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意蕴论析
2019-01-14,
,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爱国传统。在当代,爱国主义是我们长期以来倡导的“五爱”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但在弘扬爱国主义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概念常常模糊不清。故本文欲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全面揭示并阐发“爱国主义”的内在意蕴。
一、“爱国主义”含义辨析
“祖”的基本含义是“始庙”,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云:“祖,始庙也。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国”的繁体字“國”,金文写作“或”,“戈”为武器,“一”为土地,“或”即用武器保卫土地。加上表示边界的“囗”而成“國”,表示用武器保卫一定边界内的土地。因此,“祖国”的最初含义,即用武器保卫列祖列宗们流传下来的共同的地域范围,用武器保卫父母之邦。爱国,就是热爱并保卫父母之邦。最早出现“爱国”二字的典籍是《战国策·西周策》:“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注][汉]刘向:《战国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9页。古代典籍中并无“爱国主义”一词,今天我们使用的“爱国主义”(patriotism)一词是外来语,最早由蔡锷引入中国,叫“军国民主义”,后来由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改成“爱国主义”进行传播。目前,学术界对“爱国主义”一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不同国家或时代有不同侧重。
在西方,《韦伯斯特大辞典》将爱国主义定义为“对国家的热爱或奉献”。[注]Agnes M,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Hungry Minds, Inc, 2001.p.1056.《牛津高阶英语辞典》认为,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保卫它的意志”。[注]Sally Wehmeier, 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929.这两个版本都侧重强调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我国曾一度沿用《列宁全集》之《皮梯列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的说法:“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注]《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68页。1985年,原文译者“中央编译局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对原译文做出纠正,改译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注]《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7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认为,爱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用来涣散国际无产阶级阵营的有力武器,是小资产阶级情怀的东西,他坚持国际主义,反对爱国主义。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工人阶级已经建立政权,爱国主义成为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纽带,因此,我们不能再沿用列宁的定义。《辞海》将爱国主义定义为“历史地形成的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对待祖国的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具体内容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带有阶级的局限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积极意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同国际主义相结合。在中国现阶段,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求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注]夏征农、陈至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0页。该定义认为,爱国主义是思想、感情、行为等多个方面的统一,兼顾了爱国主义的非情感因素,较为全面,但仍有可完善之处。
毋庸置疑,爱国主义既是国家对公民的政治与道德原则要求,也是公民或民族共同体成员应当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一般可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五个要素。因此,对爱国主义不能仅从情感方面,而应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这样方能最为全面地掌握“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原则、道德原则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质的意蕴。据此,我们认为,爱国主义可包含知国的认识、爱国的情感、望国的意志、信国的信念、报国的行动五个方面。知国即对祖国以及个人与祖国关系的理性认知,它是爱国主义的认知前提;爱国即炽热的爱国之情,它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寄托;望国即对祖国的生存、发展、繁荣充满期待,它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信国即对祖国的坚定信念,它是爱国主义的信念支撑;报国即报效祖国的具体行为,它是爱国主义的行动落实。
二、知国的认知前提
知国是爱国主义的认知前提,包括对祖国的认知、对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认知。
对祖国的认知,形成了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爱国主义的民族心理基础。严格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近代,是伴随着列强侵略而产生的。但这种由多民族文化认同所造就的天下共同体意识,却是自古以来长期存在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奉行“天下主义”的世界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注]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27页。天下之土地与人民尽属天子所有,无须去扩张领土、宣示主权。世界发展进程无疑是孟子所谓“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注]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94页。的“用夏变夷”的渐进路线,万民虽有华夷之分,但随着圣人之道的向外推广,“华”的范围会逐渐变大,“夷”的范围会逐渐缩小,最后必然天下一家。在“天下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下,领土、主权这些民族国家要素,在传统中国的政治意义就不特别重要。如蒙元清朝入主中原之时,前朝遗臣多以“忠君”的名义进行反抗,而非出于“民族独立”意识;郑和七下西洋,仅仅是宣喻中华文明,而丝毫没有殖民打算。