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应对
2019-01-14黎昌尧杨和娇
黎昌尧 杨和娇
(1.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药山中学,云南 昭通 657000 2.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崇溪镇中心学校,云南 昭通 657000)
无论是从那一个角度来看,教师这个至于的发展都是一个很长的区间,同时教师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的限制,而且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因为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发展不利。
一、自身因素导致的困境
(一)身心健康与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讲台上晕倒的事例多不胜数,这是因为我国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几乎都在超负荷工作,且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使其专业能力的进步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除了身体健康方面之外,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包括个人的尊严问题。
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同时因为社会大环境的无形影响之下,我国的中小学一线教师不仅身体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心理也会存在一些恐惧感。这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受到了巨大的压抑。
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薪资待遇过低,甚至有些地方的中小学教师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在一个方面是我国在传统教育方式变革之下存在的矫枉过正,只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忽略了针对违反校规校纪的惩戒制度定制。
(二)专业技能与思想上的矛盾
目前在我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的课堂效果和教学水平都较为不错,但是却在课堂上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也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方式,也没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维。这些的现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具有较大的限制,因为缺少这些的思想而使得他们的专业发展程度不高。
而产生这种矛盾关系的原因主要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大部分的教师以及学校的领导都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了,而且主要的精力也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面。第二个就是教师缺乏合理的教育思维,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良好的教育理念。
而要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纠正错误的教育思想,主要以里的树人为本,其次才是教学,最后就是自身专业的研究,需要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够够互相促进。然后新教师还需要从日常的教学中吸取猪狗的经验,提炼成属于自己的家教学理念和思想习惯。
(三)职业倦怠和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于教师而言,倦怠是教师无法承受工作压力的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这一般都是教师伴随着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态度。
而且这种倦怠目前正呈现出了年轻化,因为大部分的年轻教师在经过一些年的教育从事之后无法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从而在自我价值观、学生的成长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心里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失落感。
要走出这个困境需要国家和学校切实的提高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和地位,同时学校应当对教师的评价过程透明化,其次就是教师需要自己不断的调整思想方面的职业修养。
二、社会因素造成的问题
(一)育人与教学之间的矛盾
这个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注重自理培养而缺乏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教育系统中出现,同时在社会中也有相应的情况,而且因为部分人的思想问题,这种的问题依然会存在。同时在我国,大部分的人观念依然是以考上重点高中、大学为主要,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培养。
而且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而且由于大部分的家长以及学校领导都主要重视学生的分数,使得教师不得不将教育的主要运用到知识传授上面。
而产生这些因素的问题主要具有以下这些:其一,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文化中对于教育的错误认知。而且我国的教育传统就是认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的思想不仅会不利于教育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层面的发展。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就是纠正以成绩评定教学的体系,同时也要纠正以文凭为标准的人才评定观念。
(二)普通与权威之家的矛盾
这个方面的矛盾主要是课堂研究与课题研究方面的问题,长期脱离一线教学的专家对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干预。就教学而言,那些长期脱离课堂的专家应当多参照学生与一线教师的意见,要带着研究与探讨的心态去评定课程。同样对于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课题研究应当重中小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应当区别于高等学校的教学特点。
因此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我们摆好态度,分析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保持专家的正确指导,也要反对专业的独断专横。
三、制度造成的矛盾与解决方式
(一)规章制度与潜在规则的矛盾
大部分的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获取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之后就能够去当老师了,在经过一年的实习之后,通过转正的定级,就可以成为正式的教师。同时由于刚刚进入一个学校,人际关系什么的都不存在摩擦,所以初期的教师成长几乎都是较为顺利的。
但是转正之后由于职称等各项荣誉问题的影响会越来越多,由于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评级制度没有一定的连续性,是的教师的评级可能会存在在较为长的时间拖延。虽然政府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是规章制度与潜在规章的矛盾是实际存在的。
(二)领导在前教师在后的矛盾
在我国的上个实际90年代初,曾有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为优便增加工资的政策,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原因而导致一线教师的评价极为缺少。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公平的问题,这严重的转了一线教师的发展。
而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就是制度的设计不完善,使得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界限没有仔细的划分。解决这种矛盾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专项,同时将程序进行透明化。
结束语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专业的发展问题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过于困难,同时由于中小学存在着一定的教育侧重问题而导致中小学教师无法具有相应的成长空间,而这种问题的产生需要通过实质的制度建立与教育改革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