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的方法和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
2019-01-14张鹤峰
张鹤峰
(石家庄第六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运用单色线条、体面来塑造物象的体面结构,明暗及空间关系的这种绘画形式,我们称为素描。每一个刚刚步入造型艺术大门的学子,都是先从素描入手。因为单色的素描训练,是研究造型的方法与规律的最直接有效的形式,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主要结合基础素描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教师在素描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如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一般来说,造型能力是指对物体造型的把握能力,是否准确,概括,完整。造型不同于素描打形,打形指画出物体的内外轮廓,造型更多的是指物体整体的、立体的形象展现。要想尽快提高造型能力,一定要认真对刻画对象的内在结构加强理解,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表现物象。另外一定要对物体外在和内在的形体结构能够把握准确。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为目的。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由于学生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不能正确分析形象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缺乏整体意识,喜欢抠局部、过于刻画表面的内容。教师要及时给予指正,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正确了解物象内部结构,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性,以写实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二、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做到轮廓准确和整体关系。保证学生步人正确的观察、思考、表现画面的正确道路。
起形过程,一定要整体观察比较一定环境、光影下的物象的轮廓特征,做到轮廓准确。我认为轮廓准确要做到合理构图、比例透视准确、主次分明、形象明了即为轮廓准确了。同时也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
整体观察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同时这种方法直接影响着作品质量。所以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要重视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对物象的理解,培养敏锐感受和对画面的把握能力。
1.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学生能够把所要表现的物象整体控制在自己视域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2.学生对物象的理解。物体的凹凸起伏,明暗虚实关系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深入刻画必须了解物象的本质结构关系。有些学生机械被动的抄袭对象深浅,但这深和浅的形成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教师在课堂训练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基础知识概念的讲解,其次是引导学生触摸物象分析物象,从而进一步理解物象内部结构,加强对画面的真实表现。
3.培养敏锐感受。在素描写生过程中,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比较,从中体会不同物象的性格特征及节奏感,并加以表现。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物象差不多就行了,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像不像虽不是衡量一张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
4.对画面的把握能力。学生面对的物象或虚或实,或强或弱,或明或暗,有着规律和秩序,写生过程若打乱这种秩序,就会零乱琐碎,从而影响整体效果。如果各个局部都画的很完整,但局部间没关系,就会像一盘散沙。一个物体在固定光源照射下,必然出现强弱、远近、虚实,从而产生了物象主次关系——秩序感。这个秩序是客观存在的,画面如果没有这个秩序就是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存在某种问题,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察思维方法。
三、学生应一步一个脚印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进行学习。应遵照这个规律,分阶段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知识和技能。为了打好坚实的造型基础,作业以写生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方向,便于深入理解、校正和探索,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四、在训练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有些学生开始画时积极性高,新鲜感强。但经过一段时间刻画,就会有些迟钝。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要认真对待调整修改这一步骤。有不恰当之处应找出原因,及时修改。这样,学生再处理画面时就会主动避免这种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表现”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激起表现愿望。素描训练是艺术地再现物象,要求表现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个性特点,正确引导培养有不同个性的学生。跟学生探讨适合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及发展方向。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正确的观察、分析、思考、表现画面的方法,打下扎实的造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