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思考
2019-01-14孙立梅
孙立梅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章村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150)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小学化,行为规范的小学化等,是一种拔苗助长的现象。幼儿教育应当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但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现象普遍,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自然规律,对其良好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危害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一)教学内容重数量和难度
当前,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提前打基础”思想心态,开设提前特色班吸引家长眼球,从而提高生源,增加经济收入。这些幼儿园开设大量的识字、计算等课程,把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且还增加各种兴趣班如绘画、钢琴等,使得孩子们一天像赶场子一样忙忙碌碌。而且有些家长存在相互攀比心理,不顾是否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盲目参加各种提前班等,超越了幼儿应该接受的难度,从而使得幼儿疲于应付,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重知识灌输
当前,有些幼儿园只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幼儿园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授课方式,不能起到提高幼儿自主思考的能力,且老师课后布置大量作业,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任务,不仅不利于幼儿培养学习兴趣,而且极易使得幼儿产生对上学的厌烦情绪。且评价作业的标准也是唯一的答案标准,这样不仅起不到幼儿思考能力的提高,反而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重结果
当前,把幼儿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作为对幼儿评价的唯一标准,许多家长认为哪家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多,哪家幼儿园就好,就把孩子送到那里学习,并且相互攀比。使得有些幼儿园为了发展和生存,不断加大知识量的灌输,这也使得幼儿教师们只关注幼儿学习成绩,不关注过程,从而阻碍了幼儿天性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阻碍幼儿生长发育
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天性就是玩,而幼儿教育小学化阻碍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大量的知识性学习占据了他们参与各种游戏的时间,幼儿每天在教室学习,尤其是参加户外活动的机会减少,相对容易引起他们疲劳,缺少锻炼的机会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发育。同时,这些灌输式教学也压抑了孩子的兴趣,导致他们情绪紧张,不利于其身体健康发展。
(二)阻碍个性健康发展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通过游戏与他人互动,学习人际交往,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然而,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中,游戏幼儿园把灌输知识作为主要目标,而且部分学校还提前加入了小学的学习内容,使他们整天疲于应对,对学习也因此失去了兴趣。同时因为学习占用了幼儿大量时间,从而使他们的活动时间减少,缺乏与周围人的互动体验,不利于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家长的期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升学的标准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当然这样带来诸多弊端,使得学校和家长过于追求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打好基础,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阶段就加大培养力度,希望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够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使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使其幼儿教育小学化。再者,由于一些家长缺乏对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的了解,容易受社会中一些追求利益的商家影响,一味强调通过学习开发儿童智力,致使幼儿接受过多超年龄的知识。
(二)教育评价线单一
当前,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评价仍然是以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为标准,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一分定高低的现象也影响到了幼儿家长,这使得一些学校和家长盲目追求幼儿知识掌握的数量和难度,以此作为评判幼儿发展水平的高低,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发展的评价。甚至有些小学在新生入学时组织入学考试,以此来筛选入学儿童,这样更加重了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知识掌握的关注,进一步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三)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比较宽松,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较低,许多幼儿教师学历偏低,同时受到的专业训练和培养相对不足,对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在教育过程中缺少科研精神,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处理社会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要求,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重知识的传授,从而导致幼儿教育的小学化。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应对策略的思考
(一)加强教育监管
各地教育部门应对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定期调查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对于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应当立即制止和整改。同时教育部门应对加强幼儿园领导及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从而合理有效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坚定信念,不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使幼儿得到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推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坚定的教育立场,充分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同时,家庭也是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伙伴,应对多与家长沟通,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各种教育知识的学习活动,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家长也可以组成家长委员会,由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担任不同的职务,以此来监督幼儿园的教学情况,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合作,努力开展良好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