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光及远

2019-01-14余清平

辽河 2019年12期
关键词:眼角膜女儿妈妈

余清平

中秋前的那个周末,阳光降低身姿,将温度稀释得如同灯光一样轻柔,几片柳絮一般的云儿悠闲地在天空中漫步。在江南一座小县城的县妇科医院的窗外,桂花飘香,一簇簇挂在树上的金色花朵,笑意盈盈,与阳光紧紧相拥。而窗内却是厚厚的白色窗帘,让阳光在窗外徒叹奈何。因为,这里是产房,妇产科医生与护士正在紧张的给一个女人接生。大家虽然有条不紊,然而,看得出医疗车里准备的医疗器材在紧张的伸着脖子。

白色的墙壁,静立房内四周,在日光灯柔柔的光晕中,女人的脸似乎染上了日光灯的颜色,上身盖着白色的棉被躺在产床上,在医生、护士的一声声鼓励中竭力使劲。因为,作为一个母亲,她知道这一刻是最伟大的时刻,但疼痛,使她难以忍受。而甜蜜与幸福,又给了她极大的力量。只见她使劲地咬着牙,双手插进床铺中,使劲吸气,再将吸进肺部的气尽力往下压,通过凸起的腹部,逼向生命之门。淋漓的汗水浸透了枕头。

主治医生看着她痛苦的样子,心里也十分难受。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她建议女人剖腹产。可女人坚持不同意。倒是在一旁局促不安的男人嗫嚅着钱不够。主治医生再一次扳着女人的双腿鼓励着:“大声喊吧,要喊出声,喊声能有助于孩子出生。”

女人听了,咬咬牙,真的一声声地大喊——声嘶力竭、竭嘶底里……厚厚的窗帘被女人的呼喊声惊吓得颤动起来,终于,一个女婴来到世上,“呀呀”的向这个世界宣布:“我来了!”医生连忙接住孩子,然后,剪脐带,清洗,再用准备好的襁褓裹住。一个新生命就是一道彩虹,带给尘世的是多彩多姿的绚丽。

产后的女人很疲惫,浑身疼痛,紧闭双眼躺在床上,一个护士用热毛巾给她抹身。另有一个护士将梳洗好包裹在襁褓里的女婴抱出来向守在产房门外的一个黑面汉子报喜:“恭喜你,一个好可爱漂亮的小宝宝!”“男孩女孩?”黑面男人看着护士,脸上写着问号,也不伸手去。“恭喜您,是位美丽的小公主!”护士笑容可掬将女婴往前送了送。

黑面男人的额头冒汗了,嗫嚅道:“女孩?女孩。”迟疑了片刻,还是伸手将女婴接过来,抱在怀里,再俯下脸,轻轻地在婴儿的粉嫩嫩的小脸蛋上亲了几下,然后,又凝视了好一会,轻轻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走进产房,坐在女人的旁边,将婴儿递给女人看。女人睁开眼睛,目光柔柔的清晰地写着幸福。男人的心则一阵阵绞痛。他想说什么,嘴唇挪动了几下,没有声音。他想起母亲的话:不生男孩的女人不是个好女人。

刚刚生产的女人虽阵痛不已,但看到十月怀胎的骨肉,粉嘟嘟的脸蛋煞是惹人喜爱。女人的嘴角向上微扬,脸上露出欣喜之情,再看到男人的怜惜,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甜蜜与幸福是一个母亲与生俱来的天性。女人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男人,迟疑了一会,征求道:“孩子她爸,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男人迟疑了一会,推辞道:“孩子她妈,我一时半会想不出合适的名字,你就随意给她取个名字吧。”护士在一旁笑道:“这个小宝贝这么乖巧,看她的样子,将来一定是个大美人。现在是金桂飘香的季节,不如就叫桂巧吧,说不定是桂花仙子下凡的呢!”顿了顿,护士又接着说:“当然,我只是建议。”

男人念了几句“桂巧,桂巧”。女人则看着男人,脸上露出笑容:“谢谢护士,借你吉言,那就叫桂巧吧。”

