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策略
2019-01-14邓俊玲
邓俊玲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学数学在授课过程中,是极其注重小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是他们从抽象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的重要时期。而数学本身是一种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如果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不足的话,就会导致学习出现偏差,甚至无法理解数学知识。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单单只有帮助学生如何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而是要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1]。
一、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知识的核心载体,以现有的知识点为载体,对数学规律进行研究和学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问题的解决,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和联想的方式来提升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用以加强他们对于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实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2]。
教育事业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教育模式和教育效率。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行,小学教育体系也在逐渐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全方位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自身的教育理念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小学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从掌握知识点转变为加强小学生数学课堂能力思维的培养。事实上,由于小学教育处于教育发展初期,所以能否拥有良好的数学课堂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积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兴趣
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学生自身所拥有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引导他们提升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学习体系中,对于数学教育的认知较为浅薄,大多数时候都过于依赖第一印象来进行数学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天性,来引导学生发展现有的思维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自身并不占据学习主动性,大多都是被动接受知识,但是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要帮助学生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但由于小学生大多年龄较小,还处在对世界认知较为新鲜的阶段中,他们对于一些枯燥的知识并不感兴趣。所以教师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就可以通过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方式来逐渐将学习主动性交到孩子手中。除此之外,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数学游戏,包括利用一些数学卡片来进行随机的运算题目排列,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知识学习。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学生会对知识点的记忆进一步加深,从而达成良好的学习目标。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引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竞争机制,来激发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这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提供学习动力,体验到良好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能力,从根本意义上提升现有的数学学习效率。
(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欲望
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效只能通过考试成绩来进行体现。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发现此类考察方式过于片面,只能表现学生对单一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不能体现学生自身数学学习的综合素养。虽然考试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效,达到一定的竞争激励目的,通过这种方式来给学生压力。但此类方法并不全面,无法适用于全部学生,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长期依赖考试这种考核标准,会使得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型的学习心态。一些学生拥有良好的考试成绩,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一部分学生由于对知识的理解力不够,导致成绩较低,那么就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令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加强数学学习效率。
(三)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发挥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授小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几乎每一节课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新鲜的,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课堂内容进行延伸,对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尤其是应用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好好利用起来,通过应用题引导学生不断的贴近生活,从生活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帮助其分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复进行这一过程,能够慢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尤其是在学习方面更容易表现出惰性,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降低学生惰性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
结语:
在现有的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他们能否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关键。小学数学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是要将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加强自我学习能力,通过主观意识来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所以由此可见,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小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进行发展,完善现有的课堂授课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也能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