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19-01-14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办311400郎亚萍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办 (311400) 郎亚萍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按照“全域旅游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生态旅游农业,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富民强村的发展之路,旅游业态层次不断丰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农旅融合日益彰显。2017年底,乡村旅游接待878.8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1%;实现乡村旅游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2.4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从2012年的3.84%至2017年的4.6%。
1.区域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 富阳地处浙江西北部,东接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依桐庐县,北与临安区、余杭区接壤,东北与西湖区毗邻,处于“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前站。富春江横贯全境52公里,“两山夹江、江边有城、江中有岛”的自然禀赋在杭州独一无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和孙权故里龙门古镇两张“金名片”,3处国家AAAA级景区,以及永安山滑翔基地、桐洲岛皮划艇基地等特色运动休闲基地。撤市建区后,“三铁三高三快速”通道融杭交通体系逐步建成,与杭州的联系更加密切。
(2)产业资源丰富 以茶叶、水果、干果、蔬菜、竹制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九重天、蓝郡农业、乔雅农庄、蚕宝宝乐园等富阳农夫乐园的创建,以及云台石寨、龙门驿、龙门印象等精品民宿的创建,给农旅发展带来契机。与此同时,10条精品线路、60多个特色村(包括风情小镇、历史文化村)、8个杭派民居等的创建,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人文资源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脉灵气的富春江,先后孕育了三国吴大帝孙权、现代文豪郁达夫、晚唐诗人罗隐、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清代父子宰相董帮达、董诰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李白、吴均、白居易、陆游、苏东坡、纪晓岚等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布全境,人文历史底蕴积淀深厚。
2.主要问题
富阳虽有良好的人文、历史底蕴,但农旅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发展壮大的优势和空间,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部门合力不显 农旅融合在全区旅游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不显,仍以简单的景区、景点游为主,景区、景点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整体开发优势发挥不明显。
(2)缺乏顶层设计 农旅线路规划滞后,乡村发展规划没有及时跟进,导致缺乏长远打算和安排,顶层设计意识不强。
(3)基础还显薄弱 农业旅游配套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旅游景点的道路、通讯、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专用公交车、住宿、餐饮店等少且不规范,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缺失。
(4)发展氛围不强 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品质不高,与市场结合不够紧密,难以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导致旅游缺少人气。
(5)用地矛盾突出 农业旅游小打小闹难以形成气候,而大的农业项目的引进,用地指标和建设规模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3.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环境优化、形象推介、引导性投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和农旅融合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做好“农业+旅游”这篇文章。要将农旅融合发展纳入全域旅游范畴,发挥农旅集团、旅游体育局等部门的作用,加速推动旅游项目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同时,要建立农旅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加大农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象推广、项目策划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合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构建农旅产业最多跑一次机制,出台农旅融合产业投资、用地、税收、规费、审批等方面“一揽子”配套扶持政策。
(2)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坚持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为目标,持续开展乡镇、村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农旅项目专项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的编制和完善,加大项目招引和对接,发挥区域联动的组合拳作用。二是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充分把握拥江发展以及融入杭州大都市的契机,搭好顺风车。与此同时,按照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兴农,以农促旅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强化区域联动发展,满足游客“吃、住、娱”等需求。大力推进杭州青少年洞桥营地、锦绣富春·运动休闲综合体、常安栖鹤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通过大项目带动农旅产业的发展。
(3)夯实基础,完善要素
一是改善生态旅游“硬环境”。加快景区交通、水电、公厕、通讯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加快推进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生态旅游公路、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重点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绿道和自行车骑行道路建设。二是改善生态旅游“软环境”。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鼓励支持旅游景区、酒店开展线上营销,规范发展在线旅游预定市场,吸引旅游相关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此外,要强化医疗卫生、旅游行业规范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抓好旅游从业者执业资格培训、对旅游项目化管理、强化旅游行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从人才上给予保障。
(4)强化营销,提高影响
一是构建平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微信、户外广告、宣传手册(专题片)、农事节庆活动等平台,推介全区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景点、农特产品等。加强农旅景点、企业与旅游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在旅游经营上的独特优势,吸纳游客,组织客源,同时向他们提供农特产品、特色餐饮和住宿等服务,实现互动互补,共同发展。二是整合营销。运用广告、公关、媒体、招商会等形式,加强旅游主体形象、重大节事旅游活动、标志性旅游线路等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农旅发展知名度。积极开发与之相对应的休闲旅游项目,如东洲葡萄节、半山桃花节、新登啤酒节、万市银杏节以及24节气为主的“乡村百花大会”等,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知晓率。三是深挖内涵。打造生态园林式的小村落,开发沙洲农业游、田园观光游、农事体验游。开发民间特色工艺产品、民俗特色餐饮、民俗时令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