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14马国龙
马国龙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苏孟学校,甘肃 临夏 731408)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下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减少学生对课堂恐惧感,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份子。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也能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过程中确保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活跃教学课堂气氛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各方面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往往对外界事物有极大的好奇心,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语文课堂较为沉闷,使得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往往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赏识教育则可以较为有效克服该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赏识,不仅可以预防学生走神,还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展现自我,跟随教师教学思路去思考,活跃课堂气氛[1]。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素质化教育模式下,不能只是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加以判定。比如,有的学生在本学期中由原来的不及格,通过努力学习到现在及格边缘,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还是一味以分数来评判,认定该生属于所谓的“差生”范围,甚至可能对拉低了班级平均分的学生进行批评等,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还很脆弱,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教师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进步、收获等对学生进行肯定,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努力是有作用的,进而提高自身自信且对学习语文更加努力。
(三)有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教师存在严重的敬畏心理。实现素质化教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教师需对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赏识教育,平等沟通,学生会更加亲近、信任教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小学语言交流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课堂不再是独属于教师的舞台,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表现自我。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内敛,缺乏在课堂上发言的勇气。对此,赏识教育尤为重要。比如,教师在开展第一节课时,要求学生们到讲堂上去做自我介绍。有的学生可能会特别紧张,教师可以就学生以上的优点进行肯定和赞扬,引导其他学生一起给他加油,这将使得学生变得自信起来。
(二)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在语文的写作过程中应该表达学生的真实情感,这样才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在进行日常的写作时,就是不能将自己的情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他们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所以学生就应该在小学阶段进行写作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的点评中应用赏识教育,及时肯定学生的写作成果,对学生的缺点提出有益的建议,让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发表自己的真情实感[2]。例如,在进行看图说话的作文联系时,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女孩主动将她身边的垃圾投到垃圾桶中,这是在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小学的语文老师应该首先讲解试卷上的画面,然后让班级中的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相关的行为,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并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在作文的写作时进行思维发散,在文章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教师还应该向班级中的同学推荐优秀的作文,并在班级中进行诵读,这样就可以促进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进行语文阅读,阅读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学生就应该通过语文阅读来认知周边的事物,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的教师应该完成的任务。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就应该引导班级中的学生对一些比较复杂难懂、一般无趣的文章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在进行童话故事的教学时,就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扮演,通过扮演就可以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对故事的情节进行生动的演绎,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中的情感[3]。教师还应该在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时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尤其在进行较长的文章阅读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努力提炼文章的主旨,然后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讨论,让学生踊跃发言,教师也就应该及时鼓励学生的正确想法,给予赏识教育。这样就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主动地阅读,也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巧妙的运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绩给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赏识教育还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怀,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之美、点滴之美、事物本质之美,从而使小学生在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学习的乐趣,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