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才彻底毁灭了中国人“天下一家”的幻想。世界并不属于中国,而是由许多不相统属的国家组成,各国习性相异、强弱不同,“华夷”两分法至此不再成立。领土、主权、国家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概念。一时间,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振聋发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俨然表明了弱肉强食的合理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诞生于弱势族群对外来强权的反动。弱者之所以用“民族”或“国家”的形式进行集体反抗,是因为非如此集体行动不足以与强大的外来势力相抗衡。有了对敌国、异族的认知,也就有了对本国、本族的认同,所谓“黑眼睛”“黄皮肤”“炎黄子孙”“救亡保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此油然而生,传统社会的“天下一家”思想式微,代之以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认知祖国,最重要的途径是知史。用历史的眼光,才能看到国家的根基、实力、未来。两千多年前,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汉朝存续四百余年,使中华民族有了另一个称呼“汉”,我们现在称汉人、汉族、汉语,都以汉朝为标记。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恢宏气度影响至今,华人被称为“唐人”,西方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大元帝国气贯长虹,将控制范围扩至西亚,开创中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版图。鸦片战争以后,帝国日暮,灾难重重。知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启反思、图发展。当我们看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讨英大军企图用巫术击退敌军,就会明白,当国家被封建愚昧的统治者领导,是连正义之战都打不赢的;当我们看到太平天国领袖们劝诫他人凌夺杀斗,自己却为争夺万岁宝座而内讧,就会明白,农民阶级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走出封建漩涡;当我们看到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与外国资产阶级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知道他们不能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挽救祖国于危亡。我们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爱国主义,保卫祖国生存,促进祖国发展。
知国,还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国家与个人之间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国家利益代表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当祖国安定和谐、繁荣昌盛,个人的生存发展就生机勃勃;当祖国动乱频仍、国运衰微,个人的生存发展就举步维艰。其次,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发展壮大都将有利于祖国发展,每个人的颓废堕落都将成为阻碍祖国发展的消极因素。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原则。个人积极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甚至可以为国家、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若因个人、小集团利益而忽略或损害国家、集体利益,那就不是爱国主义。同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集体要高度重视人民的切身利益,在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促进个人利益。
三、爱国的情感寄托
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寄托与表达。
人类社会生活早期,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从迁移不定的游牧生活渐渐稳定下来,对故土产生依恋,这是爱国情感的最初源头。后来随着国家形式不断完善,爱国逐渐扩展为对领土、资源等自然因素,以及人民、文化、制度等社会因素的热爱。第一,爱领土。自古以来,我国领土面积虽略有变动,但大的范围基本稳定,北起黑龙江,南到南海,东临太平洋,西至帕米尔高原。国家领土主权不容侵犯,历代中华儿女誓死保卫祖国领土。第二,爱自然资源,就是爱祖国秀丽的山川河流、丰饶的矿藏物产、茂密的森林植被、多样的动物资源,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近代,我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和原料产地,丝、茶等大宗货物的生产完全服从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自然资源被大肆掠夺。我们爱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反对以掠夺他国资源作为国家崛起的手段,过去是,今天也是。第三,爱人民。民族和国家的主体是人民,爱祖国必然包括爱人民。中国共产党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生死与共的浓厚情义。第四,爱文化。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得益于一代代爱国之士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爱国主义画家张大千拒绝为日伪作画、拒绝出任日华艺术画院院长,后来面壁敦煌,呼吁并促进国家将敦煌石窟收归国有加以保护,为继承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五,爱制度。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共同体中,总是存在一定的政权形式即国家,它是民族的管理者、保护者。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政权形式不同,因此,爱国主义的对象即国家与制度总是历史的。在当代,爱国主义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社会主义制度。有人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爱国却不爱社会主义,这是爱中华历史文化共同体而不是爱现实的祖国。我们当代倡导的爱国主义是爱当代中国及其社会主义制度。
爱国情感有三大作用。行为前,爱国情感使人们在情绪的激发下进行个体或集体形式的爱国行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注]程俊英:《诗经译注》,第132页。爱国情怀激励人们为祖国奋勇而战。行为中,爱国情感使人们得到情绪的宣泄与升华。“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注]董楚平:《楚辞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9页。屈原被逐,回首京都,仆人悲伤、马儿彷徨,它们都表达着屈原对故土的眷恋。行为后,爱国情感使人们对行为作出或赏识、或批判的评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爱国丹心可以照耀史册,因为对祖国的爱是中华儿女共同体认的价值观。就当下来说,爱国情感的作用是激励人们进行保卫、建设祖国的行为,使爱国情感从中得到升华;对促进祖国发展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对破坏祖国发展的行为进行批判与更正,使全社会形成爱国共识,共同致力于祖国建设。