男人与女人是农村的,家中并不富裕,带来的钱三天就花光了,女人知道住下去没钱交住院费也不是个办法,虽然是顺产,但身体恢复得较慢,便强自忍着剧痛,催促着男人回去。男人掏了掏衣裤上的每一个口袋,再也找不出半个镚儿,就去咨询医生。医生说顺产的三天可以出院。男人一脸歉意,捧着女人的脸答应着:“好的,好的,我们回家。”男人请来堂弟,用楠竹扎了一副擔架,将女人和女儿抬回了家。

女人的婆婆就不干了,见生的是个女娃儿,立刻横挑眉毛竖挑眼:“做个女人,不会生个儿子,专生倒贴钱的货。天啦,我家前世作了什么孽啊!”话没说完,就嚎啕大哭,如此三番五次,反复无常。婆婆的哭闹,女人选择忍耐,毕竟对方是自己男人的母亲。但是,再怎么脾气好的人,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有一天,婆婆又指桑骂槐的,女人实在忍不住,就轻轻地回了一句:“我也是我爸爸妈妈的心头掉下来的肉,您说生女儿是倒贴钱的货,我家要了您多少彩礼钱?您贴了多少货?自个摸摸自个儿的良心再说这样子的话好不!”

婆婆见女人顶撞自己,更加不得了:“世道变了,消钱花米取个媳妇,不会生儿子不说,还耍起了婆婆威风,将我这个婆婆不放在眼里,她倒成了我的婆婆,这是让我家绝后呀!”婆婆揣着老黄历,耍起婆婆的威风。

女人多数时候选择缄口不语,但婆婆闹得厉害时,又会反驳几句,从此,家里时有硝烟。男人三代单传,生了个女儿,到此便是断了香火。村干部早就上门做了工作,说“一家只生一个娃,幸福生活你我他”,又说“生男生女都一样,现在男女平等,这是国策,独生子女领证,读书不用学费,政府有补贴,其实,这样都很好,减轻做父母的负担”。村干部的劝说让男人的母亲听了更挠心挠肺,更加整天无事挑事,大有不赶走女人誓不罢休之势。

几个月下来,男人的脸不仅黑,而且黑得憔悴,额头写上“川”字。女人看着男人夹在中间为难的样子,也不再反驳婆婆了,让她唱独角戏。女人将自己关在房里默默流泪。一天,女人感到头晕,以为自己是坐月子没有注意好,也没在意,但是,连着一个多月都这样。后来,女人是头痛,痛得无法忍受。女人望着怀中的小桂巧,望了好久,终于下了决心。女人对男人说:“孩子她爸,我们离婚吧!再这样下去,我会发疯的!”女人对于自己没给男人生个儿子也有愧疚之心。男人不愿意,说:“你就忍忍吧,我娘就这脾气,过段时间会好的。”女人说:“这都几个月了,你看见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能好吗?”

这是一个让女人很痛苦的决定,但除此之外,她又没别的办法。在女人的坚持下,小两口走进了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虽然是改革开放了十几年,但村里每家除了几亩田地有些收入,却再无其他经济来源。女人说过让男人外出打工,而男人说家里有老有幼。现在,弄倒这地步,男人是个孝子,也不能抛下母亲。男人替女人打点好包裹,又偷偷将家中仅有的三百多元钱用手绢缠好,塞在女儿的衣兜里。男人送女人去了镇汽车站,望着尘土飞扬中远去的汽车,大声喊道:“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就回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但是,汽车驶得远了,男人这句话,女人没有听见。

男人怅然若失,喃喃念着两句诗:“雨打梨花潇潇落,为谁成泥为谁痴?雨打梨花潇潇落,碾压成泥有谁知?”女人与男人是同学,一直读到高中毕业。男人做了代教老师,女人学习裁缝,这两句诗是他们当年恋爱时所讨论的诗句。前一句是男人所写,后一句是女人所写,不曾想,今天竟然成了他们的写照。

