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上好思政课

2019-01-14权翠芳

魅力中国 2019年47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学

权翠芳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0)

随着我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急需各大高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在用人单位的要求中,对所需人才的思想稳定性的看中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及实效性,让思政课能够践行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就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凸显学生的中心位置,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思考的动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进行深层次、多领域、多方而的交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坚持主讲与研讨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制度,实施教学攻关行动。着力推进教学手段创新,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择优推广优秀教学成果。为了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教学案例视频、微课、在线精品课程、云班课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立体化、现代化。加强接收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信息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可以利用闲暇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学习,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新的“主动学习”,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断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原则,既立足于教材大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将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在具体课程设计中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学生主讲等教学形式,不回避社会矛盾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教师也要牢牢掌握在意识形态传播中的正能量作用。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主体,提前设置问题、安排选题,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课前分工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资料,让学生作主讲人,阐述自己的想法,老师作为点评人,指导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既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又帮助学生全而发展。

三、强化实践教学,强化思政课教学地位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实践课纳入教学计划,提高实践教学考核比重。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将每年完成12个小时的社会实践和一篇调查报告作为考核标准,促进大学生了解体验国情市情民情。着力打造实践载体,继续实施暑期“三下乡”,鼓励组建系级、班级团队,扩大参与而;深入实施以“回家·知家·爱家 家庭课程”为载体的寒假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知家恩、感家恩、报家恩,进而承继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专业特色,日常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学雷锋活动,覆盖到全体大学生。拓展第“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聯合等协同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应用所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四、结合社会实践,深化教学主题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书育人全过程,深化“向学向善”主题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充分利用城市烈士陵园、民族文化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专业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水平、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得到加强和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创新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性要求,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创新工作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微课、微视频、精品在线课程的制作和网络资源、媒体资源的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组织还需各个部门的配合及专项经费的保障;还应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构建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社会各界培育出更多的品性良好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