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泗阳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01-14孙楠季林章姜兴余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新品种小麦品种

孙楠 季林章 姜兴余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2017年泗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泗阳稻麦基地选择了19个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表现均较好的品种是淮麦33、徐麦33、明麦16、江麦816、中研麦0709、百农889。

关键词    小麦;品种;产量;江苏泗阳;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04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目前,小麦生产上存在主体品种不突出、品质不高、优良品种种植不集中、规模不足、多乱杂等问题,影响小麦产业化发展[1-2]。为进一步明确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开展了相关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泗阳推广示范基地,该基地为稻麦轮作区,土壤类型为淤土,基础地力情况:有机质19.6 g/kg、全氮90 mg/kg、有效磷10.4 mg/kg、速效钾90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江麦816、淮麦33、徐麦33、瑞华麦521、江麦919、淮麦43、中研麦0709、天民198、江麦23、瑞华麦14040、明麦16、烟宏2000、百农889、阜麦8号、开麦22、国盛麦1号、新科麦169、淮麦36、浚麦99-7。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666.7 m2。

1.4    试验实施

2017年10月30日播种,底肥施45%复合肥600 kg/hm2;冬前分蘖肥施尿素75 kg/hm2;返青肥施尿素112.5 kg/hm2;拔节肥于3月24日施45%嘉施利复合肥150 kg/hm2、尿素112.5 kg/hm2;麦、稻2季秸秆全量还田。播后芽前用50%异丙隆2.25 kg/hm2封闭除草,早春气温回升后用骠马+使它隆进行春季化除,3月中下旬用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防治纹枯病,扬花期用氰烯菌酯防治赤霉病,用噻虫嗪防治麦蚜虫[3-4]。2018年5月31日收割。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成熟期每小区随机选取100个麦穗调查穗粒结构,收获期小区全部收割测产[5-6]。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2017—2018年小麦生育期气候特点是温度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全生育期累计积温为2 595.7 ℃,较常年(2 376.6 ℃)高219.1 ℃;总降水量454.9mm,较常年(318.2 mm)多136.7 mm,总日照时数1 217.4 h,较常年(1 347.9 h)少130.5 h。除2017年10月、2018年1月氣温偏低外,其他6个月气温均偏高;2017年10月及2018年1月、3月、5月降水偏多,另4个月降水偏少;除2017年12月和2018年4月日照偏多,其余6个月日照偏少。尤其是2017年10月及2018年1月、5月日照分别减少26.6%、25.5%、31.8%;全生育期日照9.7%。2018年5月15日极端高温达34.3 ℃,根系早衰,高温逼熟;5月16日局地遭遇龙卷风。

由表2可知,产量靠前的品种有徐麦33、淮麦36、浚麦99-7、百农889、烟宏2000、新科麦169、淮麦33、瑞华麦14040,综合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表现均较好的品种是淮麦33、徐麦33、明麦16、江麦816、中研麦0709、百农889。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小麦生长期间雨水较多,光照不足,影响成苗、成穗和粒重。2018年3月、4月、5月温度偏高,5月15日高温逼熟。局地台风导致多地小麦倒伏。本试验整体表现苗数和穗数不足,虽然遭遇台风,但本基地小麦没有倒伏,虽然遭遇高温逼熟,但粒数和粒重没有减少。各品种往往是优缺点兼顾,很少有品种同时兼具高产、优质、抗倒、抗冻、抗病等多个优点。本试验因为基本苗不足,变相的成为稀植栽培,产生了促壮的效应。在2018年5月16日台风影响下,多地小麦发生大面积倒伏,本基地小麦没有一个品种发生倒伏。淮麦33穗大、粒多、产量高,不足之处是感赤霉病,熟期偏迟,本基地主动强化赤霉病防治,并运用促早栽培技术,取得理想的效果。综合丰产性、抗逆性、生育期特点,拟推介淮麦33、徐麦33、明麦16、江麦816、中研麦0709、百农889等品种推广种植。由于本试验只进行了1年,可能与品种的实际特性有出入,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4    参考文献

[1] 丁正生,丁志芳,徐培华.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3):108-109.

[2] 刘震,徐玉鹏,赵忠祥,等.适宜黑龙港地区旱作小麦品种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增刊1):30-32.

[3] 许东旭,黄长志,周秋峰.优质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40-41.

[4] 李胜利.修武县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9,7(5):15-17.

[5] 李艳,李强,韦峰.连云港市赣榆区不同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8):22-23.

[6] 张守峰,张富国,张超,等.2017—2018年浚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4):144-147.

猜你喜欢

新品种小麦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看禾选种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