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维修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2019-01-14吴光星

魅力中国 2019年47期
关键词:制图机械制图绘图

吴光星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 安宁 650300)

由于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加之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知识储备薄弱,教师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导致学生掌握情况不佳,学校效果和质量不高。因此,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牢固掌握制图技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了汽车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当前阶段机械制图专业课程的教学特色与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机械制图学科的教学特点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从事汽车生产、服务、修理、经营等应用性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机械制图教学具备一定的应用性、专业性与实践性,因此课程的设置需要参考最新的岗位就业需求与学生应用能力发展方向。在日常教学中,尽管教材的知识体系抽象内容的比重较高,但通过与实践案例、工程、例图等的联系,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达到优化教学实践效果的目的。以标准件的讲解课程为例,汽车内部的标准件数量众多,包括发动机凸轮轴与起连接作用的螺栓等,教师在讲解相应的标准件时,可以让学生事先观察实物,然后对标准件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零件的画法。

(二)机械制图专业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

1.教学整体规划不合理。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基础,可以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能够合理应对突发问题,更好地适应岗位实践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融入最新的就业要求,更好地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与企业的职业对接培训,推进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践的联合开展。相较于汽车检测、构造等专业课程,机械制图的专业地位相对较低,属于汽修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存在部分课程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对学生制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制图课程以空间几何原理为基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在掌握设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放,才能绘制出符合标准的图纸。由于课程难度较大、技术内容比例较大,因此,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绘图、制图习惯,确保机械图纸的绘制准确。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不强。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在实践类的课程中充分融入产业、行业、实践、企业与职业因素,创新专业教学形式。然而在汽修专业教学的机械制图实践课程中,教师更注重基础制图内容的讲解,实际制图理念缺乏专业性,对不同器械课程教育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形式,教材具备较强的通用性,与此相对应的,课程内容的针对性相对较差。如汽车的构造较为复杂,零件达到两万个以上,但在机械制图课程上,却很少对汽车的零件构图、装配例图等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基础教学内容上,实践应用内容却只是略有了解,不利于学生实践制图、绘图、读图等能力的培养,存在教学方案与教学任务脱轨问题。

3.绘图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传统职业教育理念中,认为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为统一教学进度,通常选择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机械制图的实践教学从点出发,由线到面,然后对简单体视图、标准件、设备装配件等内容按顺序讲解,按照由简至难的顺序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制图技巧。然而,在实践机械制图课程中,教师往往花费较多的精力在基础绘图技巧的训练上,对于知识点相对较难的简单体透视、立体图等内容的绘制方面训练不足。因此在组合体空间想象形状的知识点学习方面,学生存在理解问题。部分绘图知识对于具备相关经验的设计人员都存在认识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需要详细、全面的讲解与系统的练习才能慢慢掌握。

二、优化机械制图实践课程规划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设置机械制图教学内容

职业学校应立足于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目标与具体规划,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调整,增强教材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在满足国家职业教学标准的同时,提升汽修专业制图教学的整体质量。在课程具体改革阶段,应以零件图教学为核心,将投影、机件、标注、立体绘图等图样项目有效的串联起来,提升学生对制图知识理解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树立起专业绘图思维,使技能应用简单化、系统化。与此同时,通过绘图理论与实践的互相验证,可以激发学生对机械绘图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与观察能力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设置多元化的实践能力测评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技能训练

结合新时期汽修专业的岗位需求,加大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整体应用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与通用能力的培训力度,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具体来讲,教师应将阶段性的制图知识点与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制图知识基础与实践能力进行考察。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观察、记录,设置相应的考察指标,注重学生自主能力训练习惯的养成。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训练软件等技术,为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更多的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对课堂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拓展机械制图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三)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优化汽车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可分模块对制图知识进行教学革新,通过将制图教学内容分为制图基本知识、作图识图投影、机械样板图绘制和综合技能实操等模块,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的讲解和实际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制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现代社会对机械制图技术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满足社会生活生产需求的实用性高素质人才。因此,汽车专业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应注重教会学生相关技能,同时兼顾理论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制图的相关技能。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组合体的画法和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识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汽车构造,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水平和能力,先从简单的理论概念和基本制图知识开始,再到难的制图技能,循序渐进,从而能有助于让学生从易到难,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注重于制图的实践操作。职业院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对标注认识不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尺寸标注的教学从“标注”转移到“识读”,带领学生多到车间或试验场进行制图技能的实操,从而理论结合实操,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只有学生建立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的三维识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机械制图的系统整体。最后,要注重要求学生反复巩固,难点和重点,必须重点讲解,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真正发挥自己优势。

总结:结合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机械制图学科教学进行合理、高效的改革,不仅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通过创新制图教学形式、转变实训理念、拓展课堂实践内容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增强了汽修专业学生制图、绘图能力。

猜你喜欢

制图机械制图绘图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