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2019-01-14曲正媛

魅力中国 2019年47期
关键词:科学政治思想

曲正媛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前言: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在科学思想指导下的高校政治教育才能富有时代特点,才能建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输送大量人才。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一)用“以人为本”的方针指导学生成长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为: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首要任务,培养每个学生独立完整的认知能力和正确的是非观为基础,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最终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学生的个性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恰好协调二者间的不平衡性,将人的社会性、自然性、精神性三者有机结合。从而既满足人的社会价值要求,又兼顾个性的存留发展,同时在精神方面找到社会归属感。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确定学生的地位,最大程度体现学生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以发展的目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旧文化的冲突愈发激烈:借助网络兴起的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习俗之间的对抗,如过去的敬称“同志”,在今天却有全新的含义。随着网络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密切,许多西方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正悄然影响着年轻人的视听,给他们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带来巨大冲击。各种亚文化的出现,如嘻哈文化、同性恋文化、丁克文化等,在丰富学生视野的同时,因为学生缺乏完善的判断是非能力并且思想偏激,所以容易引导他们误入歧途。面多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多元思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必紧跟时代发展,契合青年人的精神世界,抛开单一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学内容与当下结合,与社会热点结合。同时教师务必将科学发展观与时代结合,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教师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推陈出新,不能墨守成规,而是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

(一)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仅仅是由老师开班授课,学生记下笔记,期末考试评级这些步骤来完成思想教育,但是学生多是抱着应付考试,得到学分的心态来学习这门课程,高分不一定就是思想觉悟高。而在新时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在我校进行的思想政治学习,我采用学习打卡的方式:在特定的公众号上发布思想政治的微课,学生可以观看学习,并在下方评论区里发表心得,交流讨论。。结合网络开展教育,不仅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在课堂上,我常常抛出一个热点问题,请学生自由讨论或者组队辩论。通过大家喜欢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这些就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每节课开始之前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环节,避免说教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间掌握知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结合

纸上谈兵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给学生留下粗浅的印象,唯有将政治教育和实践结合,,使现实生活成为全面、有机、运动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平台,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鼓励他们参加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活动,比如:支教、扶贫、走访、义工。往往是生活的经验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有了深刻的反思,对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有了切身体会。那么对于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逐渐倾向于利己主义的发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为只有当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时,才能超越个人狭隘的视野和改变只注重眼前利益的肤浅,才能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为实现个人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确立现实指标和参照,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人”,然后才是有理想、有抱负、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实现高校党政人才后备储蓄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分批次教育,不断扩大党政梯队人数,广泛提高青年素质,培养我党的后备人才。近年来陆续出现我党干部贪污腐化的消息,打虎拍苍蝇的反腐败举措实际治标不治本。只有从一个人思想成熟的关键期——青年期开始入手,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对青年才俊进行人格的道德的完善,对他们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法制意识的不断强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人员思想易受腐化,易被动摇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由一党执政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尤为重要。国家能否可持续发展,稳步发展,关键在于执政党能否保持廉洁的执政作风、高效的执政效率,以及能否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方针。

结语: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政治教育指清方向,即坚持学生主导地位,秉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结合现实进行教学并且在实践中指导教学,从而在现实社会中建立学生们与世界、与他人之间密切联系,促进他们形成美好品德,树立远大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当然,出于对青年学生个性的考虑,教师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压抑学生个性,束缚学生积极性。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引入,不仅给高校青年送去精神上的关怀,而且全面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为国家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科学大爆炸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