女人将女儿寄养在父母家里,孑然一身去了远方的城市打工,那座城市叫大连。女人没心思浏览美丽的大连,只一心扑在找工作上,养活她自己和女儿是她来此的目的。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找份工作也很不容易,一般情况下,工厂只招收熟手工。女人不得不找到家服装培训机构,好在女人在家里有点基础,在老家做过几年裁缝,虽然家里使用的是脚踩缝纫机,而这学习的是电动缝纫机,但终究是有技术基础。女人很快就学会了,在规定的一公分距离缝上五针或者六针,且很均匀,几天后,在一家制衣厂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就看去不去争取。这是女人搁在心里的话。由于女人高中毕业,做事勤快,头脑灵活,再加上模样俊俏,不久便升为班长,后来升组长,再后来升到车间主任,工资自然是水涨船高。

有了稳定的工作,女人的生活日渐好起来,两年后,就将日思夜想的女儿接到身边,送她去幼儿园,接受城市的熏陶。好的环境,好的教育,会令孩子优秀成长,更会缩短女儿与成功的距离。须知道再聪明的人,条件也需要旁人帮助创造。女人懂得这道理。

渐渐地桂巧四、五岁了,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很明事理,回家后除了唱歌跳舞逗女人开心外,还能给女人拿鞋或搬椅子给女人坐,喜得女人合不拢嘴。看着这天使般可爱漂亮的女儿,女人觉得这是上天对她怜惜与眷顾。女人的日子注满了甜糯的味道。

生活给她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给她打开一扇窗。从此,女人的眉头舒展了,日子过得更舒心。每到放学,小桂巧就像一只欢快的小蝴蝶,牵着妈妈的手,将自己的快乐尽情地播撒在生活中,使得旁人羡慕不已。

有一天,雨歇初晴,空气清新,呼吸一下,心肺皆灵。小桂巧跟着妈妈漫步在河边,河岸杨柳依依,河水清澈,静静流淌,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在天空。小桂巧仰起头扑闪着大大的眼睛问女人:“妈妈,你很漂亮耶,像这彩虹一样好看。”女人笑了:“小丫头,你很诗人,咋知道将妈妈比作彩虹?”小桂巧说:“这是老师讲的故事。”过了一会,小桂巧又嗫嚅着问道:“妈妈,我有爸爸吗?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的爸爸是不是住在彩虹的那一端?”

女人听了,眼圈儿顿时红了,想起那些心酸,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禁不住眼眶湿润……女人轻叹一口气,正想说句话遮掩自己的窘境。小桂巧见妈妈神色黯然,连忙改口:“妈妈不哭,小桂巧是妈妈的小宝贝,小桂巧有妈妈就很高兴,很满足。”

女人连忙抱起小桂巧,亲了亲她红扑扑的小脸蛋,说:“妈妈有你就是世上最幸运的人,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

女人很能干,更因为在家里学过裁剪,对各式各样的服装设计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有基础。考虑再三,她就去报名了一家时装精品设计培训班。在学习班里,女人如饥似渴,感觉到自己来对了。原来服装设计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能让人心情愉悦而又过得充实。女人仿佛进了服装童话国,与她以前在乡下的裁缝设计有天壤之别。

以前,村民送来一块布,她用剪刀变魔术般几下子就将布裁成一块块,然后过过缝纫机,一件件衣服或者裤子就成了成品。村民们都用惊羡的眼光看他,而现在,她如同当初村民看她的眼光一樣看着师父。女人很勤奋,不仅用眼睛看,更是用心去揣摩。时间长了,终于给女人摸索出一套设计理念。女人用独到的超现实的设计打破了服装与设计之间固有的隔阂,让自己手里设计出的服装具有顽皮、趋前、勇敢和趣味的因素,并因人而异,使其对以后的服装艺术走向有着持久的影响。女人的服装设计作品大多看似廓型简单,易于穿着,易于被消费者接受,但是,在装饰细节以及服饰品方面有独具一格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让趣味横生的超现实主义特征得到彻底的体现。

