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水 灌美术之园
——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2019-01-14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小学部
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小学部 闻 华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往往只重视绘画技术的教学,没有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这使学生往往缺乏想象力,在自由创作绘画时总是不知道画什么,更不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要与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美术素养。
一、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学生不应该仅仅从课本中汲取知识,生活才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如果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了解知识内容,那学生的想象力会受到局限,无法进行创作,使学生们对美术课堂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例如,在讲解到《身边的设计艺术》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如果单纯地讲解概念的原理,学生们往往难以进行理解,这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校园的教学楼、操场、实验室等教学场所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一定会遇见跟“设计艺术”这一概念有关的建筑和元素,老师针对具体的事物结合教学内容再跟学生们讲解,这时学生对原本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果同学提出问题,老师们还可以直接拿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答疑,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课堂生活化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主题的内容结合家庭生活来进行教学。家庭是学生生活最主要的场所,利用好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提高,在家庭生活中学生没有紧张感和来自课业的负担感,有助于学生美术思维的扩展。例如,老师在讲解《有趣的拼图》这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们在家与家长们一起完成一组拼图作品,在拼图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图形的认知能力,保持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们的美术素养。在安排有关《伸缩玩具》这一课时的课后作业时,需要让学生们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个简易的伸缩玩具,这时候需要家长们在旁边配合,注意学生操作工具时的安全问题,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在保障学生们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美术作品创作。
三、将美术创意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求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加强与生活的链接,鼓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变被动的教学学习模式,锻炼学生自主创作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完《面具》一课时,可以安排一场面具晚会,要求学生们带着自己制作的面具参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们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来美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再创作。让同学们体验变废为宝的过程,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例如老师在布置有关《爬升玩具》的相关作业时,可以要求同学们利用家里闲置的衣物、物品、废纸壳报纸等废旧材料来制作玩具,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裁剪、制作。在生活中可利用拿来进行二次创作的废品有很多,知识通常被我们所忽视,教师培养学生们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而且更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了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通过自己的努力装点更美好的周围环境。如果学校举办了需要布置场地的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制作相关的道具和条幅,创作宣传海报等,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每逢假日,老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跟节日相关的一些贺卡,同时能培养学生们的应用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美术素养。
四、让美术课堂的课后活动与生活紧密链接
美术作业是教师检验学生们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一个途径。老师在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要紧贴实际生活,这样才能保持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比如,在布置《我的小天地》作业时,老师们可以让同学们用大自然的素材来展示一个自己所理解的“小天地”,鼓励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扩展创作思维。在展示课堂作业成果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生活化的形式,不仅仅是递交一个绘画作品或者手工作品。老师可以根据所讲的课堂内容,组织课后作品展示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采用表演,装饰等形式来讲解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只有生活化的美术课后活动才能使教师所教授的课堂内容变得生动,让有些抽象的美术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并且鼓励学生们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在学生们通过观察生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逐渐使学生们更加热爱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美术创作具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应该采取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兴趣,将生活融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元素转化成美术创作素材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提取素材,加强美术课堂与生活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