14
作者:李天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内容简介:为孩子解读《西游记》以问题为纲,提炼出了小读者最关心、兴趣最浓厚的一些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出发,深究《西游记》的文学魅力及背后丰富的蕴含。作者用一种活泼、生动、“接地气”的口语化演说形式来对《西游记》进行解读,幽默、有趣、好读,并和严肃认真、一板一眼的学术考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引起小读者的兴趣。作者对《西游记》的解读并不停留在作品本身,更是挖掘出了阅读名著在当今时代的意义,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还能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这也是我们鼓励孩子阅读经典名著的终极目的。
为什么孙悟空会筋斗云,却不能背着唐僧飞到西天?
在中小学做《西游记》文化讲座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孙悟空会筋斗云,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能把唐僧背在身上,翻一个筋斗不就到西天了吗?为什么还得千山万水地走过去?他身上带的金箍棒就一万三千五百斤,多带一个一百多斤的人,又有什么大不了?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通常会说,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最简单,四个字:剧情需要!第二种解释则涉及凡人“飞行资质”的问题。《西游记》中孙悟空说“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这句话的意思,有点儿像今天的高速公路:你尽可以把几百吨的货物拉着到处跑,却无法让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在高速上开车。
唐僧什么时候真正具备飞升资质了呢?是在上了灵山之后。灵山半山腰,有一条大河,过河的地方叫“凌云渡”,只有一个独木桥,无法过去。这时,接引佛祖撑来了一条小船,却是没有底的。唐僧起初还不敢上,被孙悟空一推,掉进船里。此时的唐僧,已经抛弃肉身,成了“仙体”,不再和凡人相同了。所以当唐僧取到真经,回到东土大唐的时候,八大金刚才能作起香风,“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这时候,唐僧才获得了驾云飞升的资质。
这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所有的成功,都不能白白得来。取经固然是终极目的,但唐僧需要在取经路上历经磨难,师兄弟三人的任务,只是保证他的生命安全,不能替他减轻这些磨难。如果轻轻巧巧地飞到西天,佛祖也不肯传授真经。
非但如此,即便是唐僧脱离了肉骨凡胎,也不是能随意驾云飞升的。刚才说到八大金刚作起香风,让唐僧师徒四人将真经送回东土。然而事情还没有完,飞了一半,金刚忽然把师徒四人从空中紧急迫降了下来。这是因为唐僧需要经历81次磨难,才能真正功德圆满。此前计算路上的磨难,只有80次,少了一次。所以观音菩萨一定要在回程路上安排一次磨难,使唐僧不能顺顺利利地回去。这是唐僧经历的最后一次磨难,这次磨难一过,唐僧才算真正地修成正果。
由此可見,佛祖第一次传给唐僧师徒的真经,是无字的白纸本子,其实大有深意,它大概是说:最深刻的真经,并不是写在纸上的教条,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体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