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19-01-14张帅
张 帅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的不稳定、颈椎正常曲线的改变、椎体以及钩椎关节的骨质增生,直接刺激椎动脉使之痉挛,或压迫使之扭曲、狭窄、闭塞等,致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产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常有以下特征:头晕或眩晕,颈部活动时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严重者可发生猝倒;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椎反张、椎体失稳、钩椎关节增生等。本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加,并向低龄化方向倾斜,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受到了医务界广泛关注。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颈性眩晕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60例,其中穴位注射组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5.33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为10年,平均2.67年。针刺组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4.67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8年,平均2.93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相关诊断标准制定:曾有猝然发作,头晕症状,具有阵发性、可逆性和复发倾向,头颈的屈伸或旋转可以诱发头晕;旋颈试验阳性;颈枕部疼痛;X射线正位片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突偏移,侧位片示颈椎曲度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颈弓消失或反弓,斜位片示椎间孔可变小;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1.3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在18~75岁之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脑动脉硬化症、小脑病变以及眼源性、耳源性眩晕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颈椎结核、肿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未按规定治疗或中途退出而无法判断疗效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取穴:颈夹脊穴(双),肩井穴(双),风池穴(双)。
2.1.2 穴位注射组:将注射用腺苷钴胺1.5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ml溶解后配制2ml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ml,天麻素注射液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ml配成2ml溶液待用。患者取自然坐位,常规消毒后每侧选C5或C6颈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2ml,垂直刺入,深度为2cm;肩井穴注射腺苷钴胺注射液2ml,斜角45°,深度为1.5cm;风池穴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ml,斜向鼻尖方向刺入,深度为1.5cm,回抽无血,将药液推入。每穴2ml,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1.3 针刺组: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选取0.25×30mm毫针,每侧选择C5、C6颈夹脊穴,垂直刺入,深度为2cm;肩井穴斜角45°,深度为1.5cm;风池穴斜向鼻尖方向刺入,深度为1.5cm,快速刺入皮下,针刺入穴后,由浅入深,边进针,边行捻转泻法,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针刺结束,留针30min,出针,按压针孔。入组后隔日行针刺治疗1次,每次约30min,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疗效标准[1]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显效:头晕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劳累后偶有发作;好转:头晕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有时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头晕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结果
3.1 临床疗效 连续治疗2个疗程,临床疗效穴位注射组优于针刺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4.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灵枢·卫气论》说:“上虚则眩”。《灵枢海论篇》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景岳全书·眩晕》篇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一二耳”。故颈性眩晕多因虚、瘀、痰、火所致,治疗上当以补虚、化瘀、祛痰、平肝为主。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因颈部肌肉由于急、慢性劳损发生痉挛、炎症、粘连,继而僵硬,造成颈部力量平衡失调,椎间排列紊乱,颈椎退行性改变,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变窄、扭曲,使血液动力改变,或者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使椎动脉血流量下降,引起头晕、耳鸣、颈项酸痛、头痛等症状[2]。
穴位注射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疗效大幅提升,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综合效应[3]。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深层有椎动脉,研究表明,针刺风池能明显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取穴风池可以发挥风池主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的作用[4]。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既为颈椎病变所在,又与督脉、足太阳经膀胱经关系密切,通过调节两经使经脉通畅,可以达到止痛的效果[5]。肩井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其下方有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通过,刺激夹脊穴及肩井穴,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对椎动脉压迫及牵拉,从而取得了通经脉、调气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悠久历史,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脂溶性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菌等基本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激素样、抗氧化等多方面的作用[6]。腺苷钴胺是细胞合成核苷酸的重要辅酶,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也参与三羧酸循环,对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非常重要,具有营养神经、修复创伤组织的作用[7]。天麻素可增加中央和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温和降压,扩张血管,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8]。中医理论认为天麻素具有“熄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的作用,穴位注射天麻素又可发挥其平肝熄风的作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颈性眩晕通过将药物注射特定穴位,不仅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增强穴位及经络的刺激作用,在降低药物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我院骨科以穴位注射疗法为中医特色治疗骨科常见病,临床疗效突出,深受患者欢迎,针对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做了以上研究。研究证明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颈型眩晕疗效优于针刺组,其临床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疗效可靠,但由于其作用机理并不是十分明确,临床中仍需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