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策略
2019-01-14袁月娇
袁月娇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一、学前教育专业与音乐素养概述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要求是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音乐基本修养包括乐理、视唱练耳、节奏训练等内容,是一套系统的理论知识,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入校必考内容及在校生必修课程。从音乐对人的综合素养的促进作用上看,一是音乐在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音乐对于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净化和升华,必须是、只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音乐对于人的一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是长期效益,终身效益,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过程。二是音乐对于人的作用,只能是按照音乐所特有的“直指人心”的特点,通过音乐听觉作用于人的心灵而实现。歌词不是音乐,作者简介不是音乐,背景图片和名人语录等等统统不是音乐,绝不能套用文学的欣赏方法,绝不能以这些学习音乐的辅助手段来取代音乐本身。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音乐素养提升的思考
音乐课程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专业化的音乐及相关学科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从事学前教育所必备的素养,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音乐素养带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形成,进而更好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估与完善能够使学生在音乐课程中形成符合新时代基础教育要求的音乐素养,符合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和工作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后评估等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设计。课程设计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乐理、视唱练耳、节奏训练等课程的设计中,应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步骤、教学实施、教学重点、教学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详细的设计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提供了保障。二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在音乐相关课程的开展与实施中,除了要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内容,应始终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作为贯穿音乐课程教学全过程的主线,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最终形成具有较高素养的音乐素养,为日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三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后评估工作。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是在不断修正和完善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实现更好更优的教学工作开展。对于音乐课程的教学后评估工作而言,不单要对教学内容的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同时也应对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主线的教学实效进行总结和评价。音乐素养的评价应从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后对其他相关专业,如舞蹈、乐器等课程学习的效率与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为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有力的教学参考素材。
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实施建议
高职院校培养能够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其重点是教育和培养能够适应行业需求和行业要求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应发挥音乐课程自身的优势,从课程本身出发,不单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进而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要求。一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实施应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内容应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运用信息技术产生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应用在教学中,以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为切入点,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三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中的音乐课程授课教师应不断学习相关课程的新理论、新成果,同时积极总结和归纳教学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