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区域中小学心育“生态圈”
——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
2019-01-14
一、区域中小学心育“生态圈”的概念解读
南京市栖霞区将构建和谐、绿色的心育“生态圈”作为时代使命,全面建设区域发展性心育的合作模式。依托“课堂、课程、课题”三课平台,创建“科研、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依据心育工作的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特点开展活动,增强全区心育工作的服务力、研究力及影响力。栖霞区心育“生态圈”的具体架构为:内圈是学生心理自主发展,中圈是师生心理共同发展,外圈是学校心理特色发展,圈外是栖霞教育全面发展。
二、区域中小学心育“生态圈”的建构路径
(一)心育机制:行政推动,层级管导
1.构建管导网络。
南京市栖霞区初步构建了“以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主线、基层学校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区教育行政—德育校长—学校德育处”三级管理机制和“区教师发展中心—学校心育教师—学校心育中心”三级指导机制。行政管理机制重在发挥行政部门的协调与管理作用,业务指导机制重在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指导与研究作用,基层学校则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工作。全区各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心育领导小组和心理辅导室,形成了“校长牵头、德育处管理、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的校级管理模式。
2.力推各级创建。
为强化心育的重要性,栖霞区教育局将心育各项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和学校的发展紧密相连。如将承办心育教研活动、创建示范心育中心、教师参加心育竞赛等全都纳入考核体系,形成积极导向。栖霞区要求各校建立心育中心,由专人负责,并且有序组织学校参加“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验收与评估;严格按照创建细则指导落实到位,到2020年实现心育中心示范或合格全覆盖。目前,全区已经成功创建14所示范心育中心。
(二)心育教研:点面推进,课题引领
1.努力推进常规教研和专题教研。
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常规和专题教研,每学期开展2~3次共同体教研,对心育工作进行精微研究。注重推进远郊学校心育工作,每学期至少在1所远郊学校开展教研。同时,定期到成功创建为市级示范心育中心的学校进行视导,督促学校将心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每年开展一次市级心理教研活动。
2.努力开展课堂改革与课题研究。
立足省级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与培育策略研究”,努力拓展心育课堂的维度和深度,围绕学习方法、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专题在同年级进行同课异构,在不同年段进行同专题的微格教学。
(三)心育培训:团体跟进,层次多样
1.注重全员培训。
指导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全员性的心育普及培训,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区县心理教研员及高校心理学专家担任培训专家。通过全员性的普及培训,增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育意识,掌握心育的基本方法。
2.推进重点培训。
为提升教师的心育专业素养,每年组织一期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课程设置和南京市心理健康教师的考试要求一致,每期报名人数不限,鼓励各校没有拿到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及青年班主任积极报名参训。制定严格的培训规章制度,邀请专家授课,指导每一位参训教师认真完成作业,包括心理辅导方案、个人成长报告、心育论文等。另外,组织区内符合要求的教师参加南京市心理咨询员培训,督促其完成培训任务,更好地为学校心育服务。
(四)心育辅导:预防为先,全面关注
1.开展心育团辅活动。
引导各校教师关注学生同质性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开展心理团辅活动,以招募的形式开启,以社团课的形式开展。
2.做好心育个辅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心育中心的功能,指导各校重视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适时进行矫治性心理辅导。区内各校心育中心的功能室配备齐全,心理健康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和高危心理健康问题识别,遇到需要转介的学生,及时转介到“陶老师工作站”。
(五)心育赛评:以赛促研,以评促进
有序组织教师参加南京市“健心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竞赛、“知心杯”优秀心理辅导方案评选、“悦心杯”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大赛等活动,动员全区各校按照要求报名参赛。
三、区域中小学心育“生态圈”的阶段成果
近年来,栖霞区各校对心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各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比的获奖数逐渐增多,涌现了一批擅长咨询、教研和科研的心理健康教师;数次承办市级心育教研活动;掀起了争创“南京市中小学示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热潮。
目前,区域中小学心育“生态圈”的运作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科学研究与论证。接下来,我们将基于区域心育现实基础,统筹协调、分类指导、逐步推进,以期实现区域中小学心育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