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
2019-01-14樊刚毅
樊刚毅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上衫乡中小学,江西 九江 332400)
现阶段,小学体育整体水平以及理念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出发,探索小学体育趣味化与生活化有效结合的必要性与方式,使二者有效结合,促进小学生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兴趣化与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小学体育兴趣化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是体育领域研究的重点,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增加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使体育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享受运动的快乐。
(一)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是祖国的希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健康,由于现在孩子的饮食问题加生活习惯问题出现很多小胖子,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在童趣里,缺乏了运动。运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生命最本真的状态,这是运动的一个意义,在小学体育中,通过兴趣化和生活化的教学,让运动融入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小学体育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健康、幸福、快乐、努力、目标、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意义。体育有运动的美感,又蕴含着哲学的智慧,又富含着生命的品质。体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体育可以做人有机结合起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中的拼搏、挑战、积极、不放弃、冲刺、设立目标、努力这都是人的生命的主题,也是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体育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
运动可以开发孩子的思维,这是运动管理的重要意义之一。体育运动管理可以激发人、开发人。小学体育的兴趣化与生活化就是激发孩子、开发孩子思维的重要手段。拿踢毽子为例,从最初的踢毽子,到自由式发挥,传踢、盘踢、拐踢、各种花样百出,比如跳皮筋,同学们也是想方设法玩出乐趣、玩出花样。
(四)体育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体育决定班级的团队凝聚力,教学传递的是积极、力量、竞争、合作,小学生跑步接力,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完成整个团队的结果,小学体育对整个团队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学体育的重要性认知较差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素质的培养涉及身体、心理、学习成绩等多方面能力。很多家长现阶段认识不到体育的重要性,更多强调成绩,而忽略了体育的理念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素质、提升孩子思维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能力。因此,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较少。
(二)有些小学体育老师的素质差,教学水平低
体育教育流于形式,变成形式主义。他们认识不到体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体育锻炼教学规划、方法、不能激发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不能引导小学生正确体育锻炼的方法,课堂上往往自由活动,或者只求简单、安全不出事故变好。
(三)小学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
场地和器材是教学的关键因素,影响教学的效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场地和器材,让小学体育教学难以开展,也很难辅助体育教学,无法激发孩子的积极参与性。
(四)体育课程缺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缺乏生活性
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过于死板,没有开发出来体育教学的兴趣化与生活化,使得孩子的参与积极性降低。
三、小学体育教学兴趣化与生活化开发的对策
(一)全面搭建快乐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的结合
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是激发潜能、开发思维、形成价值观、提升身体素养等,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要一致。寓教于乐,让运动产生快乐。让体育运动的快乐成为孩子生命不可或缺的童乐。
(二)利用体育教学方法融合兴趣化游戏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是非常喜欢游戏的,游戏的开发、参与正是激励孩子的兴趣,使得体育教育更加完善,不仅学习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游戏开发可以安排不同的游戏主题、让学生参与更加广泛。
(三)体育教育融于生活
体育将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阳光的心理能力及生命的关键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一种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让小学生的世界里、生活里充满运动、充满健康、充满积极。把体育教学内容融于生活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发学生参与性的方法。
(四)加强器材的使用
一方面,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拥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加有趣的健身器材,通过运动器材的使用,激发孩子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孩子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健身器材,随处可以发现,比如说锻炼臂力,可以帮助家长提一些力所能及的重物。
(五)开展班级活动,打造良好班级氛围
将体育教学和班级活动结合,打造运动化的班级氛围,增加活跃性。
结语:小学体育教学和兴趣化与生活化融合在一起,激发孩子的运动的兴趣,享受运动的快乐。本文从体育教学的意义和现阶段出现的问题。阐释了体育教学中兴趣化与生活化的融合及策略,希望对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有一点推动作用,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