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4刘建娥
刘建娥
摘 要:大众消费观念的变革与消费层次的提升推动了现代旅游业发展,而市场经济下行压力、旅游流量渠道单一化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于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概念与适用性,围绕科学设计工作项目内容、统筹安排项目实施阶段、配合多种教学模式方法、实现项目教学实践延展四个层面,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项目教学法 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8(c)-0232-02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测算结果显示,仅在2019年春节期间我国旅游接待总人数便已达到了4.15亿人,同比增长7.6%;创造旅游收入共计5139亿元,同比增长8.2%。全球经济趋向长期收敛的形势为旅游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相应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课程教学呈现出一定的重理论、轻实践缺陷,运用项目教学法推进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与适用性分析
1.1 基本概念
项目教学法最早于1918年由美国学者Kilpatrick提出,多被應用于普通公立院校、建筑学校、职业院校与大型企业中,并无统一定义。其后学者Frey基于职业教育视角对其概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项目教学法是指学习者围绕某一项目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角色与任务的分配、执行项目任务,最终生成可见的任务成果,并就生成任务成果的整体过程进行交流探讨[1]。
1.2 适用性分析
1.2.1 适应高职教学方法创新需求
旅游经济发展形势的多元化与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目标的转移,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变革提出了迫切需求。而教学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课程教学中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与具体工作项目的密切结合,引导学生将身份视角切换至不同工作岗位中、肩负起具体的工作任务与责任,围绕具有典型性的工作项目锻炼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从而依托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高职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
1.2.2 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培养目标,围绕市场需求导向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致力于实现对学生认知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的锻炼,向市场输出人才、满足社会发展所需。项目教学法将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的不同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细化成为具体项目,从中随机抽选出项目任务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引导组员围绕项目任务进行角色分工、情景模拟、团队合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相契合。
1.2.3 适应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面向旅行社、OTA平台、旅游景区等对象,以培养初、中级管理岗位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于导游、外联、接待等初级岗位,并随工作资历的丰富逐渐朝向业务经理等管理层迁移。项目教学法围绕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出发,侧重于向学生展示旅游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与工作要求,借助轮岗制形式使学生体验售票、检票、导游、景点讲解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以此在专业学科教育体系与旅游岗位实际工作之间构建衔接渠道,进一步实现高职院校与旅游企业间的有效对接,符合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2]。
2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探讨
2.1 科学设计工作项目内容,细化典型工作任务
2.1.1 科学选取项目内容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首要前提便是针对项目内容进行科学审慎选取,既要确保项目内容与核心教学内容相适应,能够对教学形成驱动作用,也要保障工作项目具备实际执行力,能够实现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充分锻炼。以模拟导游为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教师可以事先提供若干个目的地供学生进行选择,引导学生结合目的地旅游特色与导游服务性质完成工作项目与规划方向的设定,例如依据导游身份设计全陪或地接导游服务项目,进而依照项目设计执行具体任务,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不同岗位职能要求、工作规范、技术标准等细则,推进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与实效性发挥。
2.1.2 细化工作任务安排
在完成项目内容科学选取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增进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度,从不同工作内容中提炼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描述工作任务要求,以此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以地接导游服务项目为例,地接导游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包含服务准备、接团、入店、参观游览、娱乐购物、送团六大典型任务,其中服务准备任务包含明确接待计划、安排接待内容、完善接待准备,接团服务主要包含确认接团信息、接团、途中服务,入店服务主要包含办理手续、安排餐饮、宣布活动安排、核对日程内容等,参观游览主要包含沿途、景点、返程导游等,娱乐购物主要包含休闲娱乐与购物消费,送团主要包含商店服务、储账、总结等[3]。在细化工作任务安排的基础上,还需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任务性质分类,为日后教学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以能力目标为例,在该工作任务中主要考察学生对地陪导游服务技能的掌握水平,实现对学生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2.2 统筹安排项目实施阶段,明确教学方法建议
在明确项目内容选取标准、实现项目内容拆分细化的基础上,教师需针对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围绕项目实施情景创设、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具体设计,推进项目教学法的有序实施。以旅游市场营销为例,其大体可以划分为13个学习项目,分别体现在旅游市场营销的职业情境导入、营销观念发展阶段、营销方式、营销环境、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调查方法、旅游市场划分、目标市场定位、旅游产品销售策略、旅游产品定价策略、旅游企业分销渠道、旅游产品促销、营销方案制定等层面。
选取其中的营销环境分析作为教学项目,在此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项目教学法相配合,首先在前一次课上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假设班级里有4名同学计划在假期进行自主创业、开办青年旅社,要求学生针对情境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讨创办旅行社需要考虑到哪些营销环境因素,并予以归纳总结;学生在接收到项目任务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实践活动,选取学校附近的景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针对其营销环境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归纳成为讲演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接下来,由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报告结果进行评分,着重围绕组内分工、任务实施计划、任务成果等进行分值的合理设计,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树立正确认知,在后续学习实践过程中围绕弱势环节进行查缺补漏,为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配合多种教学模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倡导教学模式改革,密切结合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需在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配合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项目竞赛式教学法等多元教学方法的充分利用,为学生创设全新的学习情境与知识内容体系,进一步实现对其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锻炼。以导游实务为例,教师可以将项目竞赛教学法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带入到课堂中,围绕旅游团、散客、VIP客人、商务行政客人四大主体进行项目任务安排,供学生随即抽选自己分配到的任务开展组间竞赛。在考核模式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就传统的笔试考核模式进行创新,借助项目策划研讨会、项目方案论证会等活动形式开展考核评价活动,邀请旅游行业专业人士或销售人员作为评委,借助模拟演练、模拟操作等形式展示导游服务,借此提高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在竞赛氛围中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与自主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4]。
2.4 实现项目教学实践延展,深化学生实践能力
此外,高职院校务必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项目教学法的贯彻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高职院校应就现有学科教育体系进行调整,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围绕项目教学法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深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以此实现项目教学法在线下实践层面上的有效延伸,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旅游景区商业服务项目为例,高职院校可与景区达成合作关系,引导学生围绕其旅游文化特色编制娱乐、购物、餐饮、客房服务计划,并深入景区推进服务计划的实施,汇总收集游客对其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意见,既能够为旅游景区商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锻炼,进一步依托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思维的动态培养,使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效用得到显著发挥。
3 结语
总而言之,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既能够推动旧有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响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还能够强化学科教育与就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依托贴合实际的项目任务驱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实现对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锻炼,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巩固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管萍.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0-33.
[2] 毛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9):162-163.
[3] 乔钥,吴晓颖.项目驱动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以钦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6(12):84-87.
[4] 洛桑卓瑪.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