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思考
2019-01-14程细媛吴黎鹏
程细媛 吴黎鹏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5)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实施者施加影响,以培养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的活动。在我国,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教育。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学生的德育工作事关学生本人的发展,事关学校的发展,事关国家教育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主力军,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值得辅导员深思与探索。
一、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在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德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一些消极信息传播快,无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判断和价值观念。而高职院校学生来源渠道多样,综合素质不一,大多在高中时期学习动机不强,沉迷网络游戏,缺乏自我管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自律性较差,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偏离,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形势严峻。此外,高职院校还有部分五年一贯制和3+2的学生,这种学生没有经历过高中,初中毕业直接读的专科,他们思想更不成熟,更易受不良价值观影响,这给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
二、开展德育工作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重要性。”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就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高校德育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和品德评价法。结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使用较多的是说理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辅导员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谈心谈话,开主题班会来进行育德,而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反感说教,也很难真正听进去,效果自然不好。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虽然对德育工作有所帮助,但很多学生不在乎测评成绩,德育效果很难通过品德评价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引导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锻炼法学生容易接受,影响更深,效果较好,也是值得推广落实的。
三、落实德育教育途径
高职院校德育途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辅导员在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开展德育的前提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落实德育,辅导员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辅导员自己要认识到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开展德育工作。辅导员要从大量的业务量中脱离出来,用心思考并挤出专门的时间来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
(二)做好党团工作,落实德育的关键
党团工作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之一,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党团工作来进行学生德育工作。德育本身就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因此,必须加强党团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等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辅导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加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通过党团工作落实德育目标。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落实德育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学校联系社会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与实践结合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容易接受和喜欢的德育形式。作为辅导员工作内容之一的德育工作,应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发展的现状,开展符合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总结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服务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主线,紧密联系学生专业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创建特色品牌活动,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功能,遵循党的要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力在立标准、建机制、抓质量上下功夫,以此全面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现状,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和途径来落实学生德育工作。