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1-14晏霞
晏霞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第一小学, 江西 九江 330400)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学手段上来说其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而是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合作和探究的理念展开教学,将课堂的大部分主动权给予了学生,较大程度的促进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并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刺激学生,使得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一、实践活动教学法,把握语文教学意境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其次,结合教学目标和小学年级设定教学形式;最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效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求语文知识、发现语文知识并且解决语文知识中的问题[1]。例如:在“成语”的学习中,教师便可通过实践活动课进行教学内容设计,首先教师要探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进而根据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其次,教师要准备一些奖品,譬如小红花和笑脸之类的小荣誉奖。实践活动课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若实践活动课在室外,教师便可结合室外的景色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看看周围的景色美不美?有温暖的阳光和飞翔的鸟儿,那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做一道有挑战性的题目好不好?想和老师发起挑战的同学拍拍手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便会被带动起来,接下来,教师便可告知学生游戏规则“看图说成语”同组学生表演,派出一名学生猜测是什么成语。教师在成语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对成语的掌握能力,面对高年级的学生可设计一些有难度的成语,而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成语难度一定要降低。尽量选择一些学生能够轻易表演,且可以看懂的成语,作为前期导入成语,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层层推进。譬如“力大如牛、张灯结彩”等成语。切记不要过多的游离在教学目标之外,可以适当的引进课外成语,但是不可不分主次,引进过多[2]。
二、游戏教学法,提高课堂活跃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会受到年龄的差异而影响其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在学习语文知识点时学生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尤其是识字写字学习较为枯燥,学生很难记住繁琐的中国汉字。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游戏教学或是小组合作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活跃度。例如:在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学习“姓氏歌”时,教师可以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可通过儿歌的形式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并且播放音乐,教师先行带领学生歌唱,歌唱之后学生学习兴趣势必有所提升[3]。接下来,教师变了引入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姓氏编排顺口溜,譬如“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以此类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相互问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姓氏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姓氏,教师可以利用猜字谜游戏,给出“弓”、“长”其中的一个,让学生猜测可以组成什么汉字,强化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法,提高课堂新颖度
新课改指导下,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也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不仅要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新颖性,还要求其充分结合小学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教学内容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困难重重,故此本文认为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将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工具设计课件。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教学过程中,因为《黄山奇石》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为了强化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黄山的景象用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还有认识生字等,故此,教师可配合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生字教学。这一课节教学中多媒体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开放眼界,刺激学生视觉,让学生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4]。
四、生活教学法,强化学以致用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作为高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亟待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传统形式下,写作教学大多依赖于课堂教学,学生会被灌输一些模板和写作技巧,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作文本身就是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形式,通过作文写作为日后的语言组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小学生必须进行素材的积累,可以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在生活中找到好词好句记录下来,这些所能作为素材丰富写作。写作技巧是在素材的奠基下和经验的累积下得以生成的,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素材积累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际上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安排一些读后感写作和续写写作,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将自己的感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日记是目前教师常用的写作教学手段,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记日记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在指导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语文教学意境,进而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活跃度,提高课堂新颖度,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