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族精神化为生活必然
——高中班主任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9-01-14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五千年凝聚成的魂魄和精神,已经成为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基因。然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加速融合,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民魂”似有渐渐消散在飞速旋转的时光之轮里、悄悄迷失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中的隐忧。
斯霞老师曾不无遗憾地说:“今天的青少年对祖国的历史文化知道得太少。”其实,青少年缺失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知识”,更是对“民魂”的信仰和传承。所以,斯霞老师也提出要“重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我以为,这种重建应该是基于时代特征的重建、基于学生需求的重建,应该是基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发展需要的重建。这种重建,应该从生活出发,又回归于生活,应该紧贴生活、顺应生活,创造合适的契机,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触摸、时时感受、时时思考民族文化,体味其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并将民族精神灌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日常行为,成为我们的骨血,将民族精神化为生活必然。
一、以文载道:价值文化的萃取
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日渐趋于成熟、趋于稳定,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对哲学探讨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言:“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里,都没有像在青少年期这样如此关心价值观问题。”
“文以载道”,中华优秀的传统诗文,凝聚了我们民族的精神。但如果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学过这些诗文,如果只是在考试时偶尔借用一下这些诗文,那么再优秀的民族文化也不能真正被学生领悟接受。创建诗意的生活,让优秀的中华诗文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日常的运用、对话、感悟中深入理解并认同、接受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成为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有无限的教育空间。
以展现民族精神内涵的宣传板报、绘画作品装饰教室,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浸润吸收,这是从学生的外部生活去创建;让学生以传统诗文的思维方式来演绎推理,进而评价当下的生活,这是从内部去探知和创建。结合《诫子书》等优秀诗文,笔者和学生捡拾出十条“修身法则”、十条“齐家法则”、十条“志天下法则”作为班级宣言。我们时时更新、时时诵读、时时对照,用优秀传统文化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由内而外生发出民族精神的小小火焰。
班级中有学生出现抄袭作业的行为,在班会活动中,我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笔者请学生找出我们传统文化中关于诚信的诗文,全班交流。我们用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用《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来辨析抄作业行为的本质。在辩论思考中,做光明磊落之人、做言行一致的“君子”和偷懒抄作业欺骗师长、欺骗自我的行为,孰是孰非清晰明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抄作业行为的弊端,更有中华民族约定俗成的“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诚信、坦荡的民族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民族精神在小小的生活事件中得以传扬。
二、以趣促情:节日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不仅仅凝聚于诗文之中,更凝聚在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中华传统节日。不管是清明的祭祖扫墓,还是春节的阖家团圆,都融汇着华夏儿女最朴素的情感表达,也融汇着中华民族最感人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些传统节日,在班级中创建相关节日活动。这样,节日,就不仅仅是节日更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节日,就不仅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更可以滋生出新的未来。
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学生在瞻仰革命先烈、回顾革命历程的澎湃激情中燃烧青春激情,担负青春责任;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囊,学生在艾香氤氲中吟诵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怀于古仁人滚烫的爱国热情;中秋节,师生同做月饼、共赏明月,品味传统美食的同时,更在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里品味亲情之思、离别之痛贬谪之慨,在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里品味离人之泪、战争之苦、将士之悲,品尝华夏民族对和平的追求和向往;重阳节拜访敬老院,慰问老人,在老人们的白发和皱纹中感受生命的流逝与珍贵,体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刻内涵……
包容和谐、互助友爱、刻苦耐劳、公平正直自强不息、革故鼎新,几乎所有的民族精神内涵都可以在节日文化中找到相应的注脚。节日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班级中创建独具特色而富有仪式感的节日活动,深度挖掘节日的意义,节日就能超越生活,引领高中生走向精神的高度。
元宵节,笔者带领学生开展“欢天喜地闹元宵”活动。从活动组织到节日阐释,从材料准备到成果展示,都紧紧围绕“民族文化”进行,在墨香缱绻中窥见书法艺术的精妙绝伦,从灯谜设计中探知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从灯笼制作中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从元宵饺子里品尝美食文化的魅力无限……在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氛围后,有学生这样感慨:“以前总觉得圣诞节、感恩节好玩,可是现在才发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有意味,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去琢磨……”创建生活中的节日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节日的“形式”之下让民族精神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这何尝不是最好的教育呢?
三、以美化人:艺术文化的自信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无法割舍、更无法切断我们民族的艺术文化根系,那是我们民族五千年风雨沧桑的见证,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回归的路径。人类文化发展的回归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对传统的重新开掘和提炼。唯有对传统艺术文化的深度认识,才有中华文化的自信回归。
在班级中,班主任创建审美的、艺术的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在寻寻觅觅中感动、在摩挲注视中惊呼、在辗转反侧间沉醉,阅读和理解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让艺术和生活交融,让学生在生活里发现美、品味美、创造美。学生既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表达上的优美,又时刻以动态的审美眼光形成新的美的创造,从而形成自身的素养并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不断获得新的精神力量。
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带领学生展开了多个主题的系列“寻美之旅”活动。我们以“历代名画”“中国名曲”“绝美戏曲”等为主题,组织开展班会、综合实践活动,展开实践研究,通过知、赏、思、辨,形成主题报告,分小组合作展示。这样的生活创建,拉近了学生和传统艺术文化的距离,让学生在体味优秀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生发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以“历代名画鉴赏”主题活动为例,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鉴赏一幅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等都成为学生们鉴赏的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名画欣赏、局部临摹,学生对这些画作的前世今生有了深入的了解。班会课上,我们以主题沙龙的形式进行小组展示,围绕若干话题展开讨论。由此,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中华艺术文化的璀璨夺目而倍感自豪。将教育的实践活动变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创建中,让学生走近艺术、融入艺术,从而实现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这是艺术文化的归途,也是道德教育的归途。
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民族精神教育尤应如此。民族精神深藏于我们的血脉之中,需要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去唤醒、去激发、去点燃。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班主任,依托青少年的现实生活,通过生活的创建,焕发“民魂”的现实意义,让青少年认可、接受、内化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样,我们的“民魂”才能成为青少年的精神脊梁,成为民族发展的不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