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2019-01-14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中心校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中心校 党 娟
小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基础性的教育作用,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此我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传统文化精髓
小学语文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和语言学家精挑细选,极具美感和浓厚人文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在潜移默化之间,小学生就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学习。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主题单元“师爱”中把探究教材的内涵作为教学的内容来进行授课,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尊重老师。在进行《孔子和学生》一文时,让学生感受孔子的教育艺术,激发学生对万世之尊的尊敬之情,并阅读《孔子拜师》,进一步了解古人是怎么拜师的,把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教、孔子实施仁政的人文关怀思想传播给学生。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课本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感受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育,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要对教材进行教学拓展。每册的《语文园地》中都系统编排了古诗名句、成语、名言警句、对子歌、农谚等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学做人、学文化都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学一项拓展一项,如教学成语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熟记并默写课内和课后出现的成语;其次摘录课外成语,并在学习中尝试运用;最后在课外活动和生活中积累成语,开展如“成语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收集热情,由点及面,在日积月累中掌握的成语就越来越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就得到了稳步提高。
二、营造文化氛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起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走廊内、教室墙壁上张贴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校园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文化快餐”专栏,利用校园广播站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媒体班班通播放相关课件或影像资料,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主题是“岁寒三友”,《墨梅图题诗》《墨梅竹题诗》《题长松图》都表现了作者铮铮铁骨、坚贞不移、顽强不屈的坚强品质,还有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北师大版三年级《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再如词的教学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菩萨蛮》《卜算子》,像这样的词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学校及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也十分必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诵读篇目,低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中年级诵读《声律启蒙》《千字文》等;高年级诵读《论语》《道德经》《老子》等,而《道德经》和《小学生古诗词必备80首》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诵读,采取晨诵、课前诵读和课外活动诵读等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三、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我们在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很高的热情,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更深刻。
四、加强书法楹联教学,体会传统文化魅力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既可以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又可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我们的做法是在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并开设书法社团。近年来学生的书法水平大幅提升,在今年三门峡市组织书法大赛中我校师生成绩斐然。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以一种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点缀着传统文化的花园。进行楹联教学,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对联创作的技能、鉴赏和教学的能力,通过教师的感染、熏陶、激励作用,助力学生楹联素养的提升。
其次,是营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让学生感受诗联魅力。师生从诗词吟唱入手,从而消除了对楹联的陌生感、畏惧感,产生对楹联的兴趣。二是搜集对联,体会楹联的博大精深。分年段根据学生能力提出搜集要求,背诵并鉴赏,让学生感受词语之精炼,构思之精妙。三是课堂上普及楹联知识。通过有趣的对联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对联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基本的赏联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四是联句征对培养思维能力和应对能力。比如在教学天对地、风对雨、对韵歌时,及时引导学生应对,教师及时鼓励并示范做联。下面是我为新学期书法、武术、舞蹈社团题写:书兰亭,描丹青,文绘墨宝扬国粹;携舞蹈,展拳脚,武进校园擞精神。为特色教学题写:茅津古渡,农民子弟悟楹联,兴学圆梦;梓里新村,传递精华植课改,品韵育人。通过这样的教育丰盈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了学生思想情操的提升,思维的发展。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