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好“蔬菜经” 村庄产业兴

2019-01-14敏,万再祥

农民文摘 2019年9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老两口订单

盛夏,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盘街村的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采摘成熟的蔬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这个蔬菜基地有216亩,种植了豇豆、冬瓜、小葱、辣椒、黄瓜等十多个品种。”盘街村党支部书记边兴鹏介绍说,近年来,盘街村利用土地平整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让农户增收,并惠及贫困户。

“基地优先让贫困群众用土地入股、务工,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每天需要80个工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付给贫困户务工费近19万余元。此外,我们还实行了‘721模式’,即基地收入的70%用于贫困户分红,20%用于技术管理和跟踪服务,1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68岁的吴庭珍就是蔬菜产业的受益者之一。过去,吴庭珍老两口靠种植水稻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今,老两口将自家的3亩土地入股到基地,还在基地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成了“双薪族”,缓解了生活上的压力,日子过得很舒心。“我们年纪都大了,出去也不好找事做,现在,我们在家里可以带孙子,又可以来这里工作,一个月合起来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很不错了。”

据介绍,盘街村的蔬菜产业都是订单种植,村里引进成都金源宏配送有限公司销售蔬菜,主要供应全县的学生营养餐。村民们按订单生产,销路不用发愁,收入也得到了提升。

盘街村蔬菜基地的成立填补了该村产业的空白,覆盖了全村贫困户。“今年,盘街村的蔬菜产值预计可以达到40余万元。”边兴鹏说。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老两口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务付出十四载讲述 八旬老两口把社区变花园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现场
拍拍手,灯亮了
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