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1-14靳珂
靳珂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河南 郑州 450000)
在舞蹈艺术中,舞蹈编导可以说是其灵魂所在,在舞蹈设计、表演等所有环节之中,舞蹈编导都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舞蹈所要呈现的表现力、审美性等多方面都需要通过舞蹈编导来实现。基于舞蹈一书中舞蹈编导的重要影响作用,舞蹈编导必须要具有很好的艺术能力,其专业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很高。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对舞蹈编导的重要意义
(一)创造性思维是舞蹈编导的核心素质要求
舞蹈编导可以说与舞蹈相关的工作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但却有不同的专业素质要求。例如,对舞蹈编导和表演相比较,两者之间有不同的素质要求,舞蹈表演则侧重于培养舞蹈者的素质能力,更加重视和强调其中的动作规范性;而舞蹈编导对于换字体动作等则没有很高的要求,其更加注重在编创、设计环节创新和创造方面。因此,与舞蹈基础素质相比,对于舞蹈编导的专业素养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可以说,在舞蹈编导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素质。
(二)创造性思维是专业教育的素质培养目标
在当今时代,现代文艺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舞蹈已经成为重要的精神文化需求,基于此,当今时代的社会需要越来越多具有优秀素养的舞蹈编导专业方面的人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以及综合考虑当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对舞蹈编导专业素质培养工作中的目标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当今时代的舞蹈编导专业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培养目标中的核心,首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促进学生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当学生面对当前社会市场中的变化可以从容应对。
二、现阶段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今时代的社会需求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从而民众对于舞蹈艺术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市场对于舞蹈艺术形式也在不断改变需求,因此,在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落实符合当今时代的培养方向。当前多数高校的舞蹈教师都已经认识到舞蹈编导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时也开始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产生束缚,无法形成良好的培养效果。
(一)即兴能力培养不足
在舞蹈编导所有能力中,即兴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能力之一,此项能力要求学生可以具有很好的艺术洞察力和表现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但当前很多高校在培育舞蹈编导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案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基础素质,或者是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基于这种情况,虽然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系统性舞蹈编导能力,但是却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定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限制。
(二)空间艺术的培养不足
舞蹈需要表现出艺术性、审美性,但并非只是单纯的从肢体动作和形体美方面进行展现,更需要与空间进行融合来形成呼应,从而打造出相应的艺术氛围,可以更好的表达出舞蹈中的情感,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基于此,需要舞蹈编导必须具备良好的空间掌握能力,可以具体根据实际空间,进行编创、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队形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如此,对于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来说,导致其虽然具备良好的动作编排和肢体表现等能力,但在整体把握舞蹈结构、空间方面就有一系列问题出现。
(三)缺乏体验能力培养
艺术创作的灵感、形式等都源于生活,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灵感也都源于生活,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然也是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的表达,而如果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生活的良好表达,就需要舞蹈编导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活和艺术的双重体验。基于此,才可以将艺术与生活进行高度的融合。但当前绝大多数舞蹈编导专业教学过程中,关于体验教学部分基本都属于空白,致使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体验,从而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创作灵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严重的阻滞作用。
(四)没有良好的想象力培养
在创作的过程中,想象是其灵感也是其动力源泉,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创造性思维能力中,想象力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想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其也是创造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当今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不存在明确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内容,一般只是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教育,记一次,必然无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想象力,也自然无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三、舞蹈编导创造性能力培养策略
(一)强化即兴能力培养
首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思维活性训练,从而可以将设计艺术、舞蹈编创两者进行融合,再者还可以提升情感的展示性,更好的进行情感的表达。由此可以看出,在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即兴舞蹈教学,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随机的音乐,先带领学生感受音乐,此后引导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设计和编创相应的舞蹈。还可以利用如流水、云烟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观察,从而进行即兴的设计和舞蹈编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绪变化训练,利用动作加上情绪组合,从而对思维能力的协调性进行强化。还可以训练学生通过单关节、单一肢体、复合型肢体等活动方式进行即兴训练,如此,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舞蹈编导核心素质。
(二)强化空间意识培养
舞蹈编导与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相比,在舞蹈编导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舞蹈编排和设计方面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整体性思维、空间掌握能力,从而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其分为三度空间、舞台空间、人体的正负空间三种类别,在训练的过程中,更是可以采用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多种方式进行。还可以让班级内学生组成一个造型,然后让个别学生穿梭其中,去感受、接触空间,促使空间与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基于此,可以有效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和整体把握能力,并且可以促进舞蹈编导空间运用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体验能力的培养
对舞蹈追溯,其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不断传承的艺术形式,而生活正是舞蹈发展中用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因此很多舞蹈作品中表现的是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事件,这些都是在创作中常用的主题和灵感。因此,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教师予以强化和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感受自然、社会生活、音乐,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和生活体验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为学生播放一些话剧作品的视频,从而对其中的人物心理变化、特点、形象进行揣摩,并进行相应的舞蹈创作和编排,基于此,提升培养学生体验能力的效率和质量,促使学生可以在创作中融入生活化的艺术,提升其创造思维能力。
(四)强化想象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想象力是其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形与意之间进行思考、推敲,从而得到相应的素材。如果想要实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发展,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启发,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影视等,感受其中艺术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性,促使学生将其融入到舞蹈艺术之中,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最终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结语:总体来说,在舞蹈编导中,其核心便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其重点的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当前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