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一个具体的时空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思考力时空个体

人是一个具体时空的生物体,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具体时空的人的活动,而课堂就是一个具体的时空。具体时空的课堂是“这一个”,讨论“这一个”具体课堂的问题也许比期待有一个“好课堂”的标准要务实得多。

在今天,我们更提倡具体课堂具体分析,因为我们真的很缺少具体课堂的理性的分析研究。我所了解的语文课堂评骘,往往是拿一个具体的课堂为自己要发表的议论撑台,甚或为证明阐释一种教育理论内容来做正反的例子。这不是在研究具体课堂,更像是在绑架一个鲜活的具体课堂来为自己的所谓研究服务。

那么,具体课堂的研究难道就没有“方向”可言吗?具体课堂的设计就没有“方法”可说吗?当然有!我想课堂中的问题、思考和学科这三个要素应该是最要紧的。

具体时空的课堂应该有问题。问题是课堂的出发点,一切学术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教育就是帮助人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中解决遇到的一个个问题的。没有问题潜伏的课堂,只是知识的课堂,一定有瑕疵。课堂的问题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已经学习的知识、获得的能力和教师的假设,这是学校教育与个体自然成长的不同。也许课堂的问题是这一个具体的个体一辈子也不会遇见的问题,但教育真的不知道一个具体的个体是否真的会遇见“这一个”问题,所以只能按照假设,系统地把每一个问题都在课堂呈现,所以每一个具体课堂的问题应该是教育问题系统中的“这一个”。

具体时空的课堂应该有思考。人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很复杂,因为思考能力是多元的。具体时空的课堂应该立足于学科进行师生思考的交流碰撞。但是没有一个教师应该或能够承担一个孩子所有思考力培养的全部,所以立足于学科培养孩子在“这一个”具体课堂中这样的思考力很重要。当然有能力的教师能够跨越学科、多维度地培养孩子的思考力,这就是非常棒的课堂了。最低限度是什么呢?具体时空的课堂应该培养孩子自己想问题或想自己的问题。

具体时空的课堂应该有学科。学科与综合(跨越学科)的问题是课堂这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永远有矛盾,也永远无法割裂。所有的学科都不是孤立的,所有的综合都不能脱离学科边界的约束。我们需要以问题甚至生活问题为起点的“综合”课堂,但是就目前看来,我们的教师实在无法达到这一理想。我认为,在今天,具体时空的课堂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还是以学科为好,语文课和历史课上的《陈涉世家》是不一样的。课堂有没有体现学科特征,有没有出离学科范畴,有没有首先立足于学科视角进行讨论,这是一个底线。

猜你喜欢

思考力时空个体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
时空之门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