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1-14丁海燕
丁海燕
(贵州省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贵州 遵义 563400)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过程,在引导鼓励下达到存进发展进步的目的。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激励,使其主动参与并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是现阶段我国广大教育者的研究重点。根据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小学生体育跳绳教学的效果存在明显不足,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运动能力都处于较差水平,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将激励教学与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相结合,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激励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激励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跳绳的教学效果,进而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面对一些对跳绳无兴趣的学生,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到跳绳运动当中的学生就可以使用激励法,此种学生不仅仅身体锻炼程度欠缺,并且身体平衡力也不够,因此教师若是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完成微小的任务,那么对自己来说也是完成一次挑战,逐渐体会到跳绳的乐趣,感受到运动带给自己的喜悦和激动,由此也喜欢上体育运动[1]。学生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以在运动过程当中不断的创新,身体素质和创新素质都得到提升。
(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使用激励方法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教学法的使用有多种形式的,因此教师在体育跳绳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激励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运动潜能有效发挥出来,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相对比从前有了显著的进步,综合能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激励法在教学中对教学氛围进行营造,学生受到教师的鼓励之后,更具有学习热情,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频繁,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入到跳绳学习的最佳状态之下。
二、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目标激励法的应用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激励教学对小学体育跳绳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提高对激励教学方法的重视度,将其运用到日常体育跳绳教学中去。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可以利用目标激励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具体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性格以及教学设施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提前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跳绳运动中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不断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2]。比如,教师在讲授完二段跳的跳法后,应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定以提升全体小学生二段跳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保证小学生体育跳绳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精神和物质结合激励法的应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好奇、渴望鼓励的年龄阶段。教师在小学体育跳绳课程中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使得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跳绳活动中,并且能够形成良好的生生、师生激励关系。例如,某小学体育教师在跳绳课中,教师首先采取了精神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同学生之间展开双人跳,并且在第二节次的课程中运用竞赛激励的方式,通过小礼物来激励双人跳的多样性、高质量发展。在这一原则应用中,要求教师能够合理运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止确的引导,引导其思维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明确、合理激励原则的应用
激励的明确性、合理性原则在小学体育跳绳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如下所示,即教师明确小学生在体育跳绳教学活动中自己所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要采取直观简洁的语言、肢体动作等对学生进行激励。如某体育课堂中学生A很好地掌握了跳绳弹跳的技巧,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学生A,并让学生A对全班同学进行动作示范。这一激励方式让小学生明白只有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才算符合标准,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同。
(四)综合激励法的应用
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而使用精神奖励方法的效果仅是短暂性的,相比较物质奖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而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例如,在花样跳绳《回味与放松》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二人跳绳或者三人跳绳等比赛活动,1 分钟跳绳最多者可获得奖励。比如,教师可给予笔、本等物质奖励,进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在精神和物质奖励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避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发生。
(五)个性化激励的应用
个性化激励不仅仅指不同体育课堂跳绳教学中的不同教学目标,同时也指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体现。因而激励教学法在体育跳绳课程上,使用个性化激励方式,在不同的课程中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得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够被充分调动起米。个性化激励的具体应用主要依赖教师对跳绳课程不同教学目标的设置
和掌握。同时对全班学生的个性掌握,例如,对于性格内心的学生采用明确的激励方法,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可以多种激励方式共同使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激励教学方法是当前我国教学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激励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参与跳绳运动的积极性,提升体育跳绳教学效果,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平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掌控方式方法和结合程度,避免盲目激励造成反效果。因此,针对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要合理引入激励教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