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自组织学习的教学探索

2019-01-14耿姗姗

江苏教育 2019年66期
关键词:触点场域板书

耿姗姗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以下简称芳小)坚持“让学”,教学改革方向明确。课堂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单一”到“多元”,变“控制”为“合作”。为了“让学”主张能在各学科得到充分体现,学校制定了《让学课堂新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实践中,教师拥有了路径的指引,掌握了具体的策略。“让学”的课堂迫切需要学生自我赋能,需要更加自主的学习内驱、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更加包容的学习进程,需要儿童走向自组织的学习。

在教学领域,自组织学习指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进行设计、调整和反思。将自组织学习应用于课堂实践,研究的是如何依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模式去组织教学,如何助力学生自我驱动。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不断促使学习行为由“被组织”走向“自组织”,从教师赋能予学生,真正走向学生的自我赋能。

一、发展儿童自组织学习的价值追求

“知识关联区”是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发展、生活实际相互交融、互为印证的交集所在。在自组织学习中,需要教师充分预设知识关联区,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与经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结,建构学习的意义,内化学习的价值。教师需要对逻辑化的知识学习开展生活化改造,让学习过程嵌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这种生活化的关联,扎根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基于每个学生潜能、爱好、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的差异,能够充分提升学习的价值,有效驱动学生的自组织学习。

二、支持儿童自组织学习的教学行动

1.优化场域。

在特定生态场域内开展的学习活动,才能持续、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自我驱动。芳小的“室内体育课”项目成功立项为南京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其初衷是让教室空间彰显出巨大的实用价值。桌椅摆放匠心独运,器材纳入恰到好处,充分优化的学习场域深受学生欢迎。芳小的“数学实验室”项目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实验室的环境布置,教具和学具的设置,都能紧扣学科教学内容。

此外,我们还在图书馆开展教学,在校园文化浓郁之处开展教学,在毗邻学校的秦淮河畔开展教学。从近处说,社区资源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教学场域,从远处说,整个大自然都是需要我们慧眼发现、慧心利用的教学场域。优化教学场域,将有利于我们更有质量地落实国家课程,更有效率地推进自组织学习。

2.关注质疑。

质疑的水平有层级划分,从“为问而问”到“有疑而问”再到“问出水平”,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质疑的归类、评价和指导。芳小在“先学单”上设置“我要提醒”“我有发现”“我的疑问”等栏目,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前期探索,切实做到“有疑而问”“问出水平”。课前,教师要对学生“先学单”上的接触性、了解性、认知性的“浅表问题”做出归类和筛选,同时要甄选出和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调整不同层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时机和顺序。

3.联结触点。

联结触点能让学习内容有效通往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智慧地网罗和布局知识触点,将促使学生善思、内省,从而实现“自我交互”式的自组织学习。板书是承载并联结触点的有效媒介,但传统板书的呈现仍以预设为主,阻遏思考,扼杀碰撞,破坏联结,不利于自组织学习的常态进阶。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预设板书的同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动态捕捉学生的思维触点,之后再完成梳理、取舍、排序和优化,让板书真正成为“交互过程”的物化表现,有效展示学生自主建构的真实过程。例如,语文课上,学生畅谈爱因斯坦,前期教师只管让学生登台板书,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归类,把“谦虚”“幽默”等归入“人格魅力”的范畴,把“潜心思考”“善于学习”等归入“科学精神”的范畴。

4.搭建支架。

“支架式教学”搭建了适合学生建构新知的平台。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话、合作、展示等“与他交互”的自组织学习,获得更多与新知相关联的功能性知识与预备性知识,从而不断进阶。为此,教师要建立教学新秩序。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触点之间的脚手架,助力自主探究。其次,要组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支撑作用,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对话充分延展,让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成为自组织学习的常态,并将对话与合作的成果进行展示。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四让”: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想,实验让学生做,有效搭建学习的支架。

以语文和美术学科为例,我们长年积累精品素材——年段分工、资源共享、逐年优化,形成了习作范文和美术范画的高端库存。同时,我们在新授、提升、练习、复习等课堂环节的恰当时机呈现以上素材,有效搭建起学习的支架,有力助推自组织学习。

5.积极反馈。

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学生就会因此产生清晰的自我认知,并通过不断完善的自我认知完成自我评价,且在一次次的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评价。芳小推行备课改革,在备课本上明确增设“乐学表扬”一栏,引导教师在观察、倾听、批阅的过程中,及时捕捉闪光点,养成在备课本上记录学生乐学行为的习惯,并在当天或第二天的课堂上专门安排时间表扬乐学行为,强化个体优势,满足心理期待,形成“捕捉细节—记录行为—放大优势”的教学常态。

为鼓励学生从正面视角看待成长,学校对教师评价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集中心智,对自组织学习的过程进行专注的体察,充分关注个体的“长处”与“特色”。尤其是在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中,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于对学生“作品”的感受之中,全然看见“每一个”的优势。在长期的互动中,学生明确了自我评价的正面导向,不轻易否定自己,且有能力从错误和失败中获取前行的力量,主动向“积极的自我”迈进,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

在教学领域,教师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区、思维发展区和知识关联区,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产生“共鸣”。学生通过自我的内在驱动,主动建构学习内容,在探究质疑和交互合作中,优化学习进程,获得思维发展,走向“自我赋能”。为了实现儿童自组织学习的价值追求,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通过优化场域、关注质疑、联结触点、搭建支架、积极反馈等教学行动的支持,学生从“被组织”走向“自组织”,主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调整和反思。学生掌握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触点场域板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