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

2019-01-14陈月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图书数字化图书馆

陈月

(大庆市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001)

全媒体的意思实质上就是一种利用多种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设备进行信息储存和传播的表现形式,比如电视、电脑、广播、杂质、电影、音频等,都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使人们随时随地,全面及时地接收到各个领域的信息内容。全媒体时代是网络技术得以实现的一个大集合,在此背景下各类网络媒介互相融合作用,形成了各行业资源共享的局面。为了更加适应这种现代化的时代需求,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内容和模式都需要进行革新转型。

一、全媒体时代给图书馆资源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辐射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得以借助高超的技术力量,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图书阅读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阅读途径。常规的图书馆建设都是通过实体建筑来实现图书储存和借阅,读者受到地理位置以及时间的局限性比较大,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则改变了这一限制局面,使得图书资源建设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线上传播和借阅,用户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搜索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而且阅读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计算机、手机甚至是有线电视等多种媒体介质均可以实现图书资源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将传统的图书资源建设变成了跨时空的资源服务,图书资源的传播辐射范围更加广泛了,发挥的价值也更高了。

(二)服务模式新

扩大用户终端,进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一个基于社会先进技术的全媒体公共文化传播服务的全新业务形态,成为融入人民生活的信息服务平台。过去图书馆用户服务多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创建的服务模式,用户终端主要依靠电脑。而全媒体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数字电视、手机、电子阅读器、移动设备终端等新兴媒介在当今的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也应顺应科技发展的社会潮流,整合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网络,打造成一个新的综合型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移动设备终端等多种媒体渠道为公众提供服务。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问题

(一)获取资源费用的高昂性

全媒体环境下使资源的获取得到了空前的便利,但却一直存在着建设费用高昂的问题。图书馆由于在经费、人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下,用户对学习、科研等的信息需求和图书馆对馆藏资源更新的速度上不能对称,同时也存在着高额的资金投入和低下的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由于长久以来对其固有的馆内资源获取模式,以及目标信息在书籍及期刊中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大多数图书馆选择数字期刊资料作为科研的主要资料来源,而忽略了传统报纸、书籍、杂志等印刷型纸质资源,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的过程缓慢。

(二)无法保障资源的优质性

图书馆在全媒体环境下,资源极其丰富,信息资源有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例如,在资源搜索时,打开网页后,会弹出许多垃圾对话框,在这样的情况下,读者被迫阅读了大量对自己无用的信息。同时,青少年读者无法区分出有用或者无用信息,也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要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全媒体的环境下,就需要建立方便用户、以服务用户为目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目前,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三)科技实现的困难性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资源建设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比如手机图书馆等,将更为人们所喜爱。但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必须借助网络功能才能实现,基于此,新媒体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移动网络技术支持将存在更大的困难,比如信号基站、信息数字化转换等,都有可能制约图书馆资源的建设质量。另外,目前我国的移动流量的下载和阅读速度还有嗲提高,这也给新媒体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全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

(一)利用媒介多样化,有效整合资源

图书馆应用全媒体运营模式,体现在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上。在图书馆传统的资源构建上,势必有大量的新媒体资源,其中大部分以免费资源的形式存在。同时,在高校和社会活动、网络交流中,存在大量的原生数据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时代性,体现不同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收集整理这部分资源,可以保持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与纸质图书配备的电子光盘、视频教学软件和网站服务,都是资源的重要来源渠道,应该得到资源建设者的重视并加以利用,传统图书馆要提高全媒体资源利用意识,运用全媒体的独特优势,使原生资源和其他的数字资源发挥作用,并且注重日常工作中的收集整理工作,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

(二)倡导布局合理性,优化整体资源

我国图书馆在全媒体时代,馆内网络设置和布局设计方案,一定要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思路保持一致。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的实体图书馆为基础设施与资源,面向社会提供数字化资源和其他信息的开放系统,开发、利用和开放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需要。第一,提高图书馆资源构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同时提出多种资源之间的整合互补。第二,关注读者需要,持续开展读者需求调查研究,准确全面把握用户的需求情况和动态趋势,并相应调整馆藏结构。第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通过除购买、自建和使用免费数据库等途径引进数字资源之外,还可以通过资源共建共享来实现整体构建优化。

(三)加强媒体监管力,提供优质资源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体验,并且获取信息资源的增加也会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以及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具有更大的社会责任。相关行业建设人员必须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公布在网络平台上的图书资源加以管控,为读者提供优质、真实的图书资源,坚决杜绝暴力、偏激等资源信息的传播,为读者提供绿色健康的数字化阅读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渠道基础,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馆资源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都得到了改善和拓展,人们获取图书资源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便捷化了,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所以相关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者在未来进行图书馆资源建设时,必须纵观全局,建立多层次、丰富化的资源共享平台,重视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传播效果,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图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图书数字化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图书推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飞跃图书馆
数字化制胜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