服装设计师都知道,现在的服装不仅仅是保暖,更要在健康、美观、独特和时尚上得到美学、力学和文化上的体现,几片布看似很朴实无华,但到了设计师手里就会有意想不到惊喜。女人设计的衣身有图案,但是随着不同的群体各不相同,有的绣绘有龙虾、骷髅或人形等各种奇特图案;有的女装的腰部口袋如女性的性感的红唇,男性胸部的西装袋则像是箱子的抽屉;而羊毛衫上则又不一样,绣上假的领子或领线是别有一番情趣;衣服上的纽扣或蝴蝶或金鱼或人型或小鸟;袖子或长或短或半袖或无袖,一律根据不同的人就有相对应的设计。根本上遵循了最基本的运动法则和舒适度,把寻常的东西彻底清除,给予它们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与款式。

女人经过努力和不间断的学习与钻研,终于声名鹊起,逐渐探到设计精髓。一天,女人设计了几款衣服,送到被董事长办公室。董事长看了眼睛发光,连忙拿到设计部研讨,得到设计师们一致称赞。这样,女人离开了车间,被聘为制衣厂的高级服装设计师。设计师的薪水自然提高了很多,女人慢慢地自己就存了一笔钱。女人清楚:无论升到什么职位,始终是拿别人的碗受别人的管,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女人想着女儿长大了,需要自己更多的付出。如此一想,女人为了女儿的教育,便打定主意离开制衣厂,去独自创业。

于是,女人咬咬牙,写好辞职函,呈给总经理。总经理舍不得她离去,百般挽留,说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厂方尽力解决。女人很为难,但还是说出了她自己的顾虑,总经理听了,很体谅,提笔在辞职书上签了字。总经理说:“如果有啥事和困难,欢迎你随时回来。”女人很感激,给了总经理一脸阳光般的笑。女人说:“谢谢您!”

离了职的女人自己开了间设计公司,并将多数时间花在女儿身上,母女俩其乐融融。看着女儿的笑靥,女人感到上天对自己不薄。

由于女人精湛的技术、独具匠心的触角,不同凡响的眼光,加上对市场与消费者的了解,设计的款式很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她设计的款式便成了服装界的风向标,被几家大型服装厂出高价买了设计版权。女人很清闲,且利润不菲。

经过女人的努力,银行卡的数字越来越多,等到累积到7位数,母女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豪华小车,更有了别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然而,物质上的丰足并不能填补精神上的缺憾。女人有时候也独自发呆,眼睛盯着某一处,一动也不动。

女人自己心里清楚,是想她的黑面男人了。女人与那个男人毕竟是恩爱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十日夫妻当百年。只是怨他性格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一切听凭他母亲的,离婚几年了,也不知他过得可好?自己虽不缺少追求者,其中不乏青年才俊,成功男士,但心里一直被他占着,女人总是婉拒了。

菩萨见不得人受苦,而魔鬼却是不允许人幸福。一场灾难悄无声息地降临到这个刚刚走上幸福的两口之家。有一天,女人出门时头有些发晕。女人连忙双手撑住门框。女人心里有些烦闷。女儿歇息了一会,待头晕症状消失,便没有开车,一路步行着去学校接桂巧,顺便吹吹室外清凉的晚风,泄去心里的烦闷。可是,在她路过离学校不远的一处十字路口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撞了。女人伤的不轻,两只眼睛流血,什么也看不见。女人被送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是眼角膜受损。从此,女人将与光明无缘。

司机是个醉酒的年轻人,家中也不富裕,象征性地赔了一点医药费。女人心软,心想就是让他倾家断产又能怎样?自己眼睛盲了,再让另一个家庭破碎,眼睛也不能好起来,女人默默地哀叹自己命苦,放弃了索赔。

女人以前的同事都来看望她,一个个唏嘘不已。董事长和总经理商量,再次聘请女人回厂做设计顾问。女人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婉拒了。

女人的善良,让医生感动。医生想了想,安慰她:“你留下联系电话,若遇到有捐献的眼角膜,可以给你做眼角膜移植,只要手术成功,你会重见光明。”女人很感动,拉着医生的手,说感谢很感谢。