正确地引导培育爱国情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以理导情。爱国情感可以成为民族、国家争取独立解放的情感动力,如中华民族结成抗日爱国统一战线,击败日本帝国主义。但爱国情感也可以被仇外情绪所利用,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如希特勒、日本军国主义恶意煽动民众的爱国情绪,大搞“国家崇拜”。当爱国情感有理性认知的指导,则表现为成熟、理性的爱国主义;当爱国情感失去理性认知的指导,则表现为幼稚、鲁莽的爱国主义。防止爱国情感变为狭隘民族主义的方法,就是用理性的“知国”去引导爱国情感。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历史、国防等教育,使人们对祖国、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有清醒的认知。其次,要以美育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指出,“美者感情之理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注]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教育世界》1903年第8期。我们可以用美育来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感。比如,音乐历来有教化之功、移情之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81页。当听到《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革命歌曲,便想起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奋勇牺牲;当听到《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繁荣的喜悦便涌上心头;当听到《中国的月亮》《爱我中华》,祖国的山川风物便使游子热泪盈眶。另外,还可以通过舞蹈、话剧、绘画等多种美育形式,来塑造人们的爱国情感。再次,要以境冶情。战争年代,人们的爱国情感往往凝聚、高亢;和平年代,人们的爱国情感往往涣散、淡薄。可以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重温并深化爱国情感。如组织游览革命老区、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铭记国耻,砥砺前行。总之,通过以理导情、以美育情、以境冶情,更好地培育人们的爱国情感,使之成为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力量的精神纽带。
四、望国的意志动力
望国,即对祖国生存、发展、复兴的期望。望国为爱国主义增添力量、指引方向,使人们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的践行。对祖国的期望,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战乱年代,人民期盼祖国生存安定;和平年代,人民期盼祖国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期盼祖国复兴崛起。
第一,对祖国生存安定的期望。祖国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保卫祖国是爱国主义的起码要求。近代以来,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各阶级纷纷投身于救国事业,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用血肉之躯与帝国主义抗衡;封建地主阶级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工业技术与商业模式,力图使祖国在器物上得以强大;资产阶级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从制度上学习借鉴西方;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力图从思想上唤醒沉睡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采取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力挽祖国于既倒……一代代中国人倒在血泊中,又有一代代中国人站起来奋勇迎敌,支撑他们的,是对祖国生存安定的期待!这种期待,激励着人们矢志不渝、浴血奋战、历尽艰难、浴火重生!
第二,对祖国发展繁荣的期望。发展繁荣是历朝历代中国人的共同期待。封建时代,中国人勤劳耕耘,使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稳定发展,并出现许多促进社会巨大进步的变革,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封建时代也曾出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一系列盛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改革开放,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发展。我们期待祖国发展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对祖国复兴崛起的期望。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经济方面,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与近百个国家有贸易往来,经济实力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政治方面,内政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系统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自觉的反思能力、极强的完善能力,政治体制日趋完善。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反腐倡廉工作,再次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使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任。外交上,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影响,国际形象和政治影响力不断提高。军事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规模适度、组织结构合理,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战装备、保障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协调配套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和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科技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科技研究国。神舟五号、反卫星导弹、嫦娥一号等累累硕果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方面,中国人的文化程度、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兴起汉语热……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正在实现全面繁荣,我们将继续提高综合国力,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提高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民族和平崛起。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对祖国的期望,是祖国生存、发展、复兴的蓝图,是人们爱国精神与实践的坚强动力!
