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构思,让个性在习作中流淌
——有效引导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的策略
2019-01-14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壮志小学章祥珍
江苏省海安市城东镇壮志小学 章祥珍
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转化传统教学观念,放宽作文课堂的要求,并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促使习作课堂更具灵活性。同时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个性得到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课堂中,教师应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修改和扩充、放宽写作的要求等策略,进而使写作教学的个性化发展,不再流于形式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个性在习作中流淌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学生对某件事,产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应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习作兴趣,也为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能够自主的观察生活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见所闻、真实感触等,在自我情感的真实表达中,激发自身对于写作的乐趣。
如在引导学生写“拔河比赛”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到操作上进行拔河比赛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有各种各样的体会,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拔河比赛渗透相关的写作方法。可以说,在实践课堂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此阶段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并结合其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等,在课堂或是与学生的谈话中,有目的性的进行兴趣教学。同时,教师也应使对话教学有的放矢,明确重点,引导学生更迅速的进入习作中去,在合理利用素材的基础上,使学生发散思维,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
二、激活创新意识,让个性在习作中流淌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虽具有积极的学习意识,成绩也普遍较为优良,然而往往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意识,在习作中的发散思维也较不足。所以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的理念,在习作教学中,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贴合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课程设计,通过更具创新性的习作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多种思维、多种角度进行写作,也能够避免学生习作的相似性。所以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应使学生明确在习作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在写文章中的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具有差异性的感受,切实开展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课堂。此外,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的关系培养,促使学生主动、及时的进行课堂反馈,进而教师可以调整以往课堂中的缺陷与不足,使个性化习作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良性发展。
三、渗透修改策略,让个性在习作中流淌
对于传统习作课堂,修改素材似乎已经成为教师一人的行为,导致教师往往按照自身的要求和标准来制定写作任务,并进行课程设计,使习作课堂的教学发展停滞不前,学生习作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修改素材和扩写文章,可以促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积累到更多的素材,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出良好的习作兴趣。因此,修改和扩写素材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关键部分,教师应使其得到良好的应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水平。
如在写作的评价环节,教师应结合此阶段学生爱借鉴文章的特点,将此特点合理利用,在学生根据一定规定修改文章素材的过程中,提升修改作文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素材库。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习作课堂提供及时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在修改中得到张扬,通过修改获得更多的写作思维。
四、拓宽习作内容,让个性在习作中流淌
在以往的习作课堂中,教师往往对习作要求过多,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写作也无法实现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应以习作教学的目标为基础,并结合思想品德的教育和日常生活实际,制定出合理的写作题目,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校举办的新年晚会中,教师可以利用此次活动,并引导学生谈论与活动有关的话题。
如在写有关“最喜欢的节目”时,教师可以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否曾经参加过此类晚会,并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学生畅所欲言,不仅能使写作课堂气氛更加和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也应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自主谈论,对学生修改后的文章进行精心点评,促使学生明确自身习作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学会写作的技巧与方法。
总之,若想小学习作教学得到个性化发展,教师应结合现阶段的教改实际,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下,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开展创新性的语文习作教学。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发散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在培养学生习作乐趣为前提下,逐渐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得到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