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节段较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对高龄脊柱侧弯患者疗效观察
2019-01-14刘金虎
刘金虎
退行性脊柱侧弯也称为原发脊柱侧弯,主要是由于脊柱各节段不对称退变引起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高龄脊柱侧弯患者数量明显升高[1,2]。脊柱侧弯可以引起患者腰疼、背疼、跛行、神经功能缺失等,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劳动力丧失和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3]。高龄脊柱侧弯患者由于身体因素通常保守治疗,但多数效果不佳,甚至病情继续进展,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手术方式目前存在较大争议[4]。本研究分析比较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治疗高龄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脊柱侧弯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70.1±5.4)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4.4年;腰痛患者15例,神经根症状患者16例,间歇跛行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69.5.1±6.5)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4.2年;腰痛患者14例,神经根症状患者15例,间歇跛行患者12例。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
1.1.1 患者纳入标准:①经CT,X线或MRI等影像学手段确诊为脊柱侧弯;②骨骼成熟前无脊柱侧弯相关疾病史;③患者依从性较高;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1.2 排除标准:①手术不耐受患者;②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③肿瘤患者;④严重的心、肝、肾及肺部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长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所有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在背部正中切开暴露侧弯的脊柱节段,将2枚螺钉分别在上、下终椎和顶椎两侧椎弓根置入,其次将1枚螺钉置入凹侧和凸侧间隔的一个椎体,根据患者脊柱侧弯病情进展情况,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操作,将患者病变椎间盘摘除和刮除软骨终板,将椎板软组织填入减压的椎间,后对患者行椎间融合操作。将连接杆在凸侧钉槽进行安装,旋转连接杆矫正冠状位侧弯曲,然后将连接杆置入凹侧,矫正矢状面弯畸。医务人员利用加压装置加压凸侧使凹侧撑开,选择横连接杆进行安放。医务人员将患者增生的关节突去除,同时将位于两侧的椎板去皮质,将人工骨或自己骨在关节突和椎板处平铺,进行椎板融合。对照组患者给予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固定范围仅包括减压节段,固定锥在侧凸端椎范围以内。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指标;②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定两组患者ODI指数,问题包括10项,每项0~5分,0分表示无障碍,5分表示严重功能障碍[5]。ODI指数=(总分/5×回答问题数)×100%;③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总分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6];④两组患者影像学评价,包括术前、术后侧凸和后凸Cobb角比较。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手术时间=-19.8692,t手术出血量=38.80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ODI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ODI评分均下降明显(t研究组=46.8238,t对照组=48.7082,P<0.05);术后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术后=0.692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下降明显(t研究组=16.8675,t对照组=15.0473,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术后=-0.393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侧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34,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侧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t=-6.59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比较(度)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3,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后凸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t=-5.871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比较(度)
注:与术前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推进,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高龄脊柱侧弯已成为脊柱外科的常见病[8]。相关研究认为保守治疗并不能改善高龄脊柱侧弯患者的症状,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甚至会使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导致恶化[8]。近些年,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围术期护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群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增高,高龄脊柱侧弯的治疗理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由以往的保守治疗转变为积极的手术治疗[9]。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高龄人群,且均经过半年以上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转而希望通过手术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高龄脊柱侧弯患者,手术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在术前应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脊柱功能、缓解腰背疼痛、跛行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10,11]。因为高龄脊柱侧弯患者不同于中青年脊柱侧弯患者,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2~14]:①首先应根据患者的本身素质及常见的老年性并发症,判断其是否能耐受手术疗法,术后应实施积极的护理措施,降低伤口不愈合、感染、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对于僵硬的侧弯其矫形难度较大,需增加手术节段;③对于骨质疏松的高龄患者,由于其骨质不佳会增大矫形失败的可能性,因此建议术中使用骨水泥进行强化;④由于高龄脊柱侧弯患者通常具有冠状面侧弯及矢状面不平衡的特点,因此进行脊柱矫形术的主要目的应侧重于矢状面平衡的重建,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高龄脊柱侧弯的手术疗法较多,诸如单纯减压、减压并长节段或短节段固定等,各种手术均需进行充分减压,但是减压后在立即固定及固定范围的大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性[15]。研究发现,减压后进行固定能显著降低减压节段再狭窄的发生率[16]。本研究中对82例高龄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了长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和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本研究结果显示,长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的研究组患者,其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种方法在术后VAS评分、ODI指数等方面的效果相当,但是长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在Cobb改善方面的效果均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该结果说明长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远期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长节段及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均能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临床效果满意,但采用长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术患者Cobb角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