五、信国的信念支撑
信念是知、情、意的统一与凝结。一旦形成某种信念,人们就会有坚定恒久的精神力量。信国是人们清晰地认知祖国、真挚地热爱祖国、坚定地期待祖国三者的统一,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是爱国主义的信念支撑。具有爱国信念的人,能恒久地奉行爱国主义。信国,包括对国家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国力等的信任。
道路自信。我国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相对成熟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末期,其落后性、腐朽性致使国家积贫积弱,导致近代以来被动挨打。各阶级救亡运动均告失败,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共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局面,更体现了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理论自信。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要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毛泽东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并用以指导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之后,又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回答时代之问的基础上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深入,并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
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承五千年传统文明、中接近代救亡运动、下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讲仁爱、崇正义、重民本、尚和合等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的全面、稳定发展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能保证人民的权利与自由、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集中力量办大事、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既有中国特色,又吸收借鉴各国制度的先进经验,能够创造繁荣的经济、切合实际的民主、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
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我们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斗志昂扬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以和为贵”的处世理念、“孝悌忠信”的伦常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德性、“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革命文化是我们的红色基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鼓舞着无数中国人前仆后继,保卫祖国。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激励着中国人奋发有为,建设祖国。我们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下,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国力自信。中国国力雄厚,自古就是世界大国。经济方面,自秦帝国至康乾盛世,中国都曾以最强大、富有国家的姿态独领风骚。直到清朝中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领先世界。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等曾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今天,改革、创新、开放“三驾马车”引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稳中向好。科技方面,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古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惠及世界,今有网购、共享经济等开启人类生活新模式。国防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军事实力一路高歌猛进,从最初的小米加步枪,发展到两弹一星、核潜艇、航母、高超音速飞行器等现代化武器装备,又有一流的军事人才,实现了军事实力的爆发式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等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地位极大提升。这一切大大提高了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对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信心,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知国、爱国、望国、信国,使主体具备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只有实现了报国,才能使爱国主义真正得以落实。
六、报国的实践落实
报国,就是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公无私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落实为具体的爱国行动。报国行为可能随着主体身份、年龄、职业的不同而不同,但都是做促进国家生存、发展、繁荣的事,促进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进步。
第一,实现经济繁荣与平衡发展。经济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中之重。过去,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曾一度巩固了封建统治,但后来,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与国家经济发展,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后,重视发展经济,进行三大改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三年“大跃进”、十年“文化大革命”几乎导致发展停滞。后来,改革开放恢复并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总之,我们曾因热切期待祖国发展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必无长足动力。从实际出发、理性从容地发展经济,才是一个“后发式”国家进入现代化应有的方式。经过4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政府要继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体制与结构转型;企业要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要继续勤劳工作,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可靠保障,我们要在不同岗位上为推动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
第二,共创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天然的向心力,北面浩瀚的大漠戈壁不利于农业生产;东面因海为屏;南面热带丛林不利于生存发展;西南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与外地的联系。四周生存发展环境差,中原土地肥沃环境优裕,各族都愿意向中原发展,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大一统格局。秦灭六国,第一次建立大一统帝国。汉代继秦,进一步巩固统一局面,如董仲舒所言,大一统成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注][汉]班固:《汉书人物全传》,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第740页。李唐王朝开创大唐盛世,迎来大一统中国最光辉灿烂的时代。经过宋、辽、金、西夏的对峙,元再次统一中国,元明清时期最终巩固了祖国统一。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瓜分,领土主权不断丧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香港、澳门回归,标志着我国领土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占领。新时代的祖国统一,重点是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两岸同胞有义务共担民族大义,反对台独,创造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同时,努力维护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统一,遵守国家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传承创新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我国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生了儒、墨、道、法等中华文化的源头性思想。以唐诗为代表的隋唐文化全面辉煌。宋元时代再创文化高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诞生在这个时期。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指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中不断发展。促进当代文化发展与繁荣是所有中国人应有的爱国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吸收外来文化合理因素,增强中华文化发展活力。
第四,建设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中华民族尚和合、重和谐,“和”文化源远流长,《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注]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65页。为了实现社会大同,儒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理念;道家提倡通过“无欲”、“无为”、“无争”来达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注]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5、169页。的社会状态。今天,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治国理念,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尚和合、崇仁爱、讲文明、重礼仪,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共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构建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孔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注]邹憬:《论语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第101页。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5、169页。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在“征服自然”“控制自然”思维模式指导下,疯狂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失去了肥沃的土地、健康的水源、纯净的空气,人类终将无法生存。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要以其承受力为前提。建设“美丽中国”乃至“美丽世界”,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做起,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开启低碳健康生活,为保护生态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在知国、爱国、望国、信国的基础上,共同建设经济繁荣平衡、政治团结统一、文化传承创新、社会安定和谐、生态健康美丽的祖国,才能说将爱国主义落到了实处。
总之,研究爱国主义的内在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深化了对爱国主义的学术理论研究,是弘扬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品质的理论前提,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