女人双目失明,小桂巧说:“妈妈,您别害怕,我就是您的眼睛。”女人的心里顿时有阳光亲吻。她抚摸着小桂巧的小脸蛋,俯下头去,让自己的脸贴在女儿的脸上。小桂巧成了女人的眼睛,天天早晚两次牵着女人的手,走在河边的林荫小道上,让女人用身体和心灵去感受沐浴这美丽景色。女人的笑意渐渐回到脸上。小桂巧说:“妈妈,您笑起来真好看”。

女人的生活从此陷入另一种状况。几个月后的一天,女人有了惊喜,肇事司机来了。他对女人说:“姐,我有个亲戚愿意捐献眼角膜,你几时有空去医院化验化验,看看血型相吻合不?会不会产生抗体排斥?如果吻合,我们联系了一家大医院,院长说了,医疗费用全免。”

女人喜出望外:“这合适吗?这不合适吧?”肇事司机恳切地说:“姐,你的善良,你的大恩大德,我们全部亲戚都知道,若你不接受,我就给你跪下了。”说着,小伙子真的“扑通”一下,就跪在女人面前。

女人感动不已,连忙摸索着扶起年轻人。不知是悲是喜,女人久久不语,忽然想起一句话:善的东西,都是相似的,所以雷同,只是,所付出的方式不同。自己原谅了他一次,却又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敬重和爱心,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因果关系。

可是,女人高兴了好多天,等待了好多天,焦虑了好多天。女人打电话问她一个懂医学的朋友:“眼角膜移植,需要血型吻合吗?”朋友回答说:“眼角膜移植是不受血型限制的,眼角膜没有血管,因此,移植的眼角膜不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所排斥,所以,不需要验血型吻合,这也是眼角膜移植会有如此高的成功率的原因。”女人听了,不再说话。

女人带着小桂巧,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对于家中物品的擺放,包括柴米油盐、炉具、衣柜等等很熟悉,但服装设计却无法再坚持下去。女人想,自己这么年轻,不能这样荒废自己。女人选择了读盲人学习班。女人也能在家里摸索着做一些美食,给小桂巧补养身体。女人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小桂巧聪明懂事,人见人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与同学的相处也很融洽,老师十分喜爱,回到家里,也总是主动去帮助妈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女人高兴,这孩子没白痛。女人的心态日趋平和起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一天早上,女人做好了早餐,见小桂巧没有出来吃饭。女人喊道:“桂巧,起来吃饭上学去,不然的话,就迟到了。”“妈妈,我不想吃,也不想去上学,让我还睡一会,好吗?”小桂巧迟迟的回答有气无力。

女人很惊诧,走进小桂巧的卧室,俯在女儿的床边,伸手摸一摸孩子的额头,十分烫手。女人急得叫了起来:“宝贝,你几时病的?怎么额头这么烫手?快,妈妈送你去医院。”女人打的,车到了,母女到了医院,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挂号,化验,取回了化验单,再来到急诊室。医生仔细地看了化验单,又详细地问了许多情况。医生沉思了一会,对女人说:“别担心,是重感冒,先开些药,吃完记得来复查。”女人问:“要紧吗?医生。”医生看着女人说:“吃点药就会好的。”又叮嘱一句:“吃完记得来复查。”

小桂巧吃了药,烧退了,又去医院复查一次,拿了些药。可是,一个月后,小桂巧再次发烧。女人急了,知道重感冒过后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感冒的。女人带着小桂巧去著名的南方儿童医院诊治,经专家会诊,确认是血癌。女人听了,似晴天霹雳,被击倒了。女人丧魂失魄。

主治医生看着羸弱的女人,说:“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你女儿需要骨髓移植,只要有吻合的骨髓,就可以延长她的生命。不过,这需要很多钱。”“钱不是问题,我去筹备就是。”女人安顿好女儿住院,请了个全职看护,立刻赶回家委托房屋中介卖了自己的别墅,卖了豪华轿车。可是,女人愁死了,几时能找到吻合的骨髓呀?

