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析
2019-01-14彭秋生
彭秋生
(江西省安福县赤谷乡书山教学点,江西 安福 343200)
与年龄稍大、思想较为成熟的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思想显得更加活跃、精力更加充沛。而正是这充沛的精力与活跃的思维,缺无形中加大了教师在管理工作中的难度。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内心相较于年龄相对较大的中学生而言,内心也更加敏感,过于严厉的管教往往会带来与我们所预期的完全相反的结果。此时,则需要班主任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达到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我发挥的机会与空间,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所需要的释放活力的机会。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需夯实的三方面能力
(一)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一般都比较爱玩,平时的小动作也会比较频繁,同时,他们不具备成熟的对于周围的一些事物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做好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需要对这些方面多多关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事物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当然,这个过程需要班主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二)具备扎实的思想教育能力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式上也要把思想教育加进去,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还要在品德教育方面让学生进步。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时代的开始阶段,不同于幼儿园,要从玩中学习的模式转化到正规的课堂教学的模式,这其中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及时帮助学生调整状态,以正确的思想应对学习。班主任要做好对每个学生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展开思想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做好与代课教师的沟通,让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直接管理者,跟学生平时的接触也最多,学生首先也会选择老师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在平时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实际行动教导学生。举个例子,升国旗时,班主任要教会学生严肃对待,所以班主任首先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对待红旗有端正的态度,要行注目礼,这样学生会学习老师,从老师的行为中认识到对与错,知道自己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长期以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让班级教学质量有所保证,还要让学生在思想方面同步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学生心理
俗话说“要想育人,需先懂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真正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各方面经历少,因此,班主任在施行班级管理中,要时刻的关注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出现问题及时疏导,避免不好的情绪发酵,对学生学习及成长产生大的危害。目前,传统教学方式中,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班主任并不看重,出现班主任对这方面知识方面掌握不全面,所以,首先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位置,其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心理的测评、咨询、引导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将这些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为班级管理工作做好保障工作。
(二)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学生,出现不听话的情况在所难免,但是可以降低频率,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这套制度要有完善的体系,班主任还要注重培养和任用优秀的学生,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同时,作为这个班集体最主要的一员,班主任要起到带头作用,遵守这套管理制度,给学生树立榜样,引领学生、感染学生。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套管理制度不能让学生有压迫感,要给学生足够的爱,培养学生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化。用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小学生的成长是最直接的办法,班主任要做好制度的跟进,保证制度符合当代教育要求。
(三)家校联合,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还要做好与学生家庭的联系,班主任老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对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及表现做简单了解,同时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对家长进行反馈,在家校合作下帮助学生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家长不配合老师工作时,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就难以顺利进行,所以班主任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不同的方式,比如家访,与家长深入交流,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
另外,班主任和家长要清楚,学生不是囚犯,班主任和家长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现实生活中,班主任采用的班级管理办法一般是扒后门、安插“眼线”等,对学生实现监管,在这种工作模式,老师会很累,而且容易被学生的反感,出现学生不信任老师的情况,降低了教师的信用度。班主任和家长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与班主任、家长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相处。
小学生完成由稚嫩懵懂向青涩少年转变的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点,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与管理者,作用自然不言而喻,在知识传授之余,班主任要不断地研究班级新的、适合的班级管理方法,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