本来,女人自己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由于生孩子时没有调养好,加上遇到车祸,身体一直不怎么样,医生也不同意她捐献骨髓,任凭她怎么哀求。女人茫然无措。

小桂巧见女人伤心,说:“妈妈,我得了什么病?是不是治不好了?如果真的治不好,那就可以医好妈妈的眼睛。医生叔叔说,只要有好的眼睛给您,您就会看到阳光,看到鲜花,能工作。”小桂巧似懂非懂,将眼角膜说成眼睛。一席话,女人听了,再也忍不住,抱着女儿嚎啕痛哭。女人期盼奇迹,期盼有好心的骨髓捐献者。

一次次透析,一次次化疗,小桂巧青丝一般柔软的头发脱落了,身体也羸弱不堪,可是,小小的年纪却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坚毅。有时候,小桂巧实在忍不住了,就央求医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医治妈妈的眼睛。女人听了,如万箭穿心;病房里的人听了,无不泪流满面。

终于有一天,护士送来了一张字条,并读给女人听,读的正是那两句刻骨铭心的诗:雨打梨花潇潇落,为谁成泥为谁痴?雨打梨花潇潇落,碾压成泥有谁知?女人听了,竟然一时呆了,痴痴不语。忽而闻到,一股熟悉的人体气味钻入自己的鼻端,她知道,是黑面男人站在自己面前。

有了合适的人选,医生连忙手术取了男人的骨髓,通过检测,刚好与桂巧的吻合。医生启动准备好的方案,给小桂巧进行了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造血系统恢复了造血功能。但是,尽管手术成功,几年后,小桂巧旧病复发,免疫力衰竭……小桂巧留下了眼角膜,留下了光明。小桂巧说:“妈妈,您不要哭,我的眼睛正好医治您的眼睛。”

女人抱着小桂巧,怔怔的,流不出眼泪。黑面男人抚着她消瘦的肩膀,骂自己混蛋。医生轻声劝说:“请节哀,孩子的心愿,你就接受吧。”女人说什么也不肯将女儿的眼角膜移植到自己的眼睛里。女人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女人想了好久,将女儿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更需要光明的人———两个失去光明的小朋友。因为,女人知道自己失明多年,怕手术不成功,怕浪费了女儿的爱心。两位小朋友得到了捐助,重见光明。

转眼到了腊月底,黑面男人特地买来对联和灯笼,对联贴在门楣旁,灯笼挂在廊檐上,红红火火的很喜庆。女人将头埋在男人的胸脯上。男人厚实的肌肉富有弹性。女人说:“我们再生一个吧。”男人听了,心里翻江倒海。男人抱紧女人,用布满硬茧的手掌摩挲着女人的头发,“嗯”了一声,低下头,轻轻地在女人的脸颊上吻了一下,再吻了一下。    腊月二十八那天,天气晴朗,阳光如同情人的眼光般温暖。男人忙着准备年货,女人坐在一旁,闻着男人的气息,脸上忧喜交替。男人看在眼里,知道女人想念女兒桂巧。

男人拥抱女人说:“我去买点祭品。”

女人双肩耸动,轻轻地“嗯”了一声。

男人转了话头,又说:“你前公司的董事长打来电话,聘请你去做设计顾问,我想可以考虑一下,别整天闷在家里,出去走走,有点事做,心情会好很多。”

女人还是轻轻地“嗯”了一声。

男人还想再说点什么,这时候,房门被推开了,门外进来一个颜容槁枯的年轻人。他“扑通”一下跪在女人面前,涕泪俱下,说:“姐,我对不起你们,担心你去状告我,就跑来欺骗你说有亲戚捐赠眼角膜,现在,我自己得了胃癌,活不了多久,请你一定接受我的眼角膜,我必须还你光明”。

猜你喜欢

眼角膜女儿妈妈
斯里兰卡:每一任总统都会捐献眼角膜
3D打印眼角膜来了
3D打印人类眼角膜问世
全球首例3D打印人类眼角膜问世 用于移植或